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汉字系统进行汉字教学

2019-11-04吕俐敏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义项读音字形

◇吕俐敏

汉字系统,从文字的三要素来看,有读音系统、字形系统和意义系统。

读音系统。因为音有古今,地有南北,很多本来是同音或者音近的字在现代汉语中的读音已经相差很远,所以,根据形声字的声符推知整字的读音是非常困难的,有时候甚至会误导读音,比如著名的“滇越铁路”读成“镇越铁路”,就是这样类推的结果。同声母的形声字,在读音上不相同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腚、锭”和“绽”,“粘、站、沾”和“黏”,“纷、份、粉、芬”和“扮、贫”,“蜂、缝、峰、锋和”“蓬、篷”,“绯、菲、匪、斐”和“排、徘、俳”等形相近音相异的字,在汉字的读音系统中很常见。教学的时候,因为面对的是小学生,也不能讲太多的音韵学知识,只能在语境中不断反复,帮助记忆。

还有一部分汉字在经历了简化和审音之后,在字形上看起来应该这样读,实际却不然,为方言区学生的汉语拼音学习带来很多困扰。比如,从“令”的字“泠、领、伶、聆、玲、龄、岭”等,都是后鼻音,只有“邻、拎”是前鼻音。对于单纯靠字形来区别读音的学生而言,非常困难。如果采用还原的方法,“邻”是“鄰”的简化字,从“粦”的字如“粼、磷、麟、嶙”等都是前鼻音。就是说,“鄰”简化为“邻”之后,字形系统跟“令”的系统统一了,但是字音系统,仍然是lin(粦)的系统,所以导致了“邻”与“令”的读音系统不统一。

而“拎”字,从宋代成书的《广韵》看,应该读作līng,但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受到“以北京语音系统为审音依据”这条审音规则的影响,字音就变成了līn。同样的字还有“劲”,这是个多音字,读作jìng 或者jìn。“劲”从“巠”,从“巠”的字还有“颈、经、茎、胫、径、泾”等,都读作jìng。读作jìng 的时候,一般都是形容词,形容词如果跟名词搭配时一般都放在前面,修饰后面的名词,如“劲敌、劲旅、劲松”等。如果跟形容词搭配,其前后位置就不一定了,如“刚劲、强劲”等。读作jìn 时,一般都是可以儿化的,比如“干劲儿、不得劲儿、心劲儿、拼劲儿”等。依然是那条读音规则在起作用。

字形系统。这是个显在的系统,也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一、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初入学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但书面语的阅读和书写能力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就是真正的零起点。口语向书面语转化的关键就是字形,因此,在小学第一学段对于字形的把握就非常重要。教师对于字形系统的认识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字形把握的深浅度。

汉字的识记,对于初学者是有一定困难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对此均有论述。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曾经就汉字的学习,说过这样一段话:“正由于在迷茫中有某种理据,所以学起来相当容易。一旦你学会了几百个简单的书写符号,即基本材料,那就只是个拼字的问题了。”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宁教授针对汉字的教学问题提出:“很多教学者认为,汉字的识读很难,但很多受过科学汉字教育的人却认为,学习汉字在零突破以后,不但不难,而且容易记忆,非常有趣,这就是说,汉字教学要懂得汉字构形系统的道理。系统论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教学成本’的问题,认为需要有一批少量的汉字作为教学的基本字,以此为起点,降低学习的难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学习‘成本’,这些基本字大约200~300 个就够了。”两位学者在论述的时候,都谈到了汉字学习的“基本材料”和“零突破”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课标中是通过300 个基本字来解决的。这300个基本字的特点就是形体简单,构字能力强,它们经常出现在儿童的生活和阅读语境中。

300 个基本字在语文教材中主要是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完成的。对这些字的要求是会认会写,便于开启后续的学习,这也是为什么课标强调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有了这300 个字打底,接下来的汉字学习就是“拼字”的过程了。在300 个基本字中,部首字有120 个,比如“八、贝、厂、车、虫、耳、风、瓜、广、火、巾、口、力、立、马、毛、门、米、木、目、鸟、牛、女、皮、片、气、人、日、舌、身、十、手、水、田、土”等,这些字的构字能力很强。以“日”字为例,其构成的汉字有90 多个,因为日光明亮,所以跟光亮有关的字形有“昏、杳、杲、昡、显、昕、明、昭、景”等;与时间有关的字有“时、早、晌、旦”等。这些部首字互相之间也可以拼字,如“八+刀=分”“广+车=库”“火+虫=烛”等。上述列举的部首字,都可以用来做这种类型的练习,帮助学生熟悉汉字构件,培养学生的字感,为后续中高年级的“拼字”“连蒙带猜”等独立识字方法的应用打好基础。

意义系统。这个系统有宏观的和微观的之分,本文要探讨的是微观的意义系统,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意义系统,该系统重点体现的是引申意义,每一次词义的引申都是人类脑洞大开的时候,每次引申都会产生一批词汇。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现象,并能够归纳和整理,获得语言规律,在语言规律的基础上直到进一步的积累,非常重要。

仍然以“日”字为例,在《新华字典》中,“日”字有五个义项,分别是“太阳、白天、天、一天天、时候”。“日”的本义是“太阳”,“日光、落日、烈日、旭日东升、日照”等都使用了它的本义。有太阳的时间自然是白天,产生了白天的意思,“日班、日场”中的“日”都是白天的意思;同时也指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度日如年、一日三餐、今日、明日”等都是指一天的时间;还可以泛指时间、光阴,“旷日持久、与日俱增、日久见人心、新日、往日”等都是这个义项上构成的词语。而这些词语,基本都是小学阶段的日常用词。教师在布置组词的作业时,不妨引导学生识别一下词义,比如,写一个跟“烈日”的“日”意思相同的词,或者写一个跟“烈日”的“日”意思不同的词,这些作业都会引导学生翻阅字、词典的,获得更多的关于汉字意义的理解。也可以在单元复习课上引导学生绘制意义引申图,在这些意义下面组词、写句子,以“日”字为例:

在语义梳理的过程中,有能力的教师不妨进行拓展,跟“日”相关的神话、科学故事,《夸父逐日》《后羿射日》都是中国神话中关于太阳的故事,都是先祖在童年时代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解释,然后与相关的汉字相对应,故事中“干旱、炙烤、火热、火球、暴晒、干渴、枯萎”等都是炎炎烈日语境下的相关词语。总之,越是基本汉字,历史越长,故事越多。

在基本字表中,这样多义项的汉字非常多,主要因为基本汉字出现的年代久远,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就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被使用在各个场合,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意义,有的字形因为承载的意义太多,字形发生了分化,有的却一直保留下来,义项越多,构词能力越强,每一个义项都会引导我们进入另外一个丰富的语言世界中,就像《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兔子洞一样,因此,引导学生感知词义引申的奥秘,便宛如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语言学习的宝库中,帮助其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与积累,也是语文学习的当务之急。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不妨通过这种类聚的方式或者主题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词义引申的关系图谱,以此来帮助学生构建词义引申脉络,获得对汉语词汇的充分认识,便于其在日常的词语使用中,有意识地在辨析中精准运用。

猜你喜欢

义项读音字形
“那”与“哪”的读音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字词篇
从《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说开去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添一笔变个字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我是小字典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