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辨形态融入文言文参与式教学

2019-11-04罗丽琴

课外语文·上 2019年8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文言文核心素养

罗丽琴

【摘要】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让学生能更好在文言文作品中理解与传承文化,反思社会、历史和人生,找到古典文学与当代生活的契合点,让“言文并重,言意共生”。本文笔者针对文化导向下的文言文教学和结合相关的教学案例,根据新课标要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思辨读写的学习形态融入参与式教学法作为策略与途径来实现文言文有效学习,目的是有效解读文言文的文本价值,学生以文言文为载体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吸取最丰富的营养。

【关键词】文言文;“思辨形态”;参与式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文言文教学方式寻求新的转变

根据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重要载体就是文言文学习。文言文的学习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厚底蕴,包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精华,它还需基于现代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审美评价与鉴赏、价值判断与评估,来挖掘古代文言文内涵与现代文化意义,从而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

为实现文言文学习的学科目标,改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抵触、畏难情绪以及改变知识灌输化文言文教学形式,从教师“字字解释,句句串讲”的教学行为转为注重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的探究。我们或许可以基于新课改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思辨读写的学习形态融入参与式教学法作为策略与途径能实现文言文有效学习。

接下来,笔者结合相关的教學案例,就以思辨读写的学习形态融入参与式教学法,解读文言文文本价值,浅谈如何实现文言文有效学习。

二、以思辨读写的学习形态融入参与式教学法解读文言文文本价值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其本身就有“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其内涵之复杂可以想见。如果仅以作品所宣扬的观念尤其是某一个维度的观念作为标准,那么,几乎所有的经典都是值得怀疑的”。我们需以理性视角,基于现代理解和评估基础上的择优劣汰、去粗取精,从而进行思辨读写。参与式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可利用对话教学、小组合作等提高学生的辨析与评估文言文的文本价值的能力,对其内在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与理解。

下面教学片段,展示笔者研讨课《后赤壁赋》,围绕“《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情感变化,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讨完成并展示表格”,师生之间展开一场思辨谈话。

师:《前赤壁赋》的情感变化是怎样?从文中找出依据来。

生1:《前赤壁赋》的情感变化应该是“乐—悲—喜”,从第一段描写及第二段“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看出是“乐”;第三段“苏子愀然”开始“悲”;最后两段变不变之辩证,“客喜而笑”,看出转“喜”。

师(追问):那《后赤壁赋》的情感变化呢?

生2:第一段是“乐”,因有友有酒有鱼;第二段写冬景寒寂,“江山不可复识矣”无奈之感;最后一段梦见鹤化道士,“予亦惊寤”心情应该惊讶吧,所以情感变化是“乐—无奈—惊讶”。

生3:我不赞成第二段作者的情感只是“无奈”,“予亦悄然而悲……不可留也。”这时作者情感应是悲、恐惧;“听其所止而休焉”体现恬静心境,第二段作者情感是复杂的。

师(问同学们):对生3的补充赞同吗?(全班赞同)情感如此复杂,那么这段有没有主要的情感基调呢?

生(齐):有,悲。从冬景描述、作者后来独自一人观察感受。

师:那么第三段情感是不是惊呢?我们可抓住景物,抓住意象(小组讨论)

生4:我觉得是失落。从最后那句“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生5:不是,我觉得是一种“幻灭感”;鹤化道士,道士代表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作者想“超尘脱俗”但“不见其处”,寻梦不得后内心幻灭感。

生6:或者说“空幻感”。

师(评议小结):按大家所说,《后赤壁赋》的情感是“乐—悲—空”。

参与式教学下小组合作让学生展示自己想法后,引发其他学生的辨析评估,起到头脑风暴的作用,如学生讲到第三段情感时一时茫然,教师需及时提出“那么第三段情感是不是惊呢?我们可抓住景物,抓住意象,小组再讨论一下”,师生共同探疑。

这个环节后,然后教师再根据“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引出赋“悲士不遇”的主题,基于刚才大家思辨性阅读,继续寻找苏轼身上的精神渊源,探求“出世、入世”精神以及传承苏轼“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如果解读时,看到《前赤壁赋》“客喜而笑”与《后赤壁赋》“开户视之,不见其处”不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继续作思辨,就无法在讨论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难以对历史生活的领会和生命的体验,无法做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的“吸取前人经验和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

思辨形态文言文课堂具体表现形式即思辨读写文言文课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文言文的学习“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想文言文更具有趣味性,结合参与式教学法让学生形成小组讨论,各自发挥自己的才智,碰撞思维,同时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好“搜集、评估”,为思辨读写做好铺垫.

如在《荔枝赋并序》课前活动上,“作为荔枝乡的我们,如有远方友人前来欲尝我们家乡荔枝。请你化身形象代言人,写一份广告宣传‘家乡荔枝”,充分利用参与式教学法发挥学生自主性,加强文言文的实践活动。参与式教学首先小组完成这项任务,“搜集、比较”形成图文;从“宣传内容荔枝的外形、颜色、味道、功效等至少四方面,符合广告语”等角度小组内进行“辨析、评估”,筛选好的宣传语,再小组代表展示,班内“辨析、评估”;再由教师下水“宣传语”作为质疑、反省;高效结合思辨读写融入文言文“展、探”教学环节,挖掘文本价值,有效打破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隔阂,将文化的传承,巧妙运用“学生展、师生探疑问”环节,符合学生的理解与评估,如部分小组宣传荔枝作品:

第一组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形若晶球味甘滋,促食益气而治内。

第二组  增城荔枝,人人美之;增城挂绿,求之不得。荔枝有着像龙鳞般排列的外壳,润玉似的内膜,冰雪似的果肉。一口咬下去,口腔里充满与众不同的甘甜,神似天空里的千年蟠桃。可谓天上有,地下无之极品。

第三组  (自画荔枝图)四季常春绿,珍果无更佳。雨后荔枝红,肌肤笼泽沙。

三、小结

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文化导向下的文言文教学,若让学生能更好在文言文作品中理解与传承文化,反思社会、历史和人生,找到古典文学与当代生活的契合点,让“言文并重,言意共生”,须让语文课堂高效,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可利用在教师主导下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小组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师生探疑环节。因“真正的‘参与不应该是被动的、被要求的或受外在条件迫使的,而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自愿的、互动的行为”,并以思辨读写的学习形态融入参与式教学中,以此作为策略与途径来实现文言文有效学习,这样能有效解读文言文的文本价值,以文言文为载体,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吸取最丰富的营养。

参考文献

[1]余党绪.祛魅与祛蔽: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思辨读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沈国华.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文言文核心素养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