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职学生口语表达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2019-11-04欧美凤
欧美凤
口语表达,说话,其实是一件很有趣很有意义的事情。恰当的口语表达活动既可以充分地让别人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影响和感染别人。但是在日常教学和生活当中,我们经常看到不仅是学生,甚至成年人,很多人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甚至缺陷,而这些问题和缺陷,从专业角度来说,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那口语表达上这些问题或缺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影响中职学生口语表达的因素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影响中职学生口语表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
(一)影响口语表达的心理因素
在日常与学生的接触分析中发现,影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心理认知的障碍,也就是通俗说的害怕。一是害怕自己说的话给别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判断;二是害怕说得不好而被别人嘲笑;三是不知道自己说的是对或是错,所以尽可能不说。为什么我们觉得这是最主要的因素呢?这是因为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欲望,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交流的欲望,如果克服了这些恐惧心理,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二)影响口语表达的词语因素
很多觉得自己表达能力不行的学生,都是觉得自己没有丰富的、可以运用的词语。特别是和同年龄人之外的人,比如老师、长辈,或是异性等交流时,觉得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总觉得自己用来用去都是那几个有限的甚至觉得是幼稚的词语。
(三)影响口语表达的语言艺术因素
很多同学不愿意开口表达的第三个原因在于觉得自己说话不生动,不好听,或是没有别人说得生动好听,然后就养成了懒得说话,把说话的主动权交给别人,依赖别人说话的不良习惯。
(四)影响口语表达的思想感情因素
不少的学生在与别人交流时感觉得自己不知道说什么,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说,甚至有的还会觉得,反正大家熟悉,不说别人也应该知道,导致影响了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其实,有这种想法的同学,要么是自己思想感情不够丰富,要么是缺少对别人的深入理解,甚至是缺少对别人的关心而导致的一种误解。
由此我们觉得,学生们所谓的自觉口语表达水平不够的现象,更多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的还是个人对口语表达重要性缺少认知的问题,甚至包含了对自我表达需要和别人交流需要的一种严重误会。所谓的语言丰富性不够和表达技巧以及思想感情方面的不足不过是给自己没有勇气说话的一种掩饰而已。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自己表达上的需要和别人对与其交流的渴望,学生就会有兴趣、信心和勇气去努力寻找词语和选择各种艺术的办法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于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和训练中,主要是侧重强化学生对口语表达乐趣,信心的体验。通过这种强烈的体验,让学生进一步去坚信自己的表达需要和感知自己对别人的重要性,甚至把口語表达变成了对别人的一种责任,因为只要和别人说话,才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同时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形式。至于语言丰富性,语言的艺术,在于日常的模仿和积累,思想感情的获得靠的是个人的阅历和对人生的反思,也是需要假以时日的事情。
二、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求知欲望以及他们的学习习惯等特点,我们在训练过程中,主要是选择了以下的策略:
(一)对口语表达这一种社交现象的重新认知
要激发学生重新认知口语表达这种社会现象,我们要先让学生明白和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关系当中,别人对自己很重要,而自己对别人也很重要。而这种重要性的来源,并不是自己或是别人说话时候的词采和艺术,而是彼此思想和感情的与众不同。 为了让学生信服这一点,我们会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个体比较的办法。同一个问题,同一个情景,同一个现象,我们会尽可能提问更多的学生。结果就会很自然地发现,每一个成长经历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情景、现象的反应基本是不相同的,有的甚至大相径庭。比如我们会提问和讨论教材中一些著名的文学形象,如莫泊桑《项链》中玛蒂尔德的性格分析和大家的感情态度。比如对该文的续写。我们都会发现,每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并且可能都各有自己的理由和依据。在这个时候,我们只要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表达出来,才会赢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也是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和尊重别人。在老师的主持和评论之下,学生对类似这样的提问和讨论多了,就会变成了一种对话,学生一方面深入去了解了自己的重要性,自己的表达需要,也可以深入地去了解了别人的重要性和别人需要沟通的渴望,由此甚至放大到了别的群体当中,形成了一种经验。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不喜欢说话的习惯慢慢得到改变,在和别人的交流甚至争执当中,自己想说服别人的急切愿望,也进一步刺激了自己表达的需求。学生就会在这些活动中一步一步地体会到交流的乐趣,并且会积累很多经验,以后就会自觉重视口语表达这一社会现象。
(二)结合具体学生的情况进行纠正
在一个班级群体当中,每个人口语表达的习惯和水平以及风格是参差不齐、多种多样的。这种丰富性,也给老师带来了非常有效的教学和训练契机。这个时候,需要老师的发现和识别能力。一个优秀的老师,会灵活地运用这种丰富性进行比较训练,当然这种比较训练不是确定一个标准的问题,而是利用这种不同进行启发训练,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比如说,对平时口语表达习惯不好的同学,要多些提问,有意识地去提问。对于擅长口语表达的同学,老师要对他进行不停的追问,甚至要问到他词穷为止。当然这种追问,并不是故意的刁难,而是针对学生口语表达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追问,追问过程中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比如在招聘模拟活动中,让同一个口语表达好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先扮演面试官,后扮演应聘者,然后现场进行模拟活动。然后再让这个学生针对性地去面试那些自觉口语表达不好的学生,去刺激他们语言表达的需求。
(三)解决词语的丰富性和语言艺术问题
由于是口语表达,所以,这就要分析书面语和口语表达的不同,并且研究应该怎么样才能把这两者比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也就是怎么样把书面语转化成口语,怎么样把口语转化为书面语。在这个方面,我们结合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直接地使用了影视教学的办法。我们首先会选择一些比较大众化的情景剧片段,或是一些雅俗共赏的相声、综艺节目,比如湖南卫视的何炅、汪涵,郭德纲等公众人物的一些精彩节目给学生观赏和评析。学生会从中体会到他们的语言表达俗中有雅、雅中有俗的风格,以及一起探讨他们在雅俗之间随时自然切换的可能原因。经过学习、讨论、分析,学生会总结出这个原因是他们既有比较深厚的文学修养,又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深厚的文学修养,让他们掌握了丰富的书面语言和修辞技艺,而丰富的生活经历,让他们有丰富的生活语言。而所有这一些,就需要我们自己有意识地去模仿和积累。
同时,在平时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重视阅读和积累。对于一些经典的课文,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领悟,学习课文的选材料、思路、语言组织技巧等,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反复吟诵,积累当中的好词美句,学习课文的句式、表达,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提高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课外的优秀读物,印发课外优秀的文章,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训练学生具备丰富的思想感情
一个人只有自己有丰富的思想感情,他才会有感知自己、感知别人和感知世界的能力。不管是书面表达还是口语表达,这都是前提。而训练一个人有丰富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在于培养他的悲剧意识,让他学会不停地去体会别人的不容易,学会宽恕和谅解。如果一个人有这悲剧意识,他就会放下自己的自尊或是自卑心理,去和别人主动说话。而他所说的内容,也会是关切自己和关切别人。而悲剧意识的形成,来自于对自身成长经历的反思,来自于对周边人命运的思考,来自于对真实公共事情的分析和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所以,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引导学生进行人生思考,经常把一些社会事件、公共事件、历史事件引进课堂,引发学生进行大讨论。在讨论中,通过不同观点的呈现,展开思维的碰撞,让学生直面现实的人生,然后建构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体系,做到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与别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五)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参与欲、表达欲
通过设计一些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兴味盎然地参与。如“点菜高手大比拼活动”,让学生模拟餐厅的服务员,给客人报菜单。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快而不乱、清晰、准确地报出最多的菜名,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如“新闻发布会”,让学生搜集自己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素材、身边的热点事件、社会关注的话题等来进行交流分享,开闊学生的思维、增强其思辨能力。如“故事接龙”,老师或学生先说第一个短句作为开头,大家发挥想象力,一个人接一个人把故事续编下去,最后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活动形式,参与的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才智,因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故事往往有许多出人意表的情节,学生在兴味盎然中培养了自己的联想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倾听能力、记忆力、理解力、反应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如“影视趣配音”,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影片,消掉原音之后让学生进行配音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剧情,对人物对白在加以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演绎,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过足“戏瘾”,大大地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培养语感,改善学生讲话的不良习惯。如“朗读者”,模仿央视著名节目《朗读者》的形式,采用“访谈+朗读+轻解析”模式,鼓励学生多学习散文、诗歌、小说、剧本以及书信等文学经典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让口语表达更出彩。这种充满趣味性的训练形式,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结语
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训练,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只要找到了影响学生口语表达的因素所在,并有针对性地坚持训练,多方尝试,相信中职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是必然的结果。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