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城镇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转型发展研究

2019-11-04黄丹

成人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转型路径现实问题

黄丹

【摘 要】新城镇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正在逐步暴露与升温,面对这些问题不得不重新思考新城镇化与农村成人教育之间的耦合关系,借助简单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情况调研,获知成人教育情况的相关数据,发现国内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的确还有大量富余空间,由此,提出农村成人教育相关转型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成人教育;新城镇化;现实问题;转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9)09-0045-05

目前,农村依然有很多人需要成人教育,这部分人普遍集中在30—50岁之间,属于农村劳动力的中坚力量。他们大部分都停留在初中教育阶段,甚至很多还停留在小学教育阶段。对于农村生活与发展而言,这部分劳动力过去十年的劳动经验并不受到学历和学识的限制,但是,随着新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都有了长足发展。现如今,这部分劳动力的学识和学力,已然不足以支撑他们应对新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所以,我们对新城镇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发展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探讨出更为合适的发展路径,帮助我国农村中大量的中青年劳动者接受新时代成人教育,接轨新城镇发展。

一、“新城镇化”与“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耦合关系

(一)“新城镇化”的时代定义

“新城镇化”全称应当是“新型城镇化”,根据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将“新城镇化”赋予一个全新的时代定义。在社会主义全面高速发展的今天,实现农村的城镇化,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富裕水平是目前我国重要的工作任务。而“新城镇化”实际上是承接“城镇化”的政策思想,结合新一代的科学技术与产业升级思想,将农村生产与创新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农村向城镇发展的转变。而“新城镇化”应当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就是:资源再分配、技术升级、现代化设备、产业布局调整以及人才引进与培育。

(二)“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基础概念

我们提出“农村成人教育转型”,是要对原来的“农村成人教育”进行一种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的升级。这种升级,不仅仅是对整体成人教育内容范围的补充,也是对教育对象的升级。过去,我们的农村成人教育对象主要集中在18—40周岁之间的农村成年者,这其中,男女比例大概有8∶2。造成这种性别比例的两个主要原因是:首先,农村家庭女孩子成人后打工挣钱嫁人是一条常规道路,认为花时间接受文化教育划不来、没必要。其次,女孩子自身缺乏一种受教育公平意识与社会公平竞争意识,大部分农村女孩子由于从小接受家庭的非正确价值观影响,也十分认同“教育无用论”。她们大部分非常羡慕那些“嫁得好”的女人,却不知道自己也可以靠知识“活得好”。所以,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就是首先改变农村家庭对成人教育的负面看法,让农村人不再认为成人教育只是“混日子”,同时也要改变农村女性对成人教育的负面看法,实现教育的性别平等与地域平等。[1—2]

(三)“新城镇化”与“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耦合关系

1.新城镇化对农村成人教育转型提出新的时代要求

新城镇化的过程需要农村整体向城镇发展转型,整体的要求是:一方面经济建设要跟上城镇建设的脚步,产业升级改革要迅速而有布局,尽早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精神文化建设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农村成人教育应当帮助农村成年人实现精神文明的富裕。

首先,农村成人教育要完成农村的扫盲工作。目前农村成年群体中依然存在大量初级文盲现象,这部分群体集中在40岁以上,尤其以女性居多。所谓初级文盲并不是完全不认识字,这部分群体小时候上过几年学,但是由于家庭原因很快便辍学了,但随着信息化和科学技术的普及,这部分人学会了使用手机等新工具,但对于文字的感知和语言的使用能力,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甚至无法使用普通话,所以,新城镇化首先要求农村成人教育完成成人扫盲工作。[3]

其次,农村成人教育要完成技能与文化知识双普及工作。对于农民群体而言,能实现经济效益才是硬道理。所以,在普及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当教育农民群体学习相应的职业技能与农业科技,方便农民通过成人教育获得相应的生存发展技能,实现自我富裕。

2.新城镇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存在要素整合需求

新城镇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之所以必须进行转型,是因为目前现有的教育要素存在一种矛盾对抗,这种阻力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成人教育推进的步伐和速度,所以,我们必须完成要素整合。

(1)办学理念。技能和素质对于目前我国农村成人群体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实际上,我国农村的城镇化绝不能简单只是进行经济上的补助或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要完成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优化,就要授之以渔。要改变以往陈旧的办学理念,将技能与素质教育糅合在实践与现实之中,切实帮助农民完成职业或事业选择,提高其自我成就能力。[4]

(2)受教群体。对于新城镇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而言,功利性不能太重,我们不能仅仅将成人教育带给成年男性,却忽视了女性接受教育的需求。同时,也不能因为长者年纪过大,就忽視其对文化知识的渴求。新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与城镇平等发展,更要农村与城镇一样,实现内部平等自由。

(3)专业性与志愿性问题。过去,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团队一般都是由农村中的中小学教师团队或志愿支持或收费进行的教育团队。在这种模式下,成人教育容易与中小学教育混淆,对于成人对象,应当区别中小学生来看待。一方面成年人的心智更加成熟,理解力更快,应当适当改良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成年人的自尊心理相较于中小学生更重,所以应当区别对待,避免产生不必要矛盾。

(4)成人教育体制。我们认为农村也是存在市场区别的,这就是新城镇化带来的现实改变之一。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是不完全一致的。从某方面来看,市场需求甚至是反社会需求的。比如在社会生活中,国家希望农民群体要稳中求变,一切成人教育知识应当教育农村成年群体安居乐业、积极维护党的正确领导。而在市场需求中,我们认为市场要的是创新,五十年前我们农村同胞学习如何种田养猪,而今天他们学习如何做淘宝,实际上都是一样的道理,我们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要创新创业,才能保持活力。

(5)传统与现代两种教学方法。传统成人教育方法针对相应的专业课程,将课程文化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学期末完成考试,学业结束颁发学业证书,这种流程是常规的成人教育方法。但新城镇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应当适当改良传统教育方法,运用现代化教育方法,以适应新城镇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目标。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方法,一方面是为了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现代化教育方法也可以给学生更多机会实践,巩固知识,毕竟成年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步衰退,实践能加强学习记忆。

二、新城镇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现实问题

由于研究需要,本文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针对贵州的安顺市、毕节市以及铜仁市的农村地区进行成人文化教育水平测试。经过1 000份调查问卷的筛选,其中仅有670份问卷是有效问卷。而在这670份问卷中,男女比例为428∶242,其中,女性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仅有132份。占比是女性中的54%,占整体比例中的19.7%。而针对家庭年收入的调查中,如下图所示贵州地区的农村家庭年收入大量集中在2万— 8万之间,平均下来月收入1 600—6 666元之间,这样的家庭收入实在难以负担家庭的教育支出,所以,我们也比较能理解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

(一)目标定位模糊,效率低下

首先,政府部门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定位模糊。一方面,政府知道要提高地区教育水平需要推动成人教育,但是农村成人教育本身是什么,地方政府实际上是缺乏有效认知的。缺乏认知,自然就觉得可有可无;对成人教育的必要性认知不全面,就会认为成人教育只是教育领域的附属品,缺乏重视。另一方面,政府对于成人教育的认知不全面,就无法获知成人教育的功能定位。实际上,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就是要完成农村成人劳动力的升级转型,要实现就业提升,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些都是必须建立在政府对农村成人教育有正面认识和定位的基础上的。

其次,社会各界对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目标定位模糊。如下图,我们在对贵州三市的社会调查中显示,目前社会中超过43%的群体对于农村成人教育的必要性认为“没什么必要”,这种认知直接导致了我国农村地区的成人教育遭遇“冷板凳”。教育者努力争取教育资源,但农村地区固有的农村思想认为教育针对小孩子还比较有用,对于大人就意义不大了。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始终无法有效推广。[5]

最后,农村成人教育机构的自我认知定位错误。作为农村成人教育的传播者,特别容易陷入一种自我定位混乱的状态,认为自己就是拿一份工资做一份工作,失去对于教育本身的热情与期望。实际上,成人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应当是平等的教育模式,同样是教书育人,不应当存在身份差异。作为老师,应当认清在新城镇背景下自己的教育使命,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而非自暴自弃。

(二)结构体系混乱,缺乏标准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目前我国的农村成人教育课程结构是不完善的,如下图,在对贵州三市进行调研之后,发现前三名的课程设置都是集中在国家方针政策教育、科技农业知识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方面,三者的占比都是21%—23%之间。从这个比例来看,国家方针政策教育与科技农业知识教育一共占据了超过43%的比例,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农村成人教育课程都没有把文化教育与二三产业生产服务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结构体系混乱,同时也体现在农村成人教育的体系联动上。事实上,农村成人教育是存在两种维度的体系联动的,其一是城市成人教育,其二是农村其他教育类型。但事实上,目前的农村成人教育缺乏这两个维度的有效联动。在没有联动效应的带动下,单纯推农村成人教育,就容易陷入自我膨胀的陷阱,最终会因对市场的错判而变得孤立无援。

(三)管理体制不全,缺乏监督

管理体制问题主要还是涉及对象管理、主体管理以及行为管理三个方面。

在对象管理上,存在放任自由的現象,不管农村人口特性,政府部门只管上报总数据,却忽略了数据存在的男女不平等与长幼不平等的问题。农村劳动力作为家庭核心的现象无可厚非,但是随着新城镇化的到来,家庭劳动力是可以进行内部转移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提高效率以及是否出现产业升级,比如家里的老人在获得教育启蒙的情况下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生产质量上乘的手工刺绣,而年轻劳动力能通过互联网将产品进行电商营销,自然就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所以,农村成人教育的对象管理存在失衡,需要管制。

在主体管理上,农村成人教育单位相比于城市成人教育单位更加混乱不堪,很多单位实际不具备教学资质,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所以自由生长。也正是这种不正规成教机构导致了社会各界群体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偏见与定位模糊。

在行为管理上,一方面是对教学主体的行为管制缺乏法治建设,对于违法犯罪行为打击不到位。另一方面,对于接受教育的对象,我们缺乏保障机制,在他们受骗上当之后,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获取有效帮助。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农村教育当局和地方政府缺乏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或者缺乏有效引导群众监督行为导致的恶性循环。[6]

(四)资源保障缺位,投入过少

资源保障缺位主要还是由于国家投入过少的问题,前文已经讨论过政府对于农村成人教育的定位失范问题,在对农村成人教育没有清楚认知的情况下,自然投入就不会充分。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政府的问题。因为在社会学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社会问题哪怕政府关注不到位,只要社会是认同的,政府投入不足依然会有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的进入。但是农村成人教育这个版块并没有,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政府,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对农村成人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农村成人教育就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多下地种田,或者不如多建几所希望小学,毕竟孩子才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这种思想有其价值所在,但是从教育平等和时代发展需求来看,现下,解决农村的成年人口受教育问题,实在更为重要和关键。[7]

三、新城镇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实用路径

(一)发挥农村教育优势,注重农技与文化知识

经过对贵州三市的农村成人教育情况调研结果分析,我们发现超过72%的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几乎都是纯专科、本科教育,而可供选择的专业类型基本都是管理类、土木工程类以及医学类,具体以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土木工程、环境卫生工程、护理、中医药等专业为主。从专业设置的情况来看,首先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农村成年劳动力而言,他们缺乏对这些专业的认知能力,或者凭借自己的社会关系也无法寻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这种情况下即使勉强入学,也很难凭借自己的喜好去完成学业。其次,这些专业实际上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真正的帮助并不太大。他们需要的是能为他们的家庭增加收入或者实现自己的能力与爱好的专业,而非简单的一纸文凭。所以,我们提倡要发挥农村教育优势,利用农村的线下实践机会,增加农技学习课程,开设更多农业、手工业或者其他劳动密集型专业,为农民提高专业生产水平的同时,辅以文化知识,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竞争力水平。[8]

(二)引入PPP模式,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市场化

PPP模式是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政府—私企—合作”三体模式,目标是通过政府的服务外包和市场的有效介入,提高政府的功能配置能力与监督管理能力。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不再是政策的实际执行方,而是政策的制定者、外包者与监督者。通过服务外包,可以将政府职能转型为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是具备竞争性的,一旦企业的服务无法达到政府要求,就会有竞争者介入,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与群众的满意度。而对于农村成人教育,我们也提倡要进行PPP合作,政府需要建立“城市—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等一体化管理体系,但是体系的建设过程需要寻找职能合作企业,这种企业能更好帮助政府进行民意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体系设计,再反馈给政府部门进行审批,提高效率和有效性。政府角色改变,成为标准制定者和监督者,能更好看清群众的真实需求,也能更好发现农村成人教育的意义与时代目的,结合新城镇化的建设要求,重新定位农村成教的转型方向与目标。

(三)打造农村成人教育区域模块化平台

承接上文PPP模式,我们建议还是应当打造农村成人教育区域模块化平台,将地区的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上线联网。区域模块化的内容具体可以包括农村成教、城镇成教、农村普教、城镇普教等,其中成人教育板块应当进行多专业多领域划分。我们建立平台的动因是随着新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的信息化水平与城镇同步只是时间问题,目前智能手机所构建的移动网络系统已然形成,这对我们构建区域模块化平台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途径。

设计与构建平台,首先是要解决思路和理念问题。要将农村成人教育的理念同步更新,完善全成员参与教育学习的体制,健全全渠道全路径学习的功能,调动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先进和具备经济效益的学习资源。区域模块化,还要求地区要形成共享机制,在区域内的各个城镇与乡镇应当形成定点帮扶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要靠地方政府来维系,所以,我们建议采用PPP模式,由外部单位来设计构建平台,地方政府来检验执行,提高效率,为新城镇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增速。

(四)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促使成教成果落地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经验,而农村成人教育则更多是为了帮助农村成年群体获得知识与精神满足。精神满足是建立在学习的获知能力上和知识的变现程度上的。所以,新城镇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转型,不仅是要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经验,还应当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知识变现,提高学生的家庭收入,完成新城镇化的工作任务与目标。

要實现知识的变现,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用教育带动产业发展,其路径有两种,其一是与企业合作,企业在地方开设厂房,扶持成人教育单位发展,而成人教育单位作为回报,为企业定向培养农村职工,这属于产业创新合作。其二是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实现自我价值。在农村成人教育的课程调整中,我们建议加入职业方向探索课程,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并设置创业工厂。有兴趣创业的同学可以报名参加创业工厂课程,既可以学习相关创业与管理知识,也有可能通过创业工厂寻找到相关投资人,实现创业原始财富积累,促使成教成果落地。

【参考文献】

[1]孙立新,乐传永.近年来成人教育研究的主题分析与问题考量:基于2015—2017年的文献梳理与分析[J].教育研究,2018,39(5):99—110.

[2]于金翠,乔仁洁.近十年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13—15+19.

[3]廖其发.多元一体:中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106—118.

[4]杨海瑞.农村教育扶贫困境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7.

[5]陈文,曾青云,赵清良.新形势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成人教育,2009,29(4):73—76.

[6]张昭文.改革开放30年:农村成人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展望[J].中国农村教育,2009(Z1):12—15+121—128.

[7]杨兆山,陈飞.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成人教育问题及建议[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3):96—101.

[8]杨志华.当前农村成人教育现状分析与对应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3(4):34—35.

猜你喜欢

转型路径现实问题
报业融合转型重在整合新闻资源
检验检测机构转型的研究分析
“互联网+”时代外贸企业转型路径探析
基于文化驱动特色引领的郑州师范学院转型路径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研究
对天津市部分高校排球课余训练现实问题的探讨及对策
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及完善对策
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