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好《教师教学用书》

2019-11-04潘艺

师道·教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用书定律乘法

潘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阐释了学与思的关系,其实教与思的关系亦是如此。

一、精选素材重组练习,优化练习效果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教学用书》指出:练习设计要符合不同学生的水平,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一节有效的练习课,并不是由一些练习简单地合并而成的,而是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细思量、巧设计,根据整节课的目标和重、难点,精选素材重组练习,优化练习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认识练习课的地位作用,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练习。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不仅能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乘法简便计算练习课》一课,精选素材重组练习:

(一)基本练习(重温算理,重现算法)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5×17×4(8+1)×125

23×101-23

【设计意图: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60页的教学建议:重视基本练习,关注典型错误,交流不同方法。通过本题基本练习,明晰简便运算应关注两方面:①观察“符号特征”,判断是否能运用运算定律。②观察“数据特征”,判断是否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凑整”,通过口算使计算简便。同时复习乘法运算定律,为后面的简算做铺垫。】

(二)针对练习。(以练固基,突破重难点)

根据题目特点完成下面2题。(仔细审题,独立完成。)

25×(4+8)25×(4×8)

【设计意图: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61页的教学建议:根据学习状况,进行针对性练习。这组针对练习题都可以简便计算,通过计算,回顾了简便计算都是观察数据特征,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凑整,通过口算使计算简便。】

(三)综合练习。(沟通联系,深化认知。)

(1)用数学。

李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如下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61页的教学建议:用好乘法分配律的典型几何模型,丰富知识表象。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态图形编制成动态模型,帮助学生理解,丰富知识表象,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學生有不同水平发展。本题方法一:计算中简洁。方法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简洁。本题“解题方法”可选,“解题步骤”可精简(引导择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能简算就简算的好习惯。重视结合生活问题呈现材料,并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体现数学应用价值。】

(2)课堂检测: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①45×(11×2)

②69×15-69×3-69×2

③(18+12)×15

④19×4+6

⑤78×99+78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检测”的综合练习,检测学生乘法简便运算的熟练性和灵活性。让学生感受得出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技巧进行简便运算,同时提高学生简便运算的灵活性。另外,通过正确率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抓住典型错误展开讨论,分析错误原因,找到正确算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四)拓展练习。(知识延伸,思维拓展。)

聪明题:你能想到几种方法?

(1)在 )里填上一个数,使算式可以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25×7+125×()

(2)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5×44

【设计意图: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58页的教学建议:适当拓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构造具特征数的算式,使学生对具有能凑整数的特征的表象有更深刻的认识。设计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有效地巩固所学的知识,体现了练习的趣味性、知识的应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另外,通过拓展训练,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巩固知识。)

在下面的这些数中选出2个或3个数,编成能简便计算的式题,并计算。

25 125 12 67 48 33

《乘法简便计算练习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练习课。由于教材提供的习题存在“量不足、针对性不强、对学生的训练不够全面”等问题,所以,我大胆尝试根据学生现有学习情况,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量更多、针对性更强、训练更全面的自主设计(或改编)的题组。 一方面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已有的计算算理,另一方面则要让学生根据新学的策略,重新审视原有的计算知识,并把算法、算理进行沟通或重组,然后将这种结构化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从而最终实现计算能力的提高,使计算正确、合理、快速和熟练,使练习课“减负增效”。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视技能形成

数学练习课的内容要做到由易到难,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相扣、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式练习,以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扩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练习,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技能的转化。如:《乘法简便计算练习课》设计由浅入深的“基本”、“专项”、“综合”、“拓展”练习题组,题组设计合理,练习素材选取目标性强,围绕教学目标,精选每一题、每一个数,满足不同学生对练习的不同需求,从而在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实现每位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良好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样的练习设计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视技能形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收到“减负增效”的练习效果。

另外,设计合理且有效的过渡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提醒要点,引起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关注。这样,既对每个环节进行了及时的小结,又能顺利过渡到下一环节。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强化学生交流、讲依据的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做“小老师”,讲解题思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孩子。

三、策略多样合理选择,寻找最优方法

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59页的教学建议: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题组“应用练习”,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结合具体数据算式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不但使计算变得简洁,而且在解题策略多样性中寻找最优方法,收到“减负增效”的练习效果。

如《乘法简便计算练习课》“用数学”练习:

李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如上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列式解答

方法一:

21×9+19×9(計算中简洁)

把菜地分割成两个长方形再求和,然后计算过程中进行简算。

21×9+19×9

=(21+19)×9

方法二:

(21+19)×9(解决问题的方法更简洁)

观察图形数据特征,然后进行图形转换,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简洁。

《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对“运算能力”的要求是这样描述:“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定律正确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所以,在练习中,注重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记忆,再加以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重视简便计算意识的培养。策略多样合理选择,寻找最优方法。

总之,通过反复研读《教师教学用书》,认识练习课的地位作用,认真的钻研教材,用心设计和组织练习,根据本节课的目标和重、难点,合理地选择与重组一系列的练习,并且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精心打造了这一节“精思巧练,减负增效”的《乘法简便计算练习课》练习课。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用书定律乘法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倒霉定律
吃书与用书
耐人寻味的定律
关于农家书屋用书出版的几点思考
食堂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