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2019-11-02罗质群
罗质群
摘要:我国历史教育不断发展,那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改进、创新。傳统的课本教学已经显现出来了一些弊端。运用史料教学法可以使得学生们容易理解历史,对历史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老师们对于史料的选取也十分重要。本文以史料研究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应用为研究基点,深入分析了其开展实际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史料教学;初中历史;有效策略
1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教育对初中历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不断涌现,初中历史教学随之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这无疑反映了历史教育发展进步的一面,值得肯定,但不可否认的是,新理念、新思想和新主张,在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看来,听起来虽然很好,但如何在实践中与具体教学内容实现有机融合,确实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十多年来,历史课堂难以发生本质变化或者说变化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显著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新理念、新思想和新主张与教学实践不能实现有机融合,固然与一些新理念、新思想和新主张“高高在上、不接地气”有关,更多的恐怕还在于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处于一个浅层水平,没有体现出一定的专业性,由此导致新理念、新思想和新主张与“教学实践”形成“两层皮”现象。
可见,要推动历史教学改革取得质的飞跃,不能没有新理念、新思想和新主张的引领,但是,仅靠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个个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虽然有的看起来十分类似但是其实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对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必须达到深度把握、准确理解的程度。那么运用史料教学法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2 史料教学在课堂应用的创新策略
2.1 结合实际状况,合理筛选授课备课材料
既然是结合历史史料进行教学,那么选择合适的材料则是重中之重。老师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去思考。选择贴近历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材料,选择学生容易理解的历史材料,选择生动有趣的历史材料。那么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求知欲也会有所提升。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学生对与知识密切相关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但又不完全熟悉。通过运用史料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从而积极完成知识的学习。选取历史材料时,教师们可能就会忽略课本上的一些史料、典故。应充分利用课本上权威的历史材料,再搜集资料进行扩展,这样可以充分和课本知识结合,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们的考试。很多史料都是文言文,教师如若不进行筛选,那么由于难度过大,学生们阅读文言文会觉得吃力,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拿第7课法兰克王国举例,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教师可以通过地图教学策略让学生很直观地理解法兰克国家的发展,还可以参考《法兰克人史》,《中世纪史料逊》等书籍选取合适的内容作为扩展阅读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兰克国王克洛维采取的举措,理解他是如何通过这些措施来稳固自己的统治。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这时教师也可以引用一些基督教方面的材料加以说明。
2.2 考证史料真实,严肃对待教材相关历史
由于“史料”本身,有着编修者的官方意识形态或个人价值观,从孔夫子编《春秋》起,就有意识地对史书进行主观性极强的“删改”、“避讳”与“编排”,所以中国古代史料,不论是编修正史(宣示本朝正统性而著编著的前代史),还是私人著史(凝结“春秋大义式”的个人价值观),都有着各种缺漏、隐瞒、套话、乃至篇章安排的有意为之。再加上不同时期文言文的隔阂,不借助任何工具书,史料学书籍,仅仅照着史料原本通读,是很容易陷入编修者的迷魂阵中迷失方向的。
而且,“史料”,尤其是所谓正史,除了《史记》,基本上都缺乏趣味性,而除了前四史以外的官修正史,往往还在篇章之间缺乏联系,过于散漫(断烂朝报)。史料在内容上的“主观性”、语言上的“古旧性”与结构上的“散漫性”,决定了史料必须借力巧读,必须慎重取用。初中生们已经对历史有了自己的见解。世界历史古埃及文明,有许多神话故事,有许多传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加以区分。课堂上可以引用这些神话故事和传说活跃课堂气氛,但一定要选择积极正面的内容,而且不能脱离教学带偏课堂。
3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这种教育模式必定是对初中历史学习有益的。学生们不但会对历史学习有了更好的认知,还会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则需要选择贴近教材且真实的史料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洪雅娟,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 9,16(10): 99-100.
[2]王小芬.基于史料教学法的高中历史微课设计与制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3]周方高,刘莹莹,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 9,1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