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上海市首批大学体育个性化课程改革试点学校为例

2019-11-04丁秀娟吴超上海商学院体育部上海0035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上海069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体育课个性化体育教师

□ 丁秀娟吴超(.上海商学院体育部 上海 0035;.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上海 0699)

1、前言

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教育,它强调教育中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重视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特长和爱好等不同的个性特点,加以引导,施以有区别的教育,促使个体和谐完美的发展。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是在个性化教育理念指导下,坚持“健康第一,全面育人”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能,强化专项技能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为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上海市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16年上海市教委启动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个性化”改革试点工作。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确立了10所改革试点学校和6所培育学校。本文通过对这16所高校的部分体育教师和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现状,总结经验,并找出课程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进一步推进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课程改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16年上海市教委公布的16所“大学体育个性化”课程改革试点和培育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学校随机抽取3-5名体育教师、80-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体育教师共计70人,学生共计1610人。调查对象具体情况见表1。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查阅有关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文献资料、国家教育(体育)的政策文件,阅读《个性化教育论》、《教育学》等方面的书籍,为本文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对本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后,结合研究目的与内容,设计了一份体育教师调查问卷和一份学生调查问卷。发放体育教师问卷70份,收回有效问卷65份,有效回收率为92.9%;发放学生问卷1460份,收回有效问卷1330份,有效回收率为91.1%。

表1 上海市首批“大学体育个性化”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名单及调查人数统计表

(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1)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改革运行情况分析。

通过对65名体育教师就本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改革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可以了解个性化教学改革实际运行中是否顺畅。

由表1可知,76.9%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运行情况 “顺利”,15.4%的被调查者认为 “一般”,7.7%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太顺利”。可以看出,目前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运行总体情况良好,但是,受场地不足、师资缺乏等问题的影响,部分学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运行不太顺利。

表2 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运行情况统计表(n=65)

(2)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开展情况分析。

表3 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开展情况统计表(n=16)

通过对上海16所高校的体育教师就“是否全面开展了个性化教学改革”这一问题进行调查,75%的被调查学校全面展开了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25%的被调查学校只是部分体育专项课进行了个性化教学改革。可以看出,目前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3)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表4 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情况统计表(n=16)

经统计,被调查的学校从体育课程体系、体育教学模式等方面,采取了各具特色的改革措施,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改革方案。

如上海大学建立了“1+2+3”的体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即1个学期的体育基础课、2个学期的专项基础课和3个学期的系统专项体育课。“模块化”体育课程体系兼顾了当前大学体育面临的学生体质、运动兴趣与运动技能等发展关系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上海中医药大学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为基本目标,结合中医药院校的优势项目,对保健体育课进行了个性化教学改革,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竞赛活动和体育文化等结合起来,构建了“五位一体”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弘扬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上海理工大学构建了“体育专项课+社团+课外锻炼”的体育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兴趣项目上持续学习,提高运动技能。同时,体育教师加入到体育社团中,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1-2项运动技能,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使学生能真正成为终身体育者。

上海商学院建立了“三结合”的体育考核评价体系,强调从发展的角度动态地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步幅度、互帮互助等情况,采用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调节和改善了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促进了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说,每个参与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的学校在个性化教学改革理念指导下,根据各自学校的具体情况,稳步推进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为上海市全面推进公共体育个性化课程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的成效分析。

我们分别对65名高校体育教师和1330名学生就 “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的成效”进行调查,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的情况。具体统计情况见表5。

表5 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成效统计表(n1=65,n2=1330)

由表5可知,无论是体育教师还是学生,均认为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学生体育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和学生参与课外锻炼的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获得一定的提升。这说明,高校公共体育实行个性化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个性发展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教学改革尝试。当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体育运动还未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具体细化、强化这方面的教育。

3.2、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高校实施个性化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我们分别对体育教师和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见表6。

表6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统计表(n1=65,n2=1330)

由表6可以看出,被调查的体育教师认为,“师资缺乏”和“场地不足”是影响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中,分别占69.2%和66.1%,这两项均超过一半。而大学生则认为“专项较少”和“与其他课程的协调不到位”是目前影响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分别占84.2%和67.8%。

经进一步调查统计,63.2%的体育教师认为目前高校的师资力量短期内能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求,长期不行。可见,“师资缺乏”是制约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

“场地不足”是制约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的另一大因素。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室外体育课受天气条件的影响非常大,如炎热的夏天、严寒的冬天以及雨雪天,篮球、足球、网球等一些室外体育课无法正常进行,与此同时,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时尚流行课程,如攀岩、轮滑、游泳等,也因为各学校资金的限制,无法提供上课场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专项课的开设。

此外,“与其他课程的协调不到位”也是影响高校公共体育课个性化教学改革的一大因素。经统计,79.1%的被调查学校教务处在对体育选课时只对其他课程做了局部调整,部分学校的体育选项课因为和其他学科的时间冲突,致使部分学生不能选择心仪的体育专项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的全面开展。

4、总结

4.1、目前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试运行情况良好

多数高校全面开展了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学校相关部门制定了个性化教学改革的方案,保证了个性化教学的顺利进行。

4.2、目前上海高校个性化教学改革取得较大成效

多数高校从体育课程体育、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无论学生体育课堂的参与积极性,还是参与课外锻炼的积极性,都有了较大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体质健康水平等也有了很大提高。

4.3、目前尚存在许多制约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的因素

“师资短缺”、“场地不足”、“与其他学科的协调不到位”等是影响上海高校个性化教学改革的三大因素。为了更好地推进上海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应该加强师资力量培训,采取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弥补师资短缺问题。充分、合理利用可利用的体育教学场地,建造风雨操场,解决室外体育课雨雪天气不能上课的问题。此外,可以考虑晚上安排体育课,解决白天专项课排课不足的问题。

猜你喜欢

体育课个性化体育教师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体育课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同桌宝贝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