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角色设计对我国民族风的影响
2019-11-04白俊伟
白俊伟
摘要:民族文化构成了我国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中国动画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中独树一帜是因为它融入了中华的本土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动画角色的塑造很多来自于民族文化特色。在动画影片中融入民俗特色的重点就在于对动画角色造型的定位上下工夫,动画角色塑造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吸引观众喜欢的条件之一,能体现了主旨表达成功与否的关键。把民族文化特色整合到动画形象中,这能够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为世界展现中国的文化魅力。本文将对民族文化在动画角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动画当下存在的动画人物形象缺乏民族特色、过度追求前卫科学技术、缺乏创意等问题。
关键词:动画角色;设计;民族文化;不足
由于各国文化存在的差异性,每个国家的文化都印上了本民族的特性,所以不同国家之间的动画在文化风格也存在着不同。动画是一门综合类的艺术,动画事业包含了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塑造力。角色塑造是动画艺术的基础,它是整个动画作品的核心,在动画作品中起关键作用。然而,动画角色的塑造和安排不能要满足大众的审美需要,还应该把这个角色的意义和价值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大众,甚至应该把此角色培养成经典角色,让它身上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因此,在动画角色中融入民族文化,不仅仅能够塑造一个成功的角色,还能够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一、动画角色造型的特点
动画角色形象的塑造是动画制作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国动画业的发展历史不短,在这些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业有一些作品可谓是家喻户晓,如《葫芦娃》、《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西游记》等等,它们中间很多的角色成为了荧屏经典,也是我国动画业的伟大功绩。这些前辈们创作的优秀作品为后面的动画设计者提供了创作的方向,也留下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动画造型是以绘画造型的艺术 手法来表现形象的主体造型和空间造型。作为动画前期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一部动画片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功的动画造型一定会是家 喻户晓、经久不衰的。在塑造一个动画角色的途中,动画师通常是取材于生活,他们把生活中的人物加工后,在性格上、外形上等方面赋予艺术色彩后,再将它们搬到了荧幕中。这样动画师门可以根据自身的意识和思想塑造出不同种类性格的角色,同时还可以设计出符合它们性格的动作和语言,并配以相应的外形和服饰。因而可以看出,动画角色的设计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它无法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大量的复杂繁琐的工作,加以设计师的许多灵感和心血加入其中。
动画人物的设计需要设计师的灵感和想象力,角色的性格,背景。面相和动作都要符合人物的个性。让人一看到这个角色就觉得他可能是这样那样的性格和背景。身上的饰物也需要重视,不同个性的人喜好的装饰物和衣着也不同。从而它是一份脑力劳力工作。动画人物角色不像电视影视作品一样可以让真实的人出演,它而是由创作者创作出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就与观众的生活拉开了距离。所以,要想把作品中的本色角色演要位,就需要动画设计师更多的构想与努力。角色的假定性、虚拟性、可塑性和夸张性,给创作人员的想象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设计师若在塑造动画人物之时,融入自身的意识和思想,把作品自身的角色特征充分发挥出来,那么这个作品或是这个角色的价值和意义也显现出来了。
二、我国动画角色设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动画人物形象缺乏民族特色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外来文化也逐渐渗透在我国的各个行业,动画产业也未能免受影响。随着日本动漫产业和美国动漫产业向我国市场的进军,国人对中国本土的动画作品的关注度有所减少,对于自己国家的民族特色更是知之甚少。当然这也与我国动画作品设计有一定的关系,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动画角色设计上美感的体现不足,缺乏最基本的美观特点。相比日本迪士尼动画片里面的人物,我国动畫形象设计略逊色,迪士尼动画人物形象都是经过设计师们的仔细斟酌,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创作出来的,他们在荧屏呈现的感觉更为真实和美丽,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而我国动画片,在内容和形式上模仿国外动画片,缺乏创新与创造,这造成了“山寨之嫌”,容易引起观众们的反感与失望,丧失欣赏国内动画片的信心。在人物的荧幕效果比不上迪士尼人物,呈现给观众的色彩和感觉也都未到位。
除此之外,动画片中角色形象与插画中的形象相混淆存在混淆的情况,动画作品中除了主要的形象角色,还需要插画形象角色做补充说明,由于技术上的不到位,插画中的形象会出现在主形象对话中,这就容易让观众产生错觉或是混淆之感。
(二)过度追求前卫科学技术
在发展我国动画事业之时,少不了科学技术为之服务。中国动画制作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动画设计是一门艺术,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思想交流的中介物,它具有情感,如果技术是手段,过于追求技术,会导致动画作品有败笔。例如,动画作品《魔比斯环》,影片最终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过于重视技术手段,而对于作品质量的要求降低,以技术炫耀为核心,忽视剧情和角色的民族性。技术手段最终是为动画情节、内容服务,如果当技术与动画内容二者不能很好兼容之时,影片的情节、质量就会成为空壳。在此部影片中,剧情是以西方人所熟悉的文化元素为主,至角色的造型、名字都是外国人的特征,作品创作者也是外国人。动画作为一种文化的承载物,如果不能够体现民族特色,那么它起到的传达作用就没有实现。无论是我国国产动画片,还是国外动画片,首先展现在人民眼前的核心一定是民族精神或民族文化,只有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由于在《魔比斯环》中并没有体现其存在的民族精神,所以它不能算是成功的。第二,市场定位为海外,无视强大的国内市场。以中国的3D 技术冲击海外市场,无疑使拿我们的弱项去展示,结果可想而知。商业动画是一种快餐似的文化,只有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才有可能成为荧屏经典,否则作品将会很快地消失在观众眼中、心中。一部出色的动画作品,除了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外,还需要将民族精神、民族特色根植于其中,达到于观众思想上共鸣的理想效果。
(三)缺乏创意
我国动画作品存在着明显的说教色彩,缺乏亲切感和童趣,其情节冲突、故事性贫乏,这样的动画,大人和小孩都不爱看,这或许是我们动画产业萎靡的最大原因。因为无论是设计语言还是设计理念上的创新,“以人为本”才是最终验证的标尺。创意是撬动产业化的支点,并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国内动画制作水平如今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但如果他们创作大型的动画片,也会考虑请日本的有关编剧合作,因为国内擅长创作动画剧本的人太少,甚至可以说,非常有影响力的几乎数不出来。因此,目前国内的动画片类型单一,体现的结构单一,作为一名动画从业者,应当在艺术修养和思想性上下工夫,动画发展的动力需要来自于外力。
以数字技术为新特征的动漫业,真正需要的是创意。发展动漫产业,不能简单地模仿国外产品,而要从类似的各种相关资源中汲取养料,对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在坚持民族性和原创性的基础上将我国的动漫产业做大做强。
(四)动画角色设计人才素质不高
21世纪所需的动漫人才是富于创新、勇于开拓、兼具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动漫行业人才主要包括动漫美术人才和动漫技术人才。这两种人才并不是绝对分离的,搞技术的人要懂美术,搞艺术创作的人也要懂技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动漫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从事动漫编导的人才基本是从美术、计算机等专业转化过来的,他们在影视动态形象、影视语言、影视编辑等的影视艺术方面的素质相对不高。另一方面,我国还缺乏运作和营销动漫产业链的人才。总之,故事原创人才、动画软件开发人才、二维三维动画制作人才、动画产品设计人才、网络和手机游戏开发人才和动画游戏营销人才等的缺乏。
三、结语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国的动画形象展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与结晶。现今,随着科学技术力量的壮大,我国动画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民族动画作品大量涌现,从这些海量的作品中不难发现,有些作品从制作风格到故事设定都像外国动画,缺乏本民族的影子和本民族特质,甚至难以得到儿童的认可,也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一部动画片要想反映出的一个民族性格,不能只是依靠造型元素符号,而应该借助科学元素符号的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無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地创作动画作品,我们都要符合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要,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心理需要,体现出与其他民族迥异有趣的特质。因此,动画角色设计的成功与否,与他它体现的民族生命力和民族价值有着重要的关系。中国国产动画片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位,就必须结合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塑造出具有本民族鲜明特色的作品,唯有如此,才真的让我国动画作品具有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张雄.对中国动画民族性表现形式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3(05):128-129.
[2]饶简元. 浅析动画角色设计的民族性[J]. 电影文学,2013(7):52-53.
[3]田磊.中外影视动画民族艺术风格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高 凡 丁 . 中 国 动 画 角 色 的 民 族 性[J]. 艺 术 百家,2013(08):277-279.
[5]杨哲.我国动画角色设计对民族风的应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4年第7X期.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论文,项目名称:《中国优秀民族动画角色形象的挖掘和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9G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