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绘画创作中的几点思考

2019-11-04张闽燕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自身修养国画自律

张闽燕

摘 要:绘画创作的本质特征是表现“美”,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经过文化素养的逐步提高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才能在创作中表达出个人的内心情感,而没有情感的作品只能沦为一块画布。千百年来,国画的创作从“他律”走向“自律”,在西方文化的浸透下,中国画的创作思想受到了冲击,走向表现主义,整体的内涵也只是流于表面,无法让人读出深层次的东西,艺术的创作变得有些浮夸。

关键词:自身修养;情感;自律;国画;传统

.

一、自身修养

在古代,擅长绘画的大多数是文人士大夫一类的人士,他们有着丰富的文化修养,是极有知识修养的大家,比如顾恺之、苏轼等。他们年少读书,随着时间的积累,知识和阅历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当他们挥笔抒意时往往能比其他人更易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使观者看到后有情感上的共鸣。这些促使他们的绘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作品中的艺术美学蕴含着他们的价值理想。

绘画的创作没有坚实的艺术理论修养,就无法提高创作的水平和高度,这不是一个人常年累月一直重复着机械的动作所能达到的。心中没有“理念”和“精神”,就如同一个徒有精美外表而无灵魂的人偶。熟读古人关于绘画方面的总结是国画创作前的重要一环,是我们和古人零距离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前人的理论总结经过了历史的检验,我们从中汲取自己需要的部分,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这些文化方面的素养决定我们能否跳脱虚伪外壳,从而提高创作境界的一个因素。生活经验的积累则帮助我们为绘画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使得我们的思维活动和表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带来绘画创作内容上的迥异。生活素材的积累首先是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开始,在观察的同时创造能力也要紧随其后。创作者通过观察事物的各个角度,自己的脑内便对事物的内在有了一定的见解,在创作时,情感便会通过手中的笔在画面上表现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美学思想,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不同,创作的目的与动机也不同。但无论怎样,文化修养和生活阅历的积累促使绘画创作迸发出自己真实的情感。文化修养是创作的石阶,只有一步一步地拾阶而上,绘画创作的路才走得更稳。再加上生活阅历的丰富,忠实于自己真实情感的抒发,创作者才能创作出具有艺术意蕴的作品。

二、情感的表达

绘画创作中情感的表达是绘画语言的支撑。绘画语言主要由线条、色彩和构图等组成。创作者的审美情趣以及价值观都反映着创作者的主观思想。唐代画家张躁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能够很好地概括绘画创作中内心情感对创作的重要作用。创作者文化修养与生活经验的积累,影响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这些都是一幅有文化意蕴与情感表達的作品的基础。作品的内容不是简单的客观物体,而是创作者对物体主观思想的一种适当改变。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某些具象往往被赋予了特定的寓意。例如山水画中渔父(图1)的形象往往暗含了创作者隐世的思想,同时显露了创作者安逸闲适的心境。而另一绘画题材梅兰竹菊,则大多展现品格的坚贞不屈,将人的内在情感寄托在一草一木之中。

这不是简单地将物体原样摹画在画纸上,而是有意识将所观察到的物体在形状、构图和色彩方面加以改变,将其变化又融入情感,但这恰恰也是创造中最难的一点。在绘画创作中,情感表达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来表现,这些构成了创作者表达内心情感的途径,是更为间接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创作者用艺术的语言向人们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美学理念。

绘画创作更像是生活情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急需通过某种途径宣泄或者表达这种情感的一种方式。优秀的创作者必定拥有丰富的情感,他会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面,将物体艺术化,同时将自己创作时的情感投入到画中去。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也许是一条线,或者是一抹色彩,这些不经意间的情感投入,使得创作者的创作形式与画面内涵得到改变。

三、“他律”与“自律”

千百年来,艺术的创作从“他律”走向“自律”,从社会文化功能的承载转向了艺术创作的本身。在“他律”时代,受到政治、宗教、伦理、经济等的影响,绘画往往承载着社会文化价值,服务于统治者的宣传需要,是统治者创造出来的整个社会的审美风尚。这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艺术的创作得到了统治者很大的支持,但另一方面,艺术创作的思路和想法被局限,作品的文化意蕴也全然不在,掺杂了政治因素的艺术创作沦为了统治者统治思想的工具。直到19世纪印象派的出现,西方的艺术创作从“他律”走向了“自律”。中国其实更早经历这一转变,早在12世纪,文人画的诞生使得中国“自律”的时代比西方早了几百年。在“自律”时代,画家大多远离政治和宗教影响,通过绘画的形式手段,将自身的审美规律以及价值取向投入到画中。这一时期的画家大多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模拟和形似,要尽力表达出某种内在风神,这种风神又要求建立在对自然景色、对象的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和描绘的基础之上。当画家们用诗意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进行创作的时候,眼前平凡之景也会变得诗意盎然,就算是一块小石头,一株小草,在画家眼中也是一首诗,皆堪入画。

中国的“自律”相较于西方“专业化”,更倾向于价值理性。它通过绘画与诗歌与书法的紧密结合,将艺术的价值规律引向了中国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自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逐渐成为画家们的一种自觉追求,进而在艺术的创作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

四、守住创作的底线

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来袭,中国画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遵循传统绘画原则的中国画似乎与强势的现代西方画格格不入,毕竟一个是强调客观的自然生命,一个是强调主观的情感表达。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我们总强调中国画要创新,要表达现代社会的思想,于是乎有些画家便想“歪”了,将西方绘画的技巧完全引入到中国,将中国画原本内在的、含蓄的绘画精神变为抽象的、线条化的、块面化的,即所谓的绘画的创新,很难说这是不是中国画。中国画的材料,笔墨纸砚,他全部都用到了,但中国画的内在精髓却全都被西方绘画技巧所代替。在古代绘画里,画面所传达的精神是一种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境界。画面是静止的,但你盯着画面越看越久,仿佛整个画面都动起来,画中有生命的物体,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你都会感觉他们在画中是有生气的,这就是国画“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有些画家只一味地追求形式感,尤其在写意这一块,用浓黑的笔墨挥就一片叶子,再用亮丽的色彩铺就一朵花,周围零星画上几株杂草,再来几块石头。他们随意挥就的几笔,造就一幅“花开富贵”,要不就是几笔挥就的几根线条,将西式的抽象派强行与国画相融合。有些国画家越来越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认知的那样,对他们而言,标新立异似乎是国画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更多的时候,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就必须有所牺牲,牺牲一些原来所坚持的想法。想要在众多的“同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怪”。有些国画家受西方近现代绘画的影响,追求线条的抽象,失去了国画原有的本质,但这对有些人来说却是前所未见的绘画。时代的发展,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国外的思想理念,各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层出不穷,但大多数都被改得面目全非,失去了传统的特性,以中国画为例,“水墨实验”之类的其实并不算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它没有通过笔与墨之间的相互融合,无法达到中国画中的“气韵生动”。

受西方形式主义的影响,传统绘画越来越西化,走向表现主义,整体的内涵也只是流于表面,而无法让人读出深层次的东西。当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份流淌于内心深处的安宁,社会的环境造就了我们无法静下心来去体验生活的真谛。绘画的内在精神正是我们当代绘画创作所欠缺的。画家用绘画的语言向观者传达自己的思想理念,通过绘画和观者进行无声的交谈。有人站在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面前久久不愿离去,也许他就是在画中找到了和自己相通的一个点。绘画就应该触碰到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个情感点,画家应该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而不是凭着自己的想象随意挥就笔墨。

不同于设计,国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千百年来的文化历史,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离古人所生活的朝代很远,很多东西我们并没有完全了解,这些东西并不比西方的差,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它,将它更好地融入到作品中。传统与创新本就是一对矛盾的存在,传统是绘画的基石,没有人能越过这一步直接登顶,开拓创新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舍弃老东西,而应该符合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但不能落了俗套。中国画应该保持高格至雅的基调,因此这也要求画家拥有深厚的文学修养。那些没有丰富文学修养的人急于求成,偷换中国画的概念,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虽红极一时,但之后便销声匿迹。因此守住中国传统绘画的根便极其重要,国画家更应该吸收其中的精华,而不能做西方文化的奴隶。

综上所述,绘画的创作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情感的宣泄,它要求创作者运用自身的文化修养对自身的情感表达进行梳理,再融入到创作中。在创作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传统的文化因素,毕竟,这是创作的文化基石。

参考文献:

[1]章文熙.美术创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李泽厚.美的历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张玉能.西方语境下的中国美学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自身修养国画自律
国画《鲦鱼》
坚持自律 赢得的是整个人生
国画《鲿》
新语
自律的力量
知耻自律
《难忘岁月》(国画)
浅谈卫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修养问题
如何提高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自身修养
提高学生干部自身修养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