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学后教”理念下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04李明
李明
一、相关理论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来自于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随着近年来科技创新,教育也面临重大改革。微课的创建最初是源于美国的化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录制为视频,将其传播到互联网上供无法上学的学生观看和学习。微课是教师以视频为媒介,记录教学内容、课件素材等教学资料的一种教学资源,并被上传到互联网上,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微课可以在几分钟的视频中通过各种手段完成知识传授的过程,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微型课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目的是明确的。由于视频时间较短,微课要求教师认真地解释问题,排除所有无关的语言和知识,只分析和解释一个知识点,这样学生就可以目睹知识的解构过程,使他们更易于理解。每个微课都有明确的目的和主题,这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丰富的材料和内容。微型课的视频教材不仅可以是教师自己录制的,还可以传播其他专家学者的视频,甚至学生自己的视频来帮助学生学习。微课教学内容丰富,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学后教”的概念
“研学后教”是广州市番禺区基于近年来课堂改革各种成功模式的理性核心,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主要特点是教在学之后,与传统教学方法先以老师教,后以学生模仿学习的形式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区别。“研学”主要是基于教材内容,教师将班内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使组内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独立思考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后教”是指对于经个人调查或小组合作后仍然存在的问题,教师秉承“三讲”和“三不讲”的原则并鼓励学生之间的“小老师”制,学生教学生。“研学后教”反映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支持。它是对中国传统教育和教学理念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二、小学数学“研学后教”应用微课的优势
(一)先进的教育条件为微课的应用提供便利
以笔者所在的广州番禺为例,大多数学校已经完成了宽带网络“班班通”的建设,三分之一的教室都有多媒体投影设备,而教师则配备了笔记本电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数字产品的普及和网络收费的降低,大多数学生都有条件在家中使用宽带上网。此外,各种在线录音软件界面友好且易于操作,使教师可以轻松录制自己的微课。这些极大地促进了微课的记录、传播和使用。
(二)当前教学现状为微课的应用拓展空间
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外来人口众多,这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巨大差异。传统的统一课堂教学模式很难在课堂上平衡所有学生。此外,广州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迅速,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学校班级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有些班级甚至接近70名学生,这给课堂教学组织带来了新的压力。微课的出现,打破了课堂的限制,开启课堂与课外学习之间的联系,其独特的可重复性和可选功能使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更加灵活。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教学活动可以照顾到班上的每一个学生。
(三)小学数学教学的特殊性更适合微课的应用
数学与任何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思想的抽象,理论的严谨性以及其应用的广度。由于年龄偏低,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这给他们的数学学习带来了挑战。使用微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微课简洁明了,当学生学习时,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和地点,拥有很多自主权,并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视频播放的速度和频率,这使教师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服务。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一步转变学习困难的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微课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教师可以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历史材料和数学有趣的主题结合到通常的教学内容中。丰富课堂学习的材料,让优秀的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探索的乐趣。
三、“研学后教”理念下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微课引导课前“研学”
在预习课本内容后,学生往往对学习的基本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在预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以理解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师教学内容应注意的难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记录微观教学来解释一些教科书中的关键和难点知识,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当学生面对兴趣问题时,他们愿意发展自己的思维活动,并主动自学。学生根据课业进行探究活动,尝试自主操作。学生使用微课独立探索,可以选择老师提供的微课程视频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这部分中老师起到了一个为学生建立梯度支架以帮助学生探索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还相对薄弱,在面对平面几何的学习中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更何况上升到立体的几何形状,学生很难凭借自己的想象能力来理解空间物体的存在方式。如依照传统方式进行教学,无非是先将教学模型各个方位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空间物体的三视图,但在教学中由于角度的问题,学生很难把平面上的图与现实物体进行联系,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课堂教学中,作者准备了三种物体:长方体,立方体和球体,用于视频解释。作者从正视、侧视、俯视等多个角度展示这三个对象的特征,解决因角度差,不同方位的同学仅能看到物体单一位面的问题。学生还可以通过视频暂停和回放的功能对物体进行深入的理解。
(二)利用微课促进课堂“后教”
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它创设了生动的情境,讲解了具体的内容,演示了计算的过程,设计了科学的练习。不仅如此,微课还把数学课本中的重点、难点制作成了小学生喜爱的动画视频,使学生学习的效率事半功倍。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量度”课程时,老师通过视频动态显示播放了“线与角”的微课程视频,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体的角落作为例子。教师将这些知识点转化为微课程,不仅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也为将来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基础。再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很多同学难以理解三角形的高是如何绘制的。教师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重点分析三角形的结构以及各类型三角形的作高线示范。随后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小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解决掉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整个教学流程以小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为起点,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最后以微课视频结束,在课堂之上基于学生的学习实况实现了微课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保持课堂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主动思考生活中的相关知识点。这比教师自己表达所达到的效果要更好,更加有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利用微课优化课后巩固
微课在课后复习知识方面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例如,当学习图形区域知识时,学生往往会混淆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归纳总结视频帮助学生快速组织所有知识點。通过比较和说明,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方格、矩形、三角形、梯形和圆的面积公式,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
教师在上课后,将课堂所讲以微课的形式发送到网络上或是班级交流的群里,便于在课堂之上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的学生在回到家后通过电脑或手机对课堂知识做进一步的消化,这也为知识水平低的家长解决了辅导学生学习的难题。如教授了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后有些学生虽然知道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对于公式的基本含义还是不够清楚,导致对于解决问题仍存在某些困难,所以学生回家后就可以通过观看上传到网上的“圆的面积”微课视频重新进行一遍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这就如同将老师带回了家与学生面对面的一对一辅导,指导学生的问题解决。这远比教师在放学以后只留下作业,而无法真正对学生起到课后的辅导工作更有意义。
(四)利用微课优势辅助研学
高年段的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的时候,已经能较为直观、理性地观察物体。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场景是难以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例如射线、直线等的认识,圆面积的切割拼组、圆柱体积的切割拼组等等。这个时候,无论教师怎样和他们解释,学生们还总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如果利用微课,通过动画来展示:一个圆柱体被平均切割成等大小的8块,然后分开再重组成一个类似于长方体的物体;接着,同样的一个圆柱体,再次被切割成等大小的16块,然后再重组成一个类似于长方体的物体;之后,又一个同样的圆柱体,再次被切割成等大小的32块,然后再次重组成一个类似于长方体的物体;如此演示下去,学生就能很直观地理解到:当这样的操作无限进行下去,所重组的物体就会无限接近于长方体。这样学生在脑海里面就拥有了如何去想象,如何去理解的空间想象能力。那么当学生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能够轻松自如、迎刃而解了。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