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消薄”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19-11-04梁建霞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乡村振兴

梁建霞

[摘 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如何更好更快做好“消薄”工作,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浙江丽水市莲都 区的做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集体经济;造血;因村施策;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倍增计划,增强集体经济薄弱村造血功能,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由此可见,中央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工作。下面就丽水市莲都区“消薄”工作浅谈几点想法。

1 莲都区“消薄”现状

2012年,全区333个村中符合省定标准的集体经济薄弱村293个、占87.9%;2013年底,通过村规模调整后,村总数为208个,其中集体经济薄弱村164个,占78.8%;2016年底,根据省定化解薄弱村标准,仍有集体经济薄弱村118个,占56.7%,需要在三年内完成“消薄”任务。

面对艰巨任务,区委、区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力度、厘清责任体系,在全市率先成立“双增”工作攻坚组,联合下发《莲都区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全面打响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战。计划到2017年底,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54个,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总村数的35%以上;到2018年底,消除剩余64个村,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总村数的60%以上;2019年,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截至2018年底,我区已有101个村顺利“摘帽”。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通过调研分析,发现“消薄”工作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意识淡薄。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区农村有很多村民外出务工经商。不少村民村干部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意识逐渐淡薄,没心思去发展集体经济,等着靠财政拨款“输血”。不少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经济工作经验不丰富,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尤其是缺少懂经济、有头脑,能够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领头人,使得各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时缺乏必要的办法和措施。而且不少新换届的村干部对“消薄”工作和方针政策不够熟悉,无从下手发展集体经济。部分村民和村干部思想保守,思路不够清晰,缺乏创业精神和敢于担当的勇气,幻想着各级政府和部门会想办法,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等等、靠、要思想严重,这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莲都地处浙西南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多田少的因素一直制约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大部分村将集体耕地和山林分包到户,而且土地流转问题难凸显,以上原因导致了目前农村集体家底薄弱,集体经济发展空间较小,很难支撑经营性发展,基本上需要靠上级财政资金政策扶持。部分农村缺乏主导经济产业,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生态精品农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综合经济效益不高。如何把山多田少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莲都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古朴的乡村景观等优势,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带动农民增收,值得我们思考。

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从统计情况看,我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村,主要为省财政下拨的村级组织运转补助经费、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经费、公益林补助三大块资金组成,省财政补助资金占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的80%以上。以太平乡大畈村为例,2018年1-12月补助收入18.55万元,经营性收入却为0,存在较大反薄隐患。省里要求各地三年“消薄”任务完成后将取消村级组织运转补助经费,这将势必导致“返薄”村的大量出现。

3 多措并举助力“消薄”

怎么“消薄”,如何“消薄”,切入点在哪儿,突破口在哪儿。省委书记车俊同志讲到,“消薄”不能光靠转移支付,而要靠实实在在地增强集体经济薄弱村的“造血”功能。可见“消薄”不是单靠财政“输血”,关键是靠自身“造血”功能,打通任督二脉盘活村级集体经济。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积極探索创新和提高思想意识,夯实集体经济基础,破解集体经济结构性难题,着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自身“造血”能力,依靠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和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

3.1 加强组织建设,强化责任担当

遵新必兴,守旧必衰。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克服“等、靠、要”思想,让基层党员干部成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带动农民增收的中坚力量。在村级组织换届中,要有意识吸引和培养有能力、有干劲、有素质的年轻人员充实到村班子队伍中,对大学生村官、村务工作者中的佼佼者,能够适时地委以重任。切实发挥派驻第一书记的作用,通过下派区后备干部,多管齐下进一步强化村班子队伍。不局限于体制,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力培养或者引进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懂经济管理的新型人才。研究更为科学的村班子成员收入水平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

3.2 坚持因村施策,力促百花齐放

各村形态万千,情况不一。“消薄”不能“一刀切”,更不能盲目上项目。一定要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科学统筹规划,有效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有的放矢对薄弱村加大扶持和保障力度。同时,按照“因村制宜”要求,精准施策,千方百计拓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鼓励“村内”与“村外”联动发展,探索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产权清晰、收益归村”的运作模式,支持和引导经济薄弱村实行抱团联合发展;推动各村之间比学赶超,各方形成合力,共谋脱困之举和发展之路,实现各村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经济繁荣局面,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富民增收双赢。

众所周知,太平乡盛产枇杷。枇杷花、叶深加工项目具有不错的市场前景,可开发枇杷膏、枇杷糕点、枇杷花茶、枇杷口服液等多种产品。如果能把枇杷花、叶深加工产业结合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形成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那么具有农村集体特色的枇杷花、叶深加工产业将是莲都现代农业发展亮点。

3.3 夯实经济基础,优化发展结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坚持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因势利导、综合施策、多元发力,切实优化村级集体经济结构,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倒逼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培育集体实体经济。鼓励村集体以可支配的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为依托,充分利用村级集体办公用房、厂房仓库、生产设施等各类集体资产,广泛吸收农民入股,按照产业发展规律,领办创办经济实体。鼓励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村集体领办创办的经济实体,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经济实体持有和管护。鼓励和支持村集体与农业企业、社会资本开展合作,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推动集体经济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第二,统筹谋划光伏项目。支持村集体资源匮乏,增收渠道少,有条件架设光伏设备的薄弱村,以镇为单位多村联合抱团建设分布式光伏,或以村为单位建设分布式光伏,充分利用荒山、荒地、荒坡以及农村现有建筑实施光伏项目。充分考虑成本和效益,科学论证投入产出比,不盲目上马项目。务必在前期对项目选址、高压线路等基础条件,做好详细摸底调查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严密筛选优质光伏企业,全面落实项目监管。

第三,多村抱团发展物业。引导和支持实现多个薄弱村或者强村搭薄弱村联合抱团发展物业,比如投资商铺、农贸市场、厂房等物业。不局限投资本地物业,还可投资异地物业。比如以莲都-义乌山海协作作为切入点,发挥义乌的丽水人商会作用,组团去义乌投资物业。

第四,大力发展新经济产业。大力推进电商互联网产业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相融合。鼓励村集体依托本村特色产业结构,借助微信、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打造“电商、微商、店商”三商融合的营销体系。培育壯大农产品电商商务主体,联合社会资本、供销社建设农村电商企业,鼓励电商企业和合作社参与销售本区特色农产品,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关乎百姓民生,关乎福祉共享,关乎乡村振兴,工作任重而道远,务必要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实现乡村振兴厚植坚实基础,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 李修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10(03).

[2] 廖仕梅.山地丘陵区农地规模经营影响因素评价与分区——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D].西南大学,2018(06).

[3] 张畅芳.宁海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01).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乡村振兴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浅谈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