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04冯宏涛
冯宏涛
【摘 要】随着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基于对情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出了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研究了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希望通过有效分析能够助力高中学生提高化学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41-02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情境化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在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采用情境创设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 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1.1 严格遵循教学目标
为了教学过程的合理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境式教学”正在逐渐进入化学课堂。那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首先,情境诚然具有一定的张弛度,但贴合教学目标是根本要求。同时还要贴合教学大纲与本堂重难知识点。通过遵循教学目标,能够确保教学情境创设的合理性、有效性。
1.2 密切结合学生认知特点
进入高中后,学生的认知能力在逐步提高,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让教学情境服务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课堂氛围中将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实现应有的课堂效果[1]。
1.3 确保情境的启发性
在高中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具备一定的启发性,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实验情境、问题情境中深入思考,从而启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2 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
为使高中学生收获更好的化学课堂学习体验,教师应当适时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关的特定情境,让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情境创设有助于触发学生的情感情绪,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融入化学学习。因此,注重这一教学方法的策略实施,是每一位高中化学教师的必备意识[2]。
2.1 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习热情
与其他学科相比,化学更注重其实际应用价值。由于本身与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高中化学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的同时,可以考虑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从而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常识来分析身边的化学现象。因此,高中化学情境式教学应当以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为出发点,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从而让学生对化学的实用性有深刻体会,以便激发自身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3]。
如在講授有关“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幻灯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对氮及其化合物的实际应用,如作为施肥原料、作为航空燃料等有初步的认识。这一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氮元素在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价值。在有了这样一个实际情境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循循善诱,让学生分析生活中与氮元素有关的现象,并归纳出氮及其化合物的常见性质与相应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本堂课重难点,且印象深刻。
2.2 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作为一门探究型学科,化学实验是验证化学原理的重要途径。由于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已经对学生的实验素养和实验技能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应当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提升,以情境促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由于情境创设本身具有直观性等特点,因此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实验课教学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以此提升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在这种情境化的实验课上,化学将不再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而成为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具有丰富趣味性的综合学科。
如在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这节实验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提取海带中的碘元素。由于这个实验所用的原料来自日常生活,学生能够凭借生活经验,对实验原理等进行初步判断。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流程,即称取样品、灼烧灰化、溶解过滤、氧化及检验、萃取分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了“萃取分液”这一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操作方法,并掌握了其应用范围。由此可见,在这种实验情境中,学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得到了充分的培养,探索新知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2.3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实现高中化学课堂上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广泛互动,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创设问题情境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策略。问题本身具有导向性等作用,有利于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如在讲授有关“溶液的酸碱性”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醋、酸奶、苹果汁、西红柿、可口可乐、肥皂水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液体,但是我们该如何定量地判定它们的酸碱性呢?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往往会对此进行大胆猜测并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可以通过品尝的方式,有的学生则说pH试纸测量更精确。此时,教师不应急于回答问题的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亲自查阅相关资料,以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得知,能够精确测量溶液酸碱性的仪器是pH试纸和pH计。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教师要不断构建有效的情境化教学模式。在情境构建过程中,要重视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为了构建高校的教学课堂,教师仍然要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正波.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9(12).
[2]林雨晨.高中化学知识在环境生态方面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
[3]柴茉秀.浅析如何开展高中化学的情境化教学[J].学周刊,2019(8).
[4]崔晓明.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