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动态课堂的深度探索

2019-11-04王婵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探索

【摘要】本文论述初中信息技术动态课堂的构建实践,主要通过“明晰目标,铺垫动态课堂基础;资源整合,延伸动态课堂维度;反馈互动,调整动态课堂策略;实践巩固,推进动态课堂生成”等手段完成动态课堂的深度探索。

【关键词】初中信息 动态课堂 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159-02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学活动不必遵循固定的线路行进,而要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调整策略。”这一观点表明,教学的过程实际就是动态课堂构建的过程。动态课堂即在教学互动中,教师以即时出现的超出预设方案以外的问题或任务为契机,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流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却始终朝着教学目标前进。

一、明晰目标,铺垫动态课堂基础

学习目标,是指学习活动中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内容的具体化表现。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围绕学习目标开展,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科学,对教学的结果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遵循基础性、多元性、明确性、针对性和深刻性原则,尤其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角度着手展开目标布设。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目标进行设计时,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实际,对目标进行多重筛选,彰显目标的基础性特点。其次,目标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笼统模糊不清的学习目标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无法让学生找准学习方向,教学效果自然无法凸显。

例如,教学《图片素材的简单处理》一课,课堂伊始,笔者没有直接讲授新课,而是先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认为这节课需要完成哪些学习目标?”学生目标意识不强,不知道学习目标具体指什么,大家都很沉默。接着笔者指导点拨学生:“了解了学习目标就能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一听似乎有了方向,一阵讨论之后纷纷发言:“学会美图秀秀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技巧,学会打开、关闭美图软件,缩小图片尺寸、裁剪图片和保存图片。”“学会用美图秀秀搜集图片和进行简单处理。”……学生表述结束后,笔者利用课件展示三维目标的具体表述,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连线活动:“大家提到的学习目标都比较恰当,现在请你们尝试用连线的方式将具体内容与三维目标对应起来。”连线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印象,这有利于他们增强宏观意识,从整体上对知识进行把握。

学习目标的深刻性主要指学习目标的设置不是死板地执行三维目标的要求,而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用精准化的语言进行表述,尽量减少子目标的设置。这样学习重点才能更加突出,学生阅读学习目标后,才能快速把握学习的基本方向。

二、资源整合,延伸动态课堂维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课程教学的因子越来越丰富,常见的有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这些是构成教学活动最基本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何将教学因子相互整合,使之相互融合、渗透、转化,是教师需要直面的课题。教学因子不同程度或者不同类型的整合,会收获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组合”,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异常丰富,教师对此要有清晰认知,并且要有挖掘、利用各种资源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例如学习《编辑音频材料》一课前,笔者先让学生到网络上自主搜集一个自己喜欢的视频资料。课中,笔者先教学音频材料的基础知识,然后示范剪辑,当学生基本掌握音视频剪辑的方法技能时,笔者再顺势引导学生对自己搜集的视频资料进行加工处理。由于学生收集的视频都是自己喜欢的,学习了新技能,他们都希望在实践中能够学以致用,检验学习成果,因此学生的编辑热情极其高涨。在整个实践操作过程中,笔者没有脱离文本指导,而是关注教材,将文中的重点信息融入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帮助学生理清音视频制作的流程和方法,同时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形成有效互动,使其思维与文本思维契合度更高。借助资源整合,学生可迅速抓住文本中心和关键,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枯燥乏味,教学活动得到快速升级。

初中学生的分析、归纳、搜集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平,他们有主动学习探究的欲望和冲动。教师要把握这一点,从学生认知、兴趣爱好等方面展开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资源的搜集、整理,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理解学习内容,感知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这样的参与,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令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维度得到拓展和延伸。

三、反馈互动,调整动态课堂策略

互动是在和谐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进行的交流。互动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外部动力,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能够達到教学相长的目标。建构主义认为:“任何学习活动都必须依赖学习者认知的发展,学习者认知水平高,学习活动就能顺利推动,而影响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就是学习过程中的互动。”由此可见,教学互动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要使互动彰显教学主体的地位,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十分考验教师的智慧。问题、任务驱动法,是常用的推进互动开展方法。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复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学科特性出发,以学习重难点为载体,进行互动性设计。

学习《制作LOGO动画》一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识Xara3D以及这个软件的使用方法。具体任务如下:任务一是制作一个自己姓名的LOGO动画,任务二是为自己的家人设计一个LOGO动画。制作过程中,笔者一边观看学生的操作,一边进行巡视指导。巡视中,笔者发现有名学生对制作LOGO的操作步骤掌握得不是很清楚,而有名学者则思路清晰,笔者鼓励这两名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希望这两名学生通过互动、合作,取长补短,尽快掌握知识,完成任务。

教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的互动也必须是全方位、多元化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最为常见,学生与计算机的互动、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学生与环境的互动也是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到互动中来,如此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思维动向,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规划更科学的教学路线。

四、实践巩固,推进动态课堂生成

学习活动结束后,巩固训练显得特别重要。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处于一种极端状态,不是缺少训练就是训练过于频繁。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思维,都不利于高效课堂生成。课标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信息素养培养。”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实践训练平台,让学生有吐纳知识、运用知识的渠道。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训练题比较排斥,对训练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做题时总是粗心大意、应付了事。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教师要从训练题设置本身出发,进行分层设计,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系数的训练任务,使不同水平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激发,进而实现自我的发展。或者遵循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进行训练设置,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玩转工具箱》一课后,笔者设置了一个实践运用任务:“我市一个公司引进了一个科研项目,该公司主要设计、生产跳舞毯,他们打算向社会广泛征集跳舞毯作品,一旦作品被选用,将会进行批量生产,而且作品设计者也会被聘请为特别顾问。”这个任务很有挑战性,而且奖励丰厚,学生们跃跃欲试,很快完成了一些个人作品或者小组作品。继而,笔者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解说,在班级内评选出优秀的作品推荐参与公司竞选。这样一个实践任务,是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需求量身定制的:学生都喜欢玩跳舞毯,全体学生都有参与设计的欲望,这是设置实践训练的基础。学生在了解跳舞毯基础构造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学习到的知识得到运用,知识成功转化为实践运用能力。并且实践所形成的各种作品,实际上是动态课堂生成的表现,根据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或者创意,教师可以吸纳为一个研究点,引导学生解决更多的實际问题。

动态课程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师要从目标设置、资源整合、反馈互动和实践巩固等方面着手展开教学设计。只有从这几个角度进行课堂深度探索,学生才能切实体会信息技术的价值,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作者简介:王婵(1979— ),女,广西玉林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探索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输变电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探索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