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走出“读”的误区
2019-11-04特级教师
◇特级教师 沈 莉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以读为本”逐渐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在琅琅书声中引导孩子从整体入手,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进而形成语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但是,笔者调研时发现日常教学中“以读为本”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操作上的误区。下面就一些典型现象作一些剖析。
(一)
1.“以读为本”,要基于预学的起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确实需要多读。这种认识或多或少改变了教师一讲到底、滔滔不绝的现状。但是,多读,不能只停留在数量上、形式上,更应该体现在读的质量上。笔者听一位教师上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小毛虫》一课时,做了一些观察记录。
师:课前已经读过课文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读了几遍?
(生回答3 遍、4 遍……最多的读了7 遍)
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请看大屏幕。
(出示)
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书声渐渐轻了,看来大家都读完了,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字词掌握的情况。请看大屏幕。
(课件呈现生字新词,生读)
像这样的例子,在教学实际中是一种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从师生对话中不难看出学生已经进行了预学,读的遍数已经很多,那么,“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的学习要求就显得多余,教学时没有必要再走过场。教师不妨采用小组内分工读的方式,既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读,又可相互检查预学时“读”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字、词、句的集中反馈,对重点字词加以指导。比如,课件出示:“可怜的小虫子一点点挪动身子,尽心竭力,终于从茧子里挣脱出来。它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非常愉快。”这段话中包含了本课要认读的8 个生字,包含一个多音字“尽”,可通过指名读、多音字据词定音等形式帮助学生突破识记的难点。
2.“以读为本”,要采用适合的方式。
有些教师认为“以读为本”就是要多读,于是,齐读、分角色读、小组读、挑战读、引读等充满课堂。也有些教师认为“以读为本”就是放手让学生读,诸如“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笔者认为,“以读为本” 最关键的是要有目的地读,要实现“读”与“思”之间的有效衔接。
仍以《小毛虫》第一课时教学为例。针对课后习题“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教师的指导分两步。
第一步,默读课文,想一想小毛虫是怎么一步一步变化的。找找关键词,圈出来。
第二步,出示填空题:这是一只___________的小毛虫,它__________。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第1、2 自然段,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从这个教学片段看,教师是有很强的目标意识的,能围绕“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来指导阅读,这一点值得肯定。另外,教师对“读”的过程也是有具体的指导的,如第一步中“找找关键词,圈出来”,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贴“小毛虫→茧→蝴蝶”,帮助学生理清文脉。值得商榷的是,第二步中读的方式太“放手”,“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这样的方式不利于思考,无论是对文本的理解,还是对本题的下一个教学任务“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都会有影响。建议教师第二步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并根据填空题画出相关语句,再读一读。
3.“以读为本”,要融入情感体验。
那么,小毛虫的每一个变化仅仅是圈出几个关键词就能让学生读好吗? 当然不是。“以读为本”,只有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实现“读”与“悟”之间的无痕对接。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有感情地朗读的指导中过于强调“技术”,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让有感情地朗读变得假模假样。
那位教师在指导朗读《小毛虫》中“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这一句话时,用课件点红“可怜……既……也……更……”这几个关键词语,让学生不断地加重音量。几遍练习后,学生的朗读确实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本来很有意思的一段话,可以有多种理解和感悟,也可以有多种朗读形式,却被指导读成了一个模型,失去了个性和生气。
(二)
语文老师要善于在不同的情境中,借助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读出变化,读出感情。针对上述现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研实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策略。
1.策略一:前后关联,定位“读”的目标。
要想读好,须先把目标定好。任何一种语文能力的提升,都和教师基于教材和学情准确定位目标密不可分。在指导朗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文本理解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
要准确定位“读”的目标,先要梳理课后习题,并关联文本,以便整理出整册教材“读”的具体要求。下表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读”的要素。显然,每一个单元“读”的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指导的要点也应有变化。
单元 内容主题 “读”的要素一春天的美好 朗读,背诵/试读/分角色读/默读/根据不同的提问,读句子二心手相连 试着有感情地朗读/默读/读句子,理解词语/读句子,想画面三汉字的秘密 读一读,记一记/背诵/读课文,讲故事四童话与想象 读好对话/默读/朗读,想象/读一读,说发现五 动脑筋解决问题 朗读,注意对话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读出恰当的语气六观察和思考 背诵/朗读,提取信息七有趣的故事 朗读,读好问句/朗读,分角色演一演/朗读,借助提示讲故事八神奇的世界 读好问句/默读,不要指读
《小毛虫》这一课的语言目标有三个:第一,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第二,四字词语的理解与积累;第三,借助示意图讲故事。这三个目标彼此关联,都离不开“读”。虽然“借助提示讲故事”从一年级上册就开始训练,但作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师需要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如何借助提示梳理故事梗概,按顺序复述故事内容。这一目标的落实,不仅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学生阅读积累。据此,就可以把“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目标细化为:读好课文中的长句,读好人物说话的语气。这些细化目标为本课语言目标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2.策略二:品味语言,优化“读”的方法。
“读”的方法很多,如朗读、默读、速读、浏览等。一般情况下,学生第一次读文本宜出声读,整体感知时默读、浏览比较适合。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朗读指导,要求教师在具体的语段中,引导学生不断感悟文本的表达特点,在体会表达特点的过程中,优化朗读,效果会更好。比如,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就可通过句子比较,初步体会词语表达效果。当学生发现“偷偷地”“飞快地”这些词语的时候,就要引导他们体悟小动物当时的心理感受,想象这些词表达了怎样的场景等,这样的朗读才能融“读”于情中。再比如二年级下册《雷雨》《祖先的摇篮》,课后明确提出要注意加点的词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词语,在反复品味中读出滋味来。
反观《小毛虫》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课文第1 自然段时,围绕“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毛虫”这一主问题指导学生展开学习,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领悟表达。下面是修改后的课堂实录片段。
师:轻声读课文第1 自然段,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毛虫?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用横线画出来。
生:我看到了一只可怜的小毛虫,课文中说“它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生:我看到了一只什么也不会的小毛虫,因为“它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师:那你能读好吗?
(生动情朗读“它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师:小毛虫什么也不会,那其他昆虫都在做什么?
生:(读)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师:这儿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想象一下,昆虫们还有什么活动吗?
生:蜜蜂在采蜜。
生:蝴蝶在飞舞。
师:这些昆虫各有各的事做,像这样欢快、充满着生命力就是——
生:生机勃勃。
师:咱们把“又是”“到处”读得突出一些,就能体现出这种生机勃勃的场面。
(生朗读)
师:接下来咱们对比着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师生对比读)
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学生不仅对词句的意思进一步理解了,对小毛虫的情感也进一步加深了,这样的读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读”,是有目的、有层次的。每一次读都有具体指导,每一次读都和语言表达特点的品味相结合,学生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有趣。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是有积极意义的。
3.策略三:情感体验,凸显“读”的个性。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关注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因此,朗读指导离不开一定的情感体验。
从统编教材的编排看,个性化阅读越来越明显。以二年级下册课后习题为例——《找春天》: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千人糕》: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枫树上的喜鹊》:文中反复说“我喜欢”,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青蛙卖泥塘》:说一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这些探究性话题既基于文本,又张扬个性,需要孩子有个性地阅读理解和表达。那么,这些话题除了要说清楚,还要读出个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读”有个性化的指导,让“读”也有个性化的元素存在。
在《小毛虫》第2 自然段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你又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毛虫?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这样来引导学生读好这段话:
(1)静静地读读这段话,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小毛虫的笨拙?把它们圈出来。
(2)通过想象说话理解“九牛二虎之力”,通过动作来理解“挪动”,通过换一个词理解“仿佛”,通过“周游”来体会小毛虫的心理。
(3)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融入情境个性朗读——把“九牛二虎之力”“一点点”“仿佛”等词语读慢些或者重些或者轻些,就能更好地体现小毛虫的笨拙。最后,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读。
所谓有质量的“读”,就是要基于学情选择恰当的“读”的方式,让课堂上多一些静静看书的时间。同时,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的过程中,要将学生每一次的理解、体验融入其中。衡量孩子朗读进步的标准绝不是会拿腔拿调地读出重音。当一个孩子用全身心去对话文本、真情朗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大声告诉孩子:你的朗读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