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作文富有画面感
2019-11-03魏霖
魏霖
摘 要:语文是初中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从目前情况看,初中生在写作时常常都出现空洞无情感,内容拖沓冗长等问题,写作质量不高。基于此,文章从记录材料中最典型的瞬间、以特写的方式突出画面感、将画面或特写连缀成整体、通过艺术处理化抽象为画面几方面,对如何让作文富有画面感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对初中作文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作文;初中语文;画面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1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4-0042-02
众所周知,精练而生动的语言裹挟着思想的力量,文字的表现力是思维的延伸和扩展。一篇优秀的作文,会吸引读者的眼球,引发读者的想象,就好像是一副优美的画卷,又好似电影画面,带你快速入境。从初中生写的作文情况看,平铺直叙,毫无情感,何谈产生情感思想上的共鸣。诗的最高境界是“诗中有画”,而在作文写作中,要做到“文中有画”。起步美妙,让作文富有画面感,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记录材料中最典型的瞬间
“瞬间”也就是某一时间在某刻的定格,这里所说的找瞬间,就是找寻材料中最典型的瞬间。事件或者是人物素材都是以时间为轴线,每个时间点可以是一个瞬间。如我们所熟悉的照片就是生活的某个瞬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已经发生的事,我们就可以将一件事看作若干个瞬间的集合,在若干个瞬间中,总有一个是最具表现力的、最典型、最让人难忘的瞬间,也就是最典型的瞬间。典型瞬间的表现力很强,画面感也最形象。因此,在写作中我们应对这些素材加以利用。与其将一件事的发生的整个经过描写出来,不如直接呈现最典型的瞬间给读者,这样会让读者的记忆更加深刻。因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多记录材料中最典型的瞬间,弄清和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并能够灵活地应用于自身写作过程中。若是要写一个人怎样为了生活而操劳的事件,不如直接写她在下着细雨的路灯下吃力蹬三轮车的画面;写一件事多么振奋人心,不如将重点定格在一群人激动相拥的画面。聚焦某个典型的瞬间,吸引读者的注意, 更能让他们产生共鸣,所写出的作文才更具感染力,更能突出情感。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春》一课中,“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幅画面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因为有了人的活动,使整个画面变得更加和谐。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抓住这一点,在写作中,动静结合,增强画面感。同时,在选取的点中要有针对性地去描绘,写作中有侧重点,将中心事物进行放大,并凸显出来。如学生在对欣赏玉兰花这一场景进行描绘时,要将“玉兰花”这个点放大,让学生紧扣这个点来描写,突出情感。又如,在《天净沙·秋思》中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将萧瑟凄凉的秋景表现得淋漓极致,虽然沒有说愁,但是从字里行间就能够看出极强的画面感。在作文练习中,教师可以制定情境让学生练习。如在描写教室的一角时,要突出重点,重点是教室的哪一角,为何要突出这一角。在写作时,学生眼前应该先浮现场景,再选取几个点进行细致描写。如教室一角的课桌、书本等,当学生了解了具体的写作方法后,写起文章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二、以特写的方式突出画面感
如果将“找瞬间”定义成“体”转化为“面”的过程,而特写就是“以点带面”。特写就好比电影中近镜头的聚焦,人的眼神、动作等,都可以通过特写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试对下面的句子进行比较:
(1)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2)树尖被染白了……
(3)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4)冬天的小山,非常孤独、冷清……
非常明显,在上面的几组句子中,第(1)句的画面感要比第(2)句强,不仅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细节的刻画非常到位,细腻的描绘会让人感受到非常清晰的画面感。在第(3)句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一圈小山的地理特点,突出了这圈小山的可爱亲切,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样的描述画面感就更强了,让人不由自主地去幻想小山在摇篮里的画面,这样的描写让人倍感亲切,让人产生新鲜感,给读者一种想要继续往下读的兴趣,让我们跟着作者的描写去想象,就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而这些细腻的表达都是作者真情的流露,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值得注意的是,依据行文的要求,无论是对某一景物的特写,还是对人物动作、神态等的特写,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最关键有价值的点。在进行选点特写时,作者需要将动态的过程拆分开进行定格,选择最佳的点进行描绘,再将各个镜头串联起来,增强画面感。
三、将画面或特写连缀成整体
有时一个画面表现的是一个事件,有时需要将若干个画面合起来才能表现一个复杂的事件。在记叙文中,一个完整的事件、人物都需要若干个重要的瞬间拼接起来;在议论文中,必须将各种事实论据拼接成一个典型的瞬间画面,支撑论点。但不管怎样,写一篇文章不可能只使用一个素材,更不会只有一个画面,而是由众多个画面连缀而成,以支撑整个文章。如部编版教材《邓稼先》一文中选取了多个画面。第一个画面:对邓稼先先生的生平进行了简述,尤其是他对中国核武器研究所做出的贡献。第二个画面:将邓稼先先生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将邓稼先的人品体现出来。虽然奥本海默出类拔萃,但是他锋芒毕露。而邓稼先虽然能力超群,但是十分忠厚朴实。因而,在这个画面中,作者认为邓稼先极具中国农民朴实气质,有着坚强的意志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第三个画面:对邓稼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执着、坚定的意志品质进行了赞扬。通过回顾《吊古战场文》内容,对荒凉的沙漠的描绘,凸显出了进行核武器研究要具备的超凡判断力、严谨思维能力以及坚定信念等。第四个画面:以歌表达对邓稼先先生的赞扬与尊敬,同时也是对伟大祖国的歌颂。
又如在《皇帝的新装》中,以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揭新装来描写整个事件。在描写的过程中作者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致,一波三折,将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皇帝急着先要知道衣料织得究竟如何了,但是他又不敢亲自去,怕有损自己的尊严和威望,实则是一种内心空虚的表现。几句几经转折,看似矛盾的心理描写,把皇帝自信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完美地表现了出来,人物形象分明,画面感极强。
在作文指导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抓重点,并能够将画面或特写连缀成整体,让写出的文章更具感染力,更富有画面感。
四、通过艺术处理,化抽象为画面
如果说上文中所涉及的两点内容是对素材画面的提炼和再现,这里所说的就是化虚为实的写作技巧了。可想而知,“虚”就是文章中对人物心理活动、感悟等抽象概念的表达,我们可以通过艺术处理方式,使之变成画面,直观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如《金色花》描写的是一个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引发出的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和他的母亲捉迷藏,构成了一副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亲情。金色花圣洁美丽,作者想要变成一朵金色花,就意味着自己对母亲的爱是圣洁、美丽的,以此体现自己要回报母爱的愿望。借物抒情,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读来意味悠长,使写出的文章更具画面感。我们在写文章时,同样可以使用该种写作手法,用鲜活的事例表达情感,让文章更具韵味。
当然,画面的处理要有层次和顺序,这也是在写作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朵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者在写作时就非常注意层次与顺序,从“东一穗西一朵伶仃地挂在树梢”的花到“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层层深入,极具画面感。如《三峡》一文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在作者的笔下,三峡连绵起伏的山势及三峡的水四季所呈现的不同景象被描画得淋漓尽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可以加强对学生画面层次感、順序感的引导,在写景中,从近景写到远景,从整体写到局部,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等。当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后,写作起来会更加容易,写出的文章画面感会更强。
实际上,要让文章更具画面感,最关键的就是要“化大为小”“化粗为细”,在操作上要善于截取瞬间,选择要点。并且,在训练时,还要抓住这些要点,在操作时要突出特点的描写,同时还要找出抽象事物和实际生活间的联系,让抽象的东西在画面中以直观的形象表现出来。
作文要体现画面感,就应该让作文立起来,有留白的空间,语言表达要尽可能简练,富有感情,能够直击读者心灵。唐彪在《读书作文谱》里说道:“文章既得情理,必兼有跌宕,然后神情摇曳,姿态横生,不期然而阅者心喜矣。”这就是在讲文章的画面感。
参考文献:
[1]唐惠忠.文中有“画”,引人入胜——记叙文写作如何凸显画面感[J].中学语文,2018(5):23-25.
[2]刘晓娟.如何让作文富有画面感[J].课外语文,2017(1):120.
[3]杨静红.议论性作文的画面感浅谈[J].课外月刊,2012(11):68-70.
[4]王静萍.营造画面感,让作文写作鲜活起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5):94.
[5]董春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8):85.
[6]余宗宝.营造画面感,让作文写作鲜活起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2):224.
[7]刘艳芳.在观察中实践写作——浅谈四年级观察作文的问题及策略[J].学周刊,2019,6(6):111-112.
[8]李 钰.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J].魅力中国,2019(3):213-214.
[9]孟丽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景教学的运用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8(28):343.
[10]谢瑞泽.创设画面感,让作文活起来[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刊),201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