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课程对油画创作的启迪
2019-11-04陈飞
陈飞
摘 要:综合材料课程解开了作者对油画创作、艺术、理念的许多困惑,文章对其从综合材料课程中得到的有关油画创作的深刻感悟进行总结。
综合材料被编入课程以来,帮助了许多学生得到了思想上的启示,解答了许多学生有关艺术方面的困惑。它是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一块新的敲门砖。
一、何为综合材料
综合材料,在艺术领域中是从20世纪以来才频繁出现的。它是对现代艺术变革的产物,是因观念、形式、技法等方面针对传统的变革而产生的,表达了一个现代人对艺术进程、现代生活的看法。
综合材料,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就是使用两种及以上材料进行艺术作品的制作。那么任何画种、任何形式的作品都是属于综合材料的,因为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不可能是只由一种材料形成的。世间万物皆可作为材料,纸、笔、油、布、金属、石子等等都可以作为一件艺术作品的组成材料,甚至是作品的创造者及其思想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材料”。
二、创作的基本要素
(一)思想
梵高曾说:“绘画不是画你所看到的东西,而是画我们内心世界所想到的东西。”思想是一个艺术作品的灵魂,体现不出作者思想的产物,根本谈不上是作品。所以,创作中的第一步就是认知自我,如何认知自我和对自我的认知程度极大影响了作品的深度。创作是一个思辨的过程,在这期间,要不断地去寻找自己,对自己的精神世界重新审视、评价、思考,在头脑中进行思维转换并融入作品中。“艺术作品矗立在哪里,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个理想的、坚实的世界,其中每个细节都有其重要性,有它的意义。”
(二)灵觉
灵觉即对身边事物的察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感知力,对于感知力,我们一定要具有敏感性,因为,人类不是一个自足的体系,人类所处的外在世界是人类存在的物质条件。人类对外在世界的认识、适应、开拓是人类精神世界提升的基础。[1]所以,能灵敏地感知到身边事物对我们的创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情感
情感是进行创作的强大动力。在艺术创作中,情感表达能够赋予作品较强的生命力,能够真正发掘创作者内心潜藏的自我意识,将本我之外的自我借助画面展示出来,产生厚重的感染力。在创作中融入作者的自我情感与个人感悟,也能够进一步实现作品的艺术升华。脱离情感的作品往往会与受众之间产生距离感,难以从内心层面获取受众的情感认同。[2]
(四)经历
经历对于一个人的内心、品性起着莫大的作用,尤其是童年经历。经历是亲自实践后而感受到的,比起别人分享的更为纯粹,同时人也对亲自感受到的事物记忆最为深刻。这也是我们要去先验性和鼓励亲自尝试的原因。把最为真实的感受经历融入到创作中,其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五)灵感
在创作中,灵感可以从以上四点的任意一点中迸发出来,但也有可能因缺少其中一条而始终得不到灵感。灵感这个东西不是说有就有的,有的时候你急需灵感,但就是想不出来,又有的时候,灵感在不经意间迸发,一首歌、一种味道,一个场景,都会成为灵感的源泉。所以当灵感产出而又不能及时进行创作时,应及时画出小稿、打出文字又或是语音备注,留住灵感。
三、综合材料在创作中的实践
在创作实践中运用综合材料,不难发现创作的过程是反复的、曲折的。
创作过程中,未必能够一次性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第一,这是我们对身边事物材料的特性不够了解熟悉导致的。我们需要不断去尝试,去领悟各个材料的特性,在多种尝试中找到最好的、最让自己满意的效果。第二,在创作过程中,思想上也是存在不断变化的可能性的。可能在创作过程中无意间形成的一个画面都会使自己的想法发生改变,虽说是偏离了最初设想的效果,但最终的作品远远超出自己的预期。这就使创作具有了探讨性,变得更加有意思了,这也是创作的魅力所在。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地打破平衡,恢复平衡,推翻自己,重新组建,多与自己的画面进行交流。很多画家在创作中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比如被称为“新生代”画家的马轲,他有些画已经出了画册,但他察觉到不满意的地方时还是会改动画面,所以创作过程是反复修改,自我辩证的,这个过程或许是枯燥的,乏味的,但一定不要嫌麻烦,有的时候习作和创作真的就差了那么一点点。可能《蒙娜丽莎》差了一点点,就不会是世界名画了,这也是艺术创作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四、综合材料对油画创作中的启发
(一)抽象与具象
一提到综合材料,人们总想到的是抽象的东西或者是装置类的东西。实则不然,综合材料是可以具象表达的,也可以是抽象表达的,更可以是装置表达的。抽象与具象只是一种对理解事物的表达方式,两者都可以用综合材料表达。至于那些用“先走再跑”来解释“先写实再抽象”的说法也都是谬论。这两者没有孰先孰后的关系,抽象绘画的训练可以帮助偏爱具象绘画的画家思维拓展,而具象绘画的训练可以帮助偏爱抽象绘画的画家技法提升。
(二)感性与理性
绘画创作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是随意的还是严谨的?相信这样的问题学习绘画的学生都有过。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对于某一观念“一棍子打死”,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传统的、古典的油画派系,那些大师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是相当理性的、严谨的,但那些大师在创作过程中没有或多或少地加入自身的情感吗?同理,现代艺术、抽象艺术等也都是存在大量感性色彩的,但也不排除理性的指引。因为艺术创作总有一定的世界观作指导。世界观通常是以理论的形态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的,它总是自觉不自覺地控制、调整思维的方向。[3]不管是什么派别的艺术,它们都是感性与理性并存的,只是成分多少的问题。
其实绘画创作的感性与理性取决于作者对创作内容的认知。感性与理性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感性与理性的互相思辨、互相结合。创作要有逻辑性、秩序性、目的感和责任意识,同时也需要画家对表达对象的内心感受。我们可以在创作一开始进行思考,起稿,创作中再随性抛开之前的稿子,注入新的想法。
(三)思想与技术
艺术,是思想,术是技术。技术辅助思想,油画、国画、版画都是表达艺术思想的技术上的辅助。艺术思想带着技术走,而技术要完善思想,对其补充。也就是说思想在先,技术在后,思想比技术更为重要。这并不代表技术不重要,千万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技术有没有是无所谓的。
黄宾虹说:“名家历代真迹,以古人之精神万世不变,全在用笔之功力,如挽强弓,如举九鼎。力有一份不足,即是勉强,不能自然。自然是活,勉强即死。”这就是指有难度的技艺。艺无古今,技有巧拙。虽然自现代艺术以来,绘画中的技艺难度已大幅降低,当代绘画更是因为强调“观念”,使手工技艺遭受冷落,但技艺就是技艺,它不会因外部条件的改变而丧失价值。在艺术中,技艺不精是一回事,要不要技艺是另一回事,前者是得不到,后者是不需要。对当代绘画来说,究竟是技艺不精还是不需要技艺呢?笔者认为是后者。[4]
(四)思想与实践的反复探讨
羅曼·罗兰说:“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不管是综合材料还是油画创作,作品一定要有思想。在创作的全过程中寻找自己,发现自己,质问自己,推翻自己,多问自己一些问题,这样才会自然而然地使作品有深度。
现如今我们了解得太多,导致我们越画越无所适从。在多种外界思想流入自己的脑海中时,要坚持自己向往的并保持自信,不随波逐流,不要被同化。画自己所想便是真,便是好,对于自己坚持的东西,要做好到最后的观众只有自己的思想准备。一画胜千言,一幅作品摆在那里,不需要华丽的语言进行赘述,观众一看便明白了。
很多画家追求一次性完成自己的创作,其实笔者不赞成这样的。一次性完成和反复修改完成的作品给予观众的感受不一样,伦勃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伦勃朗画面的光影关系、薄厚肌理绝不是一遍就完成的。绘画中反反复复的修改、反反复复的自我思辨才能够让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得到升华。
五、结语
当代大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似乎都变得一样了。一开始笔者也是温水中的一只青蛙,就算是碰到一些问题也不会去深入思索,就这样不了了之,直到上完综合材料课程,才逐渐从麻木状态中清醒过来,试着去反思自己对事物的观察方法、改变自己的观察方法、丰富自己的观察方法。所谓的观察方法就是每个人对事物所持的看法和角度。之所以需要改变它们,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一定程度上让大多数人丧失了他们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我们现在已有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实际上是别人的,是别人传授给我们的,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已经没有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分析、判断事物的习惯。[5]
艺术追溯到根就是一个“爱”字,莫兰蒂为什么画瓶瓶罐罐能画一辈子?一样的题材,表达方式不一样,结果就不同,就看作者如何表达了。
参考文献:
[1]姜竹青.材料·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71.
[2]徐森.油画创作中的自我情感表达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2):167-168.
[3]陈望衡.艺术创作之谜[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8:136.
[4]王洪义.绘画的消亡[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200-201.
[5]李木.创作与思考[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28-30.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