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整合与运作
2019-11-04丁响
丁响
摘要:随着课改进程愈加深入,大学体育教学若想紧跟时代趋势与教学要求,应积极推动不同模式的整合,借助不同体育模式的优越性激发学生兴趣。本文先先就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展开探析,随后结合不同年级来探讨相应的整合与运作策略,以期为提升课程质量作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模式整合
引言
现阶段,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现出下降趋势,特别是体能素质,肥胖学生数量持续增加。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持续深入,体育课程也需要紧跟教学改革积极整合模式,基于健康第一思想不断优化教学。各类高校均需要结合学生情况、学校实际选取相契合的教学模式,积极整合课程内容,切实推进体育教学的高效开展。
一、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1、基础型体育教学
基础型教学主要以学生兴趣、运动能力为核心开展,并且需要基于学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这种模式一般在大一、大二阶段设置基础课、专项课,确保不同基础的学生均可以选择适合的课程,并尽可能保障学生兴趣。但是该模式也伴有分班困难的劣势,并且对于师资要求很高,很难确保课程难易度、进度的统一。
2、综合型体育教学
该模式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导向,着重培养体育习惯。这种组织形式能够将课程教学、课外运动以及早操等内容进行整合,为积极推进课外锻炼、延伸课堂内容奠定基础。再者,该模式对于培养学生体育习惯也有着积极意义,能够提升对体育场、各类器械的利用率。但同时该模式对于体育场、各类器械的需求量较大,提升教学强度。
3、兴趣型体育教学
兴趣型教学着眼于“兴趣”二字,多是在大一设置专项选修课程,在大二则设置俱乐部。这一模式能够融合学生兴趣,通过兴趣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但这种模式对于教学设备同样存在较高要求,并且部分设备也会给学生运动带来一定经济负担。因此全面开展该模式的院校数量并不多,但这一模式有着课程多样性、灵活性的优势,有着较广的受众面。
4、渐进型体育教学
该模式主要以体育能力和基础培养为核心,并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契合锻炼习惯。此类模式的教学形式一般将体育课程分成三个不同阶段。其中大一需要设置基础课程,大二则设置专项选修课程,第三则设置选修课。这种模式能够着重培养学生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但是由于大一学生并未明显形成体育特长,因此可能体育生等运动素质较好的学生产生偏袒。
5、分层型体育教学
分层教学要求学生运动遵守相应的体质规律,需要考虑体能、心理以及生理等诸多方面。体育教师需要基于教学目标以及课程原则的基础上设置多样化形式,给予学生更为丰富的选择空间。该模式同样要求教师结合学生体能、运动基础等对学生划分层次。分层教学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潜在的体育和竞争意识。此外,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等方面也应秉持“因材施教”原则。
二、整合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1、一年级应设置“选项课程”
大学体育一般每周一次,时长约在100min。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兴趣、课程要求等设置20类项目鼓励学生选择,并且项目需要持續1学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将24式太极拳等必要内容融入相应的实践课程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采用大课的形式讲授理论内容,理论教学一般总体时长的1/10左右,若学生选项课程达到标准,便可进入到后面的体育俱乐部当中。
2、二年级应构建“教学俱乐部”
教学俱乐部同样需要根据学生兴趣设置20个左右的项目,并且项目需要划分成基础、高级两类,可以采取“大课制”模式实施分层教学。不同类别的项目或者是相同项目的不同级别均需要设置独立的考核标准,需要容纳渗透与拓展两个方面。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选取项目与层次,若存在更换需求可以及时与老师沟通。此外,体育课程需要将游泳项目纳入到普及内容当中,并且根据季节将其分到第三学期开端或者第四学期末段。教师需要注意大二阶段的理论内容不应独自占课时,应尽量借助网络或者讲座等形式进行传授。
3、三、四年级应设立“选修课程”
体育课程面向大三与大四学生可以设置高雅、休闲等多样化项目,并将其纳入到公共选修课当中,而对于部分较难或者层次较高的体育知识课程,可以将其归入到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当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兴趣自由选择,并且学校也应根据单项体育运动设置课外俱乐部,从而契合学生不同需求。这种体育课程整合的模式能够为学生锻炼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可以在不改变总学分的前提下将必修课拓展到大三阶段,从而有效延长锻炼时间。
此外,专项课程与教学俱乐部都应纳入到必修课之中,应和选修课程一样通过网上选课的形式选择。通过这种网络选课的形式来打乱行政班制,更为贴切地结合学生意愿分班。通常选项课人数需要控制在40人一下,教学俱乐部或者公选课则需要低于60人。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如果是借助多媒体等教授,则人数需要控制在40~120人之间。各学期均需要组织课程考核,并且一年需要举办一次体质测试。两年则组织问卷调查,对学生体育知识、习惯等进行调查,为后续教学调整奠定基础。
总结:
随着课改进程的持续深入,大学体育课程需要紧跟时代和教育趋势积极整合课程模式。体育教师需要秉持“以生为主”相关原则,结合学生兴趣、体育素质设计课程,可以结合不同年级来探讨相应的整合与运作策略,为强化学生综合素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文华,寇健忠.国内外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审视与启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37(03):58-62.
[2]徐伟,姚蕾,彭庆文,张胜影.新形势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问题探讨与发展路径——“2016全国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的省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5):79-86.
[3]刘曙亮,郭守靖.大学体育“课内外五结合”的教育模式构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0(04):465-469.
[4]王军利.基于移动学习的高校体育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7,35(05):51-56.
[5]陈安顺. 体育该如何翻转—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理论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