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3-6岁儿童心理能力发展的途径探讨

2019-11-04张桂林

读写算 2019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儿童方法

张桂林

摘 要 3-6岁是儿童重要的成长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意识逐渐得到初步的形成,对其后期的学习和成长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3-6岁儿童教育中,心理健康是重要的教育内容,需要对其进行特别的重视。本文就针对3-6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探析,希望对3-6岁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D431.4,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44-01

心理健康是人们精神意识培养中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教育意识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重视。在3-6岁儿童成长时期,尽管儿童年龄比较小,但是他们也存在诸多的心理情绪,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3-6岁儿童具有良好的心理发展状况,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提升自我管理,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6岁的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尤为重要,这种管理能力包含了人类的情绪识别、理解、表达和调节。所谓的情绪管理就是通过这四个方面来引导自身的情绪能够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因此在学习情绪管理能力上,教师要引入实例引导儿童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以情绪调节为例子,情绪调节是儿童在受局限时为人处世的体现,若儿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或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场合下可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这时身为教师,就应更加细心地为儿童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教师都会引导儿童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儿童若是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教师应及时地引导儿童学会释放情绪,儿童能够通过肢体语言等表达出自身的情绪,同时在准确无误地表达出自身情绪的过程中,也能够进行自我整理、调节情绪。将儿童的生活与平时学习相结合就不难看出,大多数的儿童都会产生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像碰到不高兴的事情,教师都要有方法地使儿童能够掌握好自身情绪管理的方法,像亲子活动、手工活动,或者和其他人倾诉等方式释放自身的负面情绪。在培养儿童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无疑是领路人,像情绪都会受到天气等外界因素而变化,更何况是教师,若教师的情绪不够稳定的话,那将极易影响到儿童的情绪。因此在培养儿童养成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榜样,是儿童学习的标杆,首要具备的能力就是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在教学中,不但要有耐心地做儿童的倾听者,还能够细心地呵护儿童的小情绪,帮助儿童养成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二、养成良好的心態,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儿童的人际沟通能力,更加地注重于彼此之间来往的过程中。在逐渐搭起人们心理的桥梁后,相对应的就会产生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交流了。相对于3-6岁的儿童来说,在与自己家人和亲人的交流沟通、与同龄儿童之间的交流、还有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才是儿童人际交往和沟通的着重体现。日常沟通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当儿童碰到困难时,沟通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儿童在人际沟通中所遇到的问题,还有利于帮助儿童提高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对3-6岁的儿童来说,人际沟通能力不但能帮助儿童提高能动性,还可以培养儿童养成乐观的心态。

在日常沟通这一层面上,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看出,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儿童都会在不经意间与教师保持距离,这种距离的产生时间一旦过长,那么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交流就会逐渐减少,将导致教师没有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儿童的心理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儿童心理方面的释放,也可以儿童的人际沟通能力为出发点,对儿童心理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例如对儿童人际沟通情况,可以针对此现象让儿童写一写随笔,使儿童自身的情绪释放出来;或者是引导儿童通过语言来表达自身的心情,以此来缓解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三、建立个案库,探究新方法

开展心理教育过程中,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3-6岁儿童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坚持抓住重点建立个案库,探究教育新方法尤其重要。笔者采取了通过选择典型个案,紧密跟踪,进行心理介入的方法。首先,通过试点班负责人的详细了解与观察,确定少数有较重心理困扰及障碍的3-6岁儿童作为个案跟踪辅导对象,由辅导教师一月一次开展交流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认真分析行为原因及教育效果,以便提高后期教育的针对性。其次,给来访者订立个案协议,一起讨论建立条约,促进社工和课题辅导者与来访者建立互相信任的专业关系,让来访者学会情绪管理等。最后,根据来访者行为的改善,逐渐减少会谈次数,让其尝试独立面对困难和挫折,最后结案。结案后可定期观察来访者的情况,采取相关措施维持其改变。

四、结语

心理教育工作日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师生的重视和欢迎。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也将直接影响教师心理咨询工作向纵深方面发展。因此,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继续深入地探究心育的规律和创新做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心理教育工作的发展,更好地为3-6岁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康丹,文鑫.早期儿童心理旋转的发展及与数学能力的关系[J].数学教育学报,2018(05):88-92.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儿童方法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留守儿童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六一儿童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