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将小学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有效整合

2019-11-04许多杰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许多杰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应用到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时,应用相应的教学措施和方法,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可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249-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和领域都在应用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要和实际相结合进行设计和开展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具体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间的关系,开发教学资源,在设计和实施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实际,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将信息技术整合进数学内容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   教育部门制定相应的指导文件

教育部门要从教育实质和理论的角度研究和制定详细、全面的指导文件,促进小学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第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是为了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操作、理论认知、革新创造等内容,设计和制定相应的短期和长期教学计划。第二,两者整合要实现理论和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养成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习惯,应用假设、实验、证明、分析等形式获取学习经验和资料,有效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建立系统知识架构。第三,教学环境以多媒体设备为基础,应用几何画板等软件进行。创设内容丰富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应用可视化操作进行猜想验证,让学生全面了解知识发现过程,激励学生积极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利用专业、系统的指导性文件,指导相应的数学教学,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

应用。

2   加强培养数学老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具体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老师应用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能力直接影响二者的整合。数学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把信息技术和数学理论知识相联系,深入理解信息技术的实践和理论知识,应用筛选教学资源、师生交流、学生合作、多媒体演示等各种不同形式,在数学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应用信息技术。并且,老师要提高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通过对老师进行相应培训,提高老师的信息技术知识,熟悉办公软件、智能教育平台、几何画板等教学软件操作。增强应用网络技术和平台收集筛选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可以在大量网络信息资源中准确、快速寻找到相应的教学资料,科学合理的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在具体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情感,应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方法开展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3   建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欲望

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开始逐步向抽象思维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联系紧密。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小学生对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缺乏兴趣。在具体进行数学教学时,老师要应用网络知识和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应用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如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老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应的动画,在动画中设计两个三角形,他们争论说自己内角和大。这样的背景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老师借此提问,你是怎么看两个三角形提出的问题呢?你能回答是哪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吗?老师引导学生应用量角器进行不同三角形内角的测量,计算各个三角形内角和;在得知都是180度后,要求学生进行验证,引导学生制作各种模型。应用不同方法验证,如画图、拼凑、折纸、裁割等方法。學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产生了学习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和研究,学生理解了相应的数学知识,同时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的教学中,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具体教学时,老师要提高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根据教育指导思想,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作用和地位,开展相应的实践操作,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整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