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三年级后30%学生数感的培养探讨

2019-11-04柳晨凡

读写算 2019年22期
关键词:数感培养

柳晨凡

摘 要 数感就是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直觉感知,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能力,并能作出迅速准确地反应。小学三年级是数学素养大幅度提升的时期,因为8~9岁的学生在认知水平上,会有大跨度的进步,在这一时期来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最合适的。

关键词 三年级学生;数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A,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82-01

什么是数感?所谓数感就是认识客观事物与数时建立起来的一種意识,是人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那么如何在小学三年级教学中对后30%的学生加强数感的培养呢?

一、在生活中学习,培养后30%的学生的数感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教学几分之一的认识时,对“1个整体”应多提供学生生活实际中熟悉的材料,如一块饼、一个圆、一张长方形的纸、一条线段……;在春游过程中,感受1千米、10千米的路程;到储蓄所存款、取款,观看利率表,来感受1%、24%利息的估算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它不仅能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行为,使数学学习充满乐趣,而且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在操作体验中,培养后30%的学生的数感

只有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增强数感,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数感的重要途径。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设计了以下操作活动。

(1)我先让学生看一下1平方厘米的大小,摸一下1平方厘米的大小,量一下1平方厘米的边长。再让学生找找生活中与1平方厘米一样大的东西,如手指的指甲。

(2)我先让学生看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摸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量一下1平方分米的边长。再让学生找找生活中与1平方分米一样大的东西,如手的手掌。

(3)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与1平方米一样大的东西,如我们平时吃饭的八仙桌的桌面。

(4)让学生用不同的面积单位去量不同的图形的大小。看看它们分别有几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通过以上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体验到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获得了亲身感受,并借助面积单位与生活中的哪些物体比较接近的感受来体会不同面积单位的大小,并用不同的面积单位来量度其他物品的表面的大小,增强了学生的数感,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学生不会再乱填面积单位了。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只有手脑并用,加强操作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加强学生数感的培养。如:估计一页纸上的字数;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有多长?一个正常人的心跳100万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等等。只要我们能动点脑筋,进行合理运用、创新拓展、举一反三,就能为学生数感的培养提供许多素材。

三、在实际运用中,培养后30%学生的数感

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经常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起联系如“瞧,你家套房的面积真大啊,有150平方米吧”“今天的天气太热了,已达37度”“最近他发了,中大奖100万”,像这种把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就是一种数感。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引导学生利用纸片、剪刀、直尺等工具把平行四边形怎样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学生动手操作将剪下的直角三角形从左边移到右边的过程,也是重要的数学思想萌芽。教师再引导学生动手“平移”一次,以加深理解变化前后两种图形的联系、区别,再思考什么变了,什么不变的问题,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这样,把数感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可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数感。

总之,通过对三年级数学,特别是后30%学生的教学中,我想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和强化,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会有所提高。我们要认识到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是由足够的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实际教学中进充分利用教材,重组资源,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培养数感目标,教师应在不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参考文献:

[1]刘献忠.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浅谈低段数感培养的[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5).

[2]达秀清.小学三年级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5(03).

猜你喜欢

数感培养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