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研究

2019-11-04徐莉

读写算 2019年22期
关键词:开展措施教学活动素质教育

徐莉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深入,对于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初中语文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在教学之中迸发活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渗透素质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目的。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素质教育;开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29-01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探讨学生素质在语文学科教学“导、学”机制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

一、兴趣是第一步

兴趣是成功的奠基石,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干好一件事情。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语文的状态呢?想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着急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启示。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去讨论、去交流,而学生的这种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又可以反过来促进我们语文高效课堂的形成。这种相互促进、相互增长的学习氛围,必然会对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总结说:“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笔者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从学生入校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且要求学生写日记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写。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写作中去体会、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教师要多反思自身

在现代的教学中,社会的发展和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作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正努力地将教学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教师只是授课者,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指引一个方向或者是传授些具体可行的方法。他们正在努力地要求自己把课堂归还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清楚地认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而学生是否也相应地发展着呢?事实上却不是如此。很多学生并投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主体地位,很多学生对学习抱有应付性心态。还有些学生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地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反正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试想一下,与传统的教学角色相比,教学主体的易位带来的是学生对教学的错误认识。这值得深思,到底在教学的实践中出了什么问题。

三、情感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是有情的教学,而学生则更是充满感情的个体。为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情感,在文本的情感中领悟情感。在教师情感的正确引导下,使得语文课堂变为学生情感的栖息地。如今的课堂效果不是看教师口若悬河的演讲,也不是看学生无动于衷当听众,其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也就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有丰富的感情世界,凭借自身的情感去引领学生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情感。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打破思维定势,开拓不一样的思考方式。的确,在一些熟识的问题前,经验及常规的思考方式能带领学生迅速地找寻到问题的答案。但这样的常规思维在难题面前却成为了一种束缚。学生一旦走进自己设定的思维框架中,便难以轻易地走出来,最后只能缴械投降。因此,思维定势反而成为了新思维、新方法开拓的“拦路虎”,只有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才能学得更多,活得更精彩。其次,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正如一道数学题目,往往有着许多种不同的解法,语文更是如此。对于一篇文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去理解,拥有自己合理的理解方式,而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教师所传授的一种特定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以前”“现在”“将来”的状况一一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内在的奥秘与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增长见识,充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在阅读课外书籍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阅读可以增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思路,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与方向思考问题,进而比较得出最合理和最可能成功的解决方案。同时,在遇到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使他们的思考更加完善。这样不仅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使自己既是個专才,又是个通才。不满足于自己是“一桶水”,而要使自己成为“一条流动的河”。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方法,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科学的素质教育理论、方法与手段。要具备为人师表的风范,言传身教,真正做到在学生面前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在教学过程中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那么,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是可能走出来的。

参考文献:

[1]傅全胜.略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江西教育,2010(12).

猜你喜欢

开展措施教学活动素质教育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完善对国企党建提出的新要求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和开展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