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哇”时刻的背后

2019-11-04支春宝

读写算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美术教育幼儿

支春宝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的教育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教师们开始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但仍然存在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挣扎难以落地的尴尬局面。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核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美术教育;幼儿;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43-01

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孩子们在惊叹于神奇的科学技术、沉迷于丰富的媒体信息之余,这种幼儿“哇”时刻的背后,信息技术如何扎根实践,如何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和提升基本的美术素养是本文思考的重点。同时,教师个体的美术素养各不相同,美术创作的能力参差不齐,而当前的美术流派则呈现出多元的形式,信息技术跨越时空的特点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本文尝试利用单一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视听媒体技术、电子白板系统、网络资源平台等方面,对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活动的深度融合进行详细的阐释。

一、单一媒体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一)图片导入法

经典的名画作品具有不可复制性,信息技术让处于小小世界的幼儿也能欣赏到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比如小班的美术欣赏活动《蒙德里安的格子画》,教师通过图片,让幼儿欣赏画家的优秀作品,从而激发幼儿发现蒙德里安的绘画作品的特点,感受绘画作品的魅力,幼儿很快就会被作品的魅力所吸引,从而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二)音乐导入法

绘画是视觉艺术,但并不代表只能用看来感知和理解,心理学告诉我们:听觉也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信息通道。比如吴冠中的《小鸟天堂》,单一的视角感受可能并不能极大地引起幼儿的共鸣,通过群鸟叫声的音效設置,在声音中快速地把幼儿带入到“鸟的天堂”的情境之中,极大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同时也利于幼儿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二、虚拟现实技术,趣化活动过程

AR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带给幼儿身临其境的直观体验,在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实现自我学习。教师们原创了一系列《魔法美术室》、《3D美术室》、《DOT DAY》等美术教学活动,该技术能立体呈现出幼儿的独立创作的涂色作品,幼儿人手一个IPAD进行独立操作。在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实践中,验证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幼儿美术活动中,能够明显地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兴趣性、专注性、涂色能力和创造性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也形成了丰富的关于增强现实幼儿美术体验的学习活动设计教案和资源。

三、视听媒体技术,梳理活动重点

(一)可视化介绍破解欣赏难点

由于经验的美术作品独具一格,跨越时空,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名画的欣赏环节总是考验着教师与幼儿,当前的视听媒体技术资源则很好地解决了相关问题。美术欣赏活动中的名画解读环节,可以结合当前可视化的媒体资源,使用完整的作品分解介绍的视频,解读经典作品,便于幼儿理解。

(二)多感官操作梳理活动流程

在实践操作类的美术活动中,信息技术则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比如大班《水墨晕染》的美术活动,示范环节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相比较传统的教师示范,操作视频则更加关注幼儿的主动学习,同时,由于幼儿人数较多,操作的材料较为复杂,传统的方式无法满足每一个孩子观察的需要,仰角的拍摄记录能让幼儿更加清晰地观察到操作过程,幼儿通过主动学习观察水墨晕染的操作流程。

四、电子白板系统,破除活动难点

电子白板是一种新的高科技电子教学系统。它由硬件电子感应白板和软件白板操作系统集成,通过应用电磁感应原理,结合计算机和投影机,可直接书写、绘画、插入图片及音乐等,操作简便、生动形象。美术教育活动中,需要有范画让幼儿了解操作过程,而运用白板技术就能打破原来的死板范画,变为更灵活的“板”上谈画。

(一)绘画功能还原创作过程

例如,线描画《花瓶》,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一步步地用不同图案装饰花瓶,同时还可以用线条的疏密来呈现明暗变化,也可以通过擦除半边花瓶,用平涂和块状地涂的方式让幼儿感受黑白的强烈对比。

(二)图片功能梳理活动难点

比如中班《水墨杨柳》的绘画活动,最重要的技法要点在于毛笔要躺着画出树干,然后又要把毛笔竖着画出树枝和柳枝,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直接插入绘画不同阶段的图片和前书写功能相结合来梳理绘画的技法要点,帮助幼儿掌握毛笔的使用手法。

(三)功能整合彰显活动亮点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鸵鸟朋友》,教师通过图片功能观察鸵鸟的外型特征,然后通过构图功能,移动两个椭圆来呈现头和身体的各种创意组合,带给幼儿更多地绘画想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信息技术的革命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幼儿教师拥有持续学习的动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当前的诸多尝试仍然存在班级人数过多、教师信息素养差异较大、幼儿园信息技术培训支持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期待项目组和教师共同成长,拓展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的深度融合方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1]谢星.积极心理学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115+83.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美术教育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