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教学平台的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分类研究
——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2019-11-02王华杰邱秀梅
王华杰,邱秀梅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产品设计学院,上海 201808)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广泛应用,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①。“互联网+”的冲击下,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职业院校在新的环境下需要顺势而变②。
在信息技术时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学规模、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等,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③。教育部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①。现实情况的调研发现,各个大的在线教学平台注重课程的开发,资源的建设,但缺乏对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完整专业课程体系的分类研究。
2009年前后,教育部启动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从专业的角度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和在线学习应用。但由于缺乏对专业课程类型的研究,缺少对用户特点的研究,完成验收的88个专业库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用户活跃度不足的现状。如何从系统的角度完善专业课程的开发依据,同时匹配相应在线平台的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课程开发需要深入研究专业课程的特点,同时对互联网的平台技术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基于互联网学习平台的在线课程类型
近年来在线学习平台越来越多,其中,国外以Udacity、Coursera、edX为代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2013年同一天加入edX,在该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慕课。国内的在线学习平台从2013年开始陆续上线,如学堂在线、爱课程网、好大学在线等,成为国内大学的主流在线平台,2014年,“爱课程”与网易联袂打造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国高职教育在线平台以智慧职教为主要代表,推进了职业教育领域的课程建设。
通过对各大平台的课程进行研究发现:慕课、资源共享课和SPOC成为重要的三种课程形式。慕课和资源共享课都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两者的区别在于:慕课教学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周期教学,更加贴合学历教学;资源共享课是基于在线平台对优质的教学资源实施教学共享,学习者可以随时完成学习活动。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指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小规模在线课程的灵活性越来越受到授课教师的喜欢,其特点是灵活方便,采用翻转课堂或者混合教学方式都比较容易操作。
微课作为知识难点(重点)的讲解教学单元,在移动教学等活动中经常使用,微课的优点在于短、小、精、悍。通过以点带面,既满足了碎片化学习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将碎片化的知识形成体系。
二、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分类
(一)基于完整设计流程的产品专业课程群分析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属于专业情境导向的专业。情境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来源于岗位“典型工作情境”,工作情境主观性强,是人性化的④。通过对不同产品领域(文创产品、智能产品、家电、家具、交通工具等)的工作情境分析,设计流程调研,针对不同企业的生产任务进行研究,将完整的企业设计流程分为产品策划、设计沟通、设计执行、设计实现四个阶段;对应这四个阶段的能力进行分析,提炼出“设计思考能力、设计沟通能力、设计执行能力、设计实现能力”四项核心能力。
产品设计公司一般设有设计管理岗位,其岗位能力要求具备设计综合能力,是岗位流程的四项核心能力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岗位要求具有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如图1所示,以上五项专业岗位能力基本涵盖了产品设计专业的主要岗位。针对各个岗位的要求,可开发对应的岗位能力课程群。以设计沟通能力为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图面绘图技巧和设计创意方案的沟通能力,产品艺术设计课程中的“产品设计手绘表现”“产品创意设计表现”和“CAID-2D”等课程作为该岗位能力课程群的主要课程。这些课程以实际操作为主,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快速表达的技术能力。
(二)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群的类型特点
图1 企业设计流程及对应的岗位能力
图2 基于设计流程的岗位能力及对应课程(群)
如图2所列出的基于各个岗位能力的课程群内容,结合课程的内容可以将相关的课程分为设计技术能力类课程、设计综合能力类课程和设计认知能力类课程。
设计认知能力类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基础素养,设计人文素养,这类课程主要在于建立学生的专业认知,但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能力拓展意义重大。
设计技术能力类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工具的使用、软件的熟练度等方面的内容。以设计实现能力课程“产品模型制作”为例,主要培养学生产品模型制作流程的掌握能力,需学会产品模型制作工具的使用,熟悉相关成型材料的特性。这类课程的技能性强,受到空间和场地的限制比较大,同一课程名称可能在不同的学校其授课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别。
设计综合能力课程是在学生掌握设计技术能力之后,将各项能力综合应用的课程,强调设计技能的使用和熟练,但更能体现出较高层次的对于设计项目的管理和驾驭能力。
三、基于互联网学习平台的产品艺术设计课程研究
(一)依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实施在线授课方式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课程研究,结合产品艺术设计的课程种类可以将三大类专业课程采用不同的在线课程进行设计。其中,资源共享课的开发更适合理论型课程,对于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认知能力类课程重在让学生掌握各类的专业知识和设计素养,部分课程没有严格时间考核限制,建议采用资源共享课的方式进行授课。
另外基于学历教育中的学期属性,设计认知类课程及设计思考能力课程的“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和“设计思维与训练”可以采用慕课的方式进行授课。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技术类课程由于受到场地和工具的限制,虽然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结合教学资源(如视频和动画),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如何使用工具、操作软件,借助网络平台完成理论部分的学习,但仍然离不开线下现场指导,更宜采用SPOC完成在线教学。近些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VR(或AR)技术可以实现实际操作的演练,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节约了教学的成本。
设计综合能力课程传授的知识有很大的不同,与各个学校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不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不同,更适合采用小规模在线课程的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可以借用微课形式对于一些知识点进行理论的补充。
图3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课程分类方式
图4 校、国级平台数据共享架构下的阶梯式课程层次
实践表明,现在的在校大学生是一个个性鲜明、有独立思维方式的群体。相比基础教育的学生而言,心智比较成熟,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他们而言,价值感、获得感比较弱。这个群体更需要采用在线课堂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⑤。
(二)课程资源开发适应课程内容和平台技术要求
在线课程的资源是知识传授的重要载体,传统的网络课程建设遵循“自上而下”的逻辑,缺乏对学习者真实需求的认知,缺乏科学、系统的设计,致使利用效率低下、使用效果不佳,网络资源难免沦为“数字废墟”③。普遍的在线课程资源依据属性分为视频、动画、文档、图片等素材。基于用户的调查研究,视频和动画是在线学习中最受欢迎的学习资源。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视频开发需要充分考虑目前的课程教学内容需要,结合视频(动画)的内容,可以将教学视频分为“课程理论讲解”视频和“软件(工具)操作”视频。采用现场授课的方式更易于产生真实的授课效果。课程理论讲解类视频是各门课程的重要内容传授形式,“CAID 2D”和“CAID 3D”等课程适合软件操作类视频。
四、结语
(一)产品艺术设计专业需设计好“校、市、国家级”课程建设路径
课程的建设是体现一个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如图4所示,从一般课程、校级课程、省市级课程到国家级课程的建设路径为专业的课程开发提供了参考逻辑。在课程进阶提升的过程中,与教师个人相关的专业教学水平不断取得突破。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2016年完成了国家级教学资源库项目,应当以资源库项目为推动力,实现校、国级课程建设,基于互联网平台积累数据,全局考虑实现校园端和国家平台的数据共享,完成从校本资源建设到国家高层次推送的路径。
(二)课程建设从“暗箱”转向“明箱”,教与学的方式更加高效透明
互联网平台对各类课程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围绕线上课程的建设讨论越来越激烈。传统的授课方式受到挑战,新的授课形式在教学规划的透明度和系统性方面优势明显。
在线课程建设从“暗箱”转向“明箱”的过程中,多方受益。首先,避免了传统课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通过线上课程可以让学生提前认识课程的章节安排⑥。线上课程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和了解,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相互信任的学习环境。对于教务管理工作,课程的数据中心提供了可以替代传统督导工作的依据,教务管理将会从教学管理变成教学研究、师生的行为分析等工作。
网络课程作为智慧教育的典范,与传统课程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智能化学习工具的辅助教学⑦。实践表明,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较,在线课程的教学效率更高,如果能够从专业的层面设计好各门课程的在线形式转换将能够更好地提升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② 戴勇.高职院校诊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6(07):1-5.
③潘懋元,陈斌.“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J].重庆高教研究,2017,5(01):3-8.
④ 陈志勋.基于过程—结果辩证规则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类别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08):133-134.
⑤ 李智勇,陈珂.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分类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8):146-148.
⑥ 王华杰,程建新.基于翻转课堂的工业设计技能课程教学探索[J].设计,2017(17):32-34.
⑦ 胡坚达.不同类别网络课程在线学习环境比较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08):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