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2019-11-04晶/

市场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资源

许 晶/ 文

一、引言

长期以来,减缓贫困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在减缓贫困的过程中,企业作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外的经营部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时期,我国政府把精准扶贫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实施的重点、优先领域,并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治理战略。2014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指出需要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企业在参与扶贫开发中,协助政府完成政治任务,承担社会责任,为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公众口碑。同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结合自身发展,延伸企业产业链。因此,企业是否能通过企业扶贫产生经济效益,成了一重要的研究课题。

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即企业向贫困地区输送企业资源,目的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根据《2018 年上市扶贫精准扶贫报告》,从2016—2018 年上半年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加,其中2018 年上半年共有995 家上市公司。企业参与到扶贫开发工作中,不仅能够协助政府完成政治任务和帮助贫困户脱贫,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声誉,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在开发式扶贫的思想下,“造血式”扶贫的模式逐渐成为扶贫首选。在这个模式下,企业可以运用自己先进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发挥资源调配能力,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资源,将对扶贫的投入转换为企业的经济效益。

梳理文献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于企业参与扶贫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企业扶贫模式、企业参与扶贫存在利益关系和企业在扶贫中的定位三个方面的考察。闫东东,付华(2015)率先将企业参与扶贫引入学术领域,随后郭晓鸣,廖祖君等(2018)从案例方面展开研究。但是,就多数文献来说都是以贫困户为视角,探究企业参与扶贫对贫困人口以及地区的影响,很少涉及企业层面。企业在参与扶贫的过程中,是否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由于在2016 年企业的年报中,就有部分公司对企业参与扶贫工作进行专门的披露,在2017 年证监会信息披露的新修订中,新增上市公司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信息披露要求,鼓励公司披露精准扶贫规划、成效等方面的信息。这为我们研究企业参与扶贫工作行为创造了良好的自然实验环境。

鉴于此,本文实证检验了企业参与扶贫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主要贡献有(1)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扶贫效益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深化和扩展了该领域的研究视角。虽然有文献探讨了企业的参与扶贫的动因及影响因素(杜世风2019),但仅限于企业扶贫的“因”而非“果”。本文运用2016—2017 年上市公司企业样本有助于填补这一块空白。(2)基于产业扶贫的特殊性,本文还针对产业扶贫进行了探讨,从理论和实证探讨了企业在产业扶贫的作用机制。(3)企业参与扶贫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新方式,也是企业产业链的延伸,本文既揭示了企业的扶贫背后所蕴藏的经济效应,也为社会力量介入扶贫工作提供了一丝启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企业在参与扶贫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进行简单的慈善捐赠,也可以利用企业资源结合贫困地区实际进行产业开发。目前,关于企业介入扶贫工作的大量文献大多数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视角来进行研究,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由于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特殊性,本文还针对产业扶贫进行研究,探究其是否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一)企业扶贫与财务绩效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该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有责任以自身资源惠益社会。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我国学者王文成(2014)在对中国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的基础上发现,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具有联动效应,且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企业参与扶贫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个重要的方面,向外界传递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在消费者等公众面前建立良好的口碑,提高企业的声誉。同时,企业参与扶贫,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协助政府完成政治任务,可以加强与政府之间的联系。资源依赖理论认为,配置和使用关系到公司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常常并不受企业自身所控制,而是由一些利益相关者来决定,这使企业在控制这些资源过程中面临不确定性。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政府掌握着关系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资源分配权力,与政府建立联系是企业必须要掌握的重要资源(fan&Wong 2007)。企业参与到扶贫工作,迎合政府需求,替政府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政治任务,能够提高政府对企业的信任,加强对关键资源的控制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对企业的信任以及企业的财务绩效。

可见,企业积极参加扶贫工作,可迎合各方的诉求,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积累企业的社会资本,最终促进企业财务业绩的提高。

因此,提出假设H1:企业参与扶贫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

(二)企业参与产业扶贫与企业财务绩效

不同于其他扶贫方式,企业参与产业扶贫需要利用自有的技术和市场,结合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帮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提供资源的合作者,而不是简单的捐赠者。除了履行社会责任和与政府维持良好关系之外,本文在此基础上还将借助资源基础观和交易成本理论为企业参与产业扶贫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提供更多的解释。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拥有越是稀有、难以模仿、缺乏代替性的资源,其潜在的价值创造能力就越大。企业在参与产业扶贫时,可以利用贫困地区特有的资源,结合企业先进的技术和人员,推出具有优势的扶贫产品,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交易成本理论指出,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对象的机会主义会产生交易成本。在产业扶贫模式下,政府、企业、贫困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企业进行产业开发需要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要政府的协助和贫困户的参与,而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企业引入市场机制。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与政府和贫困户之间结成了稳定、互信共赢的关系,这有助于抑制双方的机会主义倾向,减少了在信息搜集、谈判协商、生产发展相关方面的等指支出,从而减少企业所承担的交易成本。

可见,企业参与产业扶贫,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更是产业链的延伸,这个过程可以激发企业的内生增长机制,将扶贫投入转化为产出,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提出假设H2: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2016—2017 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由于从2016 年起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才正式披露参与扶贫的信息,故而2016 年之后的数据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性。研究中企业扶贫与财务特征的数据来自国泰安君数据库。对研究样本进行了筛选。首先,剔除了在报表中披露了企业参与扶贫但未披露金额的样本;其次,剔除了金融行业样本和ST 与ST*公司;再次,剔除财务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本文的研究样本包括1224 家上公司。

(二)研究变量的定义说明与模型的建立

1.因变量

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变量定义为Pipa,其数值上等于投入金额取对数。

2.调节变量

产权性质,此变量为虚拟变量,当企业由政府控制,取值为1,否则为0。

3.自变量

公司财务绩效ROA,此变量为利润总额/ 资产,目前,大多数文献都采取ROA 来衡量企业的财务绩效。

4.控制变量

(1)规模Size,此变量为资产规模的自然对数。一方面,规模越大的企业,经济实力与经营能力要比规模小的企业强,而且占有更多优质的社会资源。即使是同样的投入,规模越大的企业提高企业财务绩效的能力更大。

(2)现金流量净额Cash,此变量为企业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企业资产的比值。企业现金流量净额越充足,企业的财务绩效表现越好。

(3)资产负债率Levi,为负债/ 资产。企业需要按期支付本金和利息偿还到期债务,导致企业持有的现金减少。企业的变现能力一旦变差就会威胁到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各项支出的能力,因此资产负债率越大,越增加企业的风险,导致企业财务绩效下降。

(4)股权集中度First,此变量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可以缓解高管与股东的代理冲突,提高财务绩效。

表1 变量定义及计量

为分析企业参与扶贫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理,企业参与扶贫、企业财务绩效及控制变量均为同期数据,回归模型构建如下:

为进一步了解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产权性质与企业参与扶贫力度的交互项,检验模型如下: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从表2 可以看出,在2016—2017 年,1244 家上市公司共发

生扶贫投入288 亿元,平均每家公司投入2578 万元,帮扶的人

表2 2016—2017 年上市公司扶贫情况单位:万元

数达到860145 人,企业在扶贫投入的金额相差也较大;2016 年有506 家上市公司共发生扶贫投入78 亿元,2017 年有738 家上市公司共发生扶贫投入242 亿元。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扶贫工作中,而且投入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在参与扶贫的模式上,有44%的企业参与了产业扶贫。这说明,在开发式扶贫思路下,产业扶贫为企业介入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一

个绝佳的途径。在产业扶贫中,2016—2017 年,545 家上市公司

共发生扶贫投入186 亿元,扶贫的产业个数达到5933 个。

表3 描述性统计

表3 中,从因变量看,参与扶贫企业的业绩均值为4.46%,这说明参加了扶贫的企业经营业绩处于良好的状态,同时,最小值中也有显示负值,这说明在参与扶贫的企业中,有盈利也有亏损的企业。在控制变量中,现金持有量在5.3%左右,说明参与扶贫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有现金流产生;资产负债率均值为46%,这说明目前在参与了扶贫的企业的整体负债占到了资产总比额的50%左右;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为37%,基本维持在相对控股的状态;上市公司规模的标准差有很大的差异,说明无论规模大小的企业都会积极参与扶贫活动。在产业扶贫中,参与扶贫的企业规模上也显示了一定的差异,通过表中数据可发现,盈利或亏损的企业都参与了产业扶贫。

(二) 回归结果分析

表4 实证结果

从表4 可看出,企业参与扶贫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可见企业可以通过扶贫履行社会责任,提高财务绩效。其他的控制变量和本文预想的结果一致:企业规模和企业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规模越大的企业,经济实力与经营能力要比规模小的企业强,在发展过程中,企业财务绩效提升的越大,企业经营过程中现金持有量越多,财务绩效提高的越大;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企业过高的资产负债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导致企业财务绩效下降;股权集中度和企业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越高,越能提高企业财务绩效。由于产业扶贫的特殊性质,本文对产业扶贫单独进行回归,发现企业在产业扶贫上的投入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这说明产业扶贫可以实现双赢的目标,既能帮扶贫困户脱贫,又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进一步分析

从表4 可以发现,即使将企业的交互项加入模型中,企业参与扶贫仍能提高财务绩效,又一次验证了H1 假设。在加入了交互项后,调节变量的系数为- 0.0009,但是系数不显著。因此,产权性质的不同并不会对财务绩效产生差异。

五、结语

本文以A 股1224 家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上市企业参与扶贫对其财务绩效的关系,并针对企业产业扶贫的特殊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参与扶贫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第二,企业参与产业扶贫也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绩效。第三,产权性质的不同对于扶贫的产出效应上不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目前大多企业在扶贫上仍然是以捐赠为主,产权的异质性并不会影响企业扶贫的效益。企业参与扶贫,履行社会责任,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绩效。同时,企业在参与扶贫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自身业务进行扶贫。在开发式扶贫的思路下,企业参与产业扶贫,拓宽企业的产业链,在帮助贫困户长效脱贫的同时,激发企业内生的增长机制,实现双赢。本文的局限在于:①由于目前上市公司仅披露两年的数据,因此只能研究企业参与扶贫对企业短期财务绩效的影响,后续可以尝试研究对企业财务绩效的长期影响。②相对于产权性质,还有企业经营的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扶贫的产出效应,后续研究可以再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财务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