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遗产元素的洛阳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2019-11-04任幸张晨阳
任幸 张晨阳
摘 要:文章对物质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这两项具有代表性的洛阳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现状进行研究,对文化遗产与洛阳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构建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结构思路图,并提出文化遗产元素在洛阳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洛阳;文化遗产;文化产业
洛阳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享誉中外的十三朝古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资源、自然山水资源,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也极其丰富。随着近年来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洛阳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目前,洛阳市有十几个在建或拟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从产业类别看,这些文化产业园区包含文化艺术、文化旅游、动漫影视、出版发行、创意设计、创业孵化等,几乎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部类别。其间,以彰显洛阳市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主的有平乐牡丹画文创产业园、关林关圣文化产业园、澄泥砚文化艺术园、青铜文化产业园区、唐三彩文化产业园等。多为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针对澄泥砚传统技艺、唐三彩烧制技艺、关圣文化等进行开发,对洛阳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创开发的较少。
那么,洛阳究竟拥有多少可供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利用的文化遗产元素呢?下面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洛阳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基于洛阳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文化创意开发,几乎与旅游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洛阳作为著名的文化名城,是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胜地,无论是龙门石窟这样的不可移动文物,还是各博物馆中珍藏的可移动文物,都是游客渴望去一睹风采的对象。目前洛阳市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运用多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呈现,且水平参差不齐。
以龙门石窟为例,龙门石窟的雕凿开始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的持续营造,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一公里,现存两千三百四十五个窟龛、十万余尊造像、两千八百六十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现在的龙门景区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等景点组成。1961年,龙门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不仅是洛阳的宝贵文化遗产,更是人类重要的石刻艺术宝库。
目前市场上与龙门石窟相关的物质文化产品大致呈现三种类别,如表1所示。这三类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具体见表2所示。
二、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缺少物质载体,多以曲艺、技术、知识、信仰等形式存在,这一类无形的文化遗产中,曲艺、方言和手工艺技术均可以和文创产业擦出火花。
以唐三彩为例,唐三彩诞生于1300多年前,采用二次烧成法,先将雕塑坯胎成型干燥后,入窑以1000℃以上温度素烧,再施以各种釉料入窑釉烧,烧成温度为900℃左右。胎料以当地出产的白色高岭土为主。唐三彩釉属低温透明釉,胎体上的任何疵点在施釉烧成后都会直观地显现出来,因此对胎体要求较高。在釉烧过程中,釉融化后自然垂流,相互浸润,产生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而且胎釉结合好,釉彩不易脱落,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目前市场上与唐三彩相关的非物质文化产品有两大类,如表3所示,这两大类产品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详见表4。
三、基于文化遗产元素的
洛阳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
通过对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洛阳物质文化遗产,和以唐三彩(图1)烧制技艺为代表的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创产业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洛阳对于文化遗产元素的文创开发上仍在不断的摸索和试验中,市场上的文创产品水平参差不齐,当然也不乏像“三彩艺”品牌这样的优秀代表。
然而大部分文创产品在保持原真性和发挥创意性问题上,产生了摩擦和碰撞,文化遗产元素和文化创意没有很好地融合。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缺乏对文化遗产元素的符号化处理,对文化遗产元素直接照搬使用,缺少创意,直白乏味。
第二,没有将文化遗产元素进行合理提取,缺乏差异性和识别度,未充分体现洛阳文化特色,在市场上容易造成商品同质化现象出现。
第三,产品功能单一,多以纪念品、装饰品、摆件为主,缺乏实用性和吸引力。
第四,趣味性不足,对于年轻受众的吸引力较弱,不足以引起年轻人或少年儿童的兴趣。
四、基于文化遗产元素的洛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议
处理好文化遺产保护传承与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关系的重点是要找到两者的契合点,从而找到利于洛阳文化遗产元素与文创产业结合的有效途径,笔者关于文化遗产元素在文创产业中开发利用的思路如图2所示。
文化遗产传承和文化创意产业两个领域,一个是保护,一个是创新,看似相互矛盾,其实内在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遗产向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文化资源,而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化资源进行再设计再开发,从而促进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并且文创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解决部分资金问题,从而形成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护的良性循环模式。针对上文对洛阳文化遗产元素在文创产业中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差异化定位,注重识别度
在文化遗产元素的提取和选择上,突出地域特点,比如,兵马俑(图3)就代表了西安或者陕西,长城即代表了北京,卢舍那大佛(图4)即代表洛阳,变脸(图5)即代表四川,等等。这些文化遗产元素符号具有极高的识别度,在同类产品中,这些符号具有天然的差异性和代表性。不仅是文化创意的源泉,同样也是文化自信的源泉。
(二)注重实用性,匹配生活方式
根植于当地文化资源特色的文创项目才能更健康地发展。不管是文创产业、文创转型、文创开发还是经营,最终的关注点都是人和生活,因为文化创意的本质就是要让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从而让生活更美好。另外,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是文创开发的方向。文化创意使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每一位使用者在体验和使用文创产品的同时,能用一种更加轻松、有趣的方式去了解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历史故事,这其实是用现代的方式赋予了文化遗产新的生命。
(三)紧跟时代节奏,与时尚潮流接轨
2017年年末,故宫博物院携手Chanel、Dior、YSL、TomFord、Givenchy等国际知名品牌推出了“故宫联名款”,将中国的传统纹样融入到了时尚产品的外观设计及包装设计当中,在国际时尚圈掀起来一阵中国文化风。2018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节目《经典咏流传》,用流行音乐重新给古诗词谱曲,这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活用的典范,将文化遗产的灵魂注入流行音乐这种新躯体,以全新的,更易被现代大众所接受、使用和流传的方式包装传统文化,这是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终极目的和最理想效果。文化传承的重点是要点燃年青一代对文化遗产关注和保护的热情,使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发文化遗产元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
(四)艺术情趣化处理,优化体验感受
一件好的文化创意产品往往会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舒适、愉悦的同时,体验到文化融入生活的乐趣。情趣即“情”与“趣”。情是指情感、情调;趣是指趣味、乐趣。情感是多方面的,有喜悦、有悲伤、有喜爱、有厌恶等;而情趣是指情感中较为积极的一面,就如同一个人具有幽默诙谐的性格。文化创意产品的情趣化处理,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情趣处理,使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富有情感色彩,或优雅娴静,或清新俏皮,或幽默滑稽,或质朴纯真。情趣化的处理不仅能够给受众带来愉悦的体验和感受,同时还能够给予文化遗产元素灵动的生命力,对于不同的人群受众,有不同程度的吸引力。
文学家冯骥才曾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的也是时尚的”,“越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越是全球本土化”。向泥土扎根,深挖文化内涵,服务于大众;向国际拓展,以软实力领航;向云端发展,让文化与先锋科技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只有守住它本土的和个性化的特色才能真正在国际舞台站住脚跟,这是未来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携手发展的大趋势。洛阳应该立足本地文化资源,发挥本地历史文化优势,以洛阳本地的文化遗产为资源依托,为洛阳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多创作灵感和研发资源,从而为洛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注入新的活力,構建洛阳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参考文献:
[1]牛天铎.洛阳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初探[J].商,2016(23).
[2]樊治国.从龙门体制变迁中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3(9).
[3]吕艳.产品设计的艺术情趣化表现[C]//多元·本土·国际 2011年全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选编.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