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9-11-04刘楚亮
刘楚亮
【摘 要】高中物理的学习难易程度相对较高,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虽然物理学科的理论性过强,但是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仍旧密不可分,鉴于物理学科的自身独有特点,如果想要在物理学科实际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物理认知水平,一定要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放在物理教学的首要地位。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062-01
1 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性
部分中学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物理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物理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理解与记忆课堂知识,在课堂中完全听从教师安排一系列的物理学习活动,因为物理的知识多偏于理论性,学生对其领悟能力有限,并不能在课堂中完全消化物理知识。不仅如此,据有关调查显示,高中学生缺乏探究与创新精神,在学会了物理学科的理论知识之后,难以与实际联系起来,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轨,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上述诸多原因造成了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差的问题。要改善上述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应将有效性教学理论引入高中物理教学中,旨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物理课堂的利用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效果。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理解高中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物理知识的利用率,以此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2 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精神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育观逐步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使得高中物理教学从传统的教师主导模式向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方面转变。要做出这些改变,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要积极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去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只是一味的向教师询问答案,而是要自己分析解决,再进一步就要与同伴进行沟通与交流,若遇到实在不能解決的问题,再去找教师解决,这样的物理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但是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时刻保持对学生的关注,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
2.2 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无论怎样调整物理教学方式,始终不变的是要准确把握物理教学目标。物理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将知识运用到试卷上,而是要利用物理知识去指导实践,去认识与改造物理世界,使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得以体现。有一句话是对上述原理最合理的概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这样才会验证知识的正确与否。不仅如此,理论与知识相结合的物理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专注程度。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将生活与课本紧密联系起来,更加贴近生活的案例,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深入挖掘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达到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2.3 重视课程的引入
课程引入是一节课程的亮点,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就应将其作为重点。课程引入这一环节是不能忽视的,因为一段优秀的课堂引入设计有利于将学生散漫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更为专注的投入物理学习中,鉴于课堂引入的重要性,因此要对其进行重点设计。课堂引入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际生活,而是由小及大、由点及面,逐步深入,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更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以及物理教学目标等多个因素,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将高深枯燥的物理知识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物理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因此,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兼具实用性与理论性的学科,虽然学习难度较大,但不可忽视的是,学好物理知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与水平,有效性教学不可或缺。本文先是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学的相关内容,强调了物理课程导入的重要性,进而说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分析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物理学习方式,最终实现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