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骚》两种演唱版本的比较分析

2019-11-01褚祚

北方音乐 2019年18期
关键词:离骚屈原

【摘要】《离骚》是战国时期屈原创作的长篇抒情诗,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和其的《离骚》,创作了许多与《离骚》相关的歌曲。本文选取具有典范性的于文华和龚琳娜演唱的版本进行比较分析。从旋律韵律来看,于版平稳流畅,龚版自由灵动;从演唱风格来看,于版壮烈细腻,龚版跳动有力;从形象塑造来说,于版温婉忧郁,龚版热情洒脱。两种演唱版本的离骚各具特色,值得我们欣赏与研究。

【关键词】屈原;离骚;老锣;伍林发;于文华;龚琳娜;演唱版本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家每户会吃起粽子,为的是纪念战国时期爱国作家屈原。屈原的代表作就是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屈原以楚国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因为楚辞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离骚》,所以楚辞又称“骚体”。楚辞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中国当代许多作曲家為楚辞中的名篇谱过曲,许多歌唱家也演唱过楚辞中的名篇,其中于文华、龚琳娜两位演唱家演唱的《离骚》选段特别具有代表性。于文华演唱的《离骚》选段是由国家二级作曲家伍林发作曲的,歌曲原名叫《离骚·端午》,收于文华的古诗词音乐专辑《国学唱歌集——中国传统节日之记忆》中。龚琳娜演唱的《离骚》选段是由其丈夫、德国籍作曲家老锣作曲,歌曲原名叫《上下求索》,在2018年3月3日中央电视台一套的大型音乐诗词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首次表演。本文试着从节奏韵律、演唱风格、形象塑造三个方面对《离骚》这两个演唱版本进行比较,希望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学和现代流行音乐的结合,启发更多人借鉴传统文学创作与表演流行歌曲。为方便论述,本文将伍林发作曲、于文华演唱的《离骚·端午》和老锣作曲、龚琳娜演唱的《上下求索》在正文中统一称为《离骚》选段。

一、旋律韵律:于版平稳流畅,龚版自由灵动

伍林发创作《离骚》选段时,深入素有古代音乐活化石之称的“南音”活跃地福建泉州采风,将南音悠扬典雅的元素糅合在歌曲当中,令这首歌曲更加具有古典韵味。音乐人尹铁良在编配时,撷采了许多民族乐器,如笙、阮等,均邀请国内顶尖演奏家录制,后期邀请了著名录音师张晓安操刀,于文华多次进棚演唱,并且表示这首歌是整张国学唱歌集中最喜欢的歌曲之一。由此可见,制作团队从创作、录音、后期等方面用心良苦。旋律上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E绝七声雅乐调式,旋律线条连贯,起伏较小,如第一句话的两个分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两句的旋律都保持在五度的幅度以内,中间没有明显的停顿,旋律平稳流畅,延续了学院派以往的风格。旋律方面伍林发以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旋律表达对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和他的长诗《离骚》崇高的致敬。

老锣作为跨越多重领域的中国艺术音乐的领军人物。经过了20余年的历练,把中国和欧洲两种文化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融入到自身的音乐创作中,成就了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他的作品破除既有音乐风格的界限,基于中国文化精髓之根,立于中国艺术音乐创新之上。其谱曲的《离骚》选段从旋律上来看,风格不像伍林发版的连绵温和,而是坚实有力。旋律大量运用跳进音程,且多为上行,速度较缓慢,节奏简明,多是四分音符的连续进行,这样的设定使每个音在演唱的过程中时值足够,做到音乐和歌词一样有力。就3分27秒的歌曲时长和歌词的配比来看,歌词字数略少,只节选了《离骚》中的八句诗,而且重复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五次,强调了本曲的主题,奠定了本曲的基调。

二、演唱风格:于版悲壮细腻,龚版跳动有力

于文华作为中国音乐学院毕业的民族唱法歌唱家,拥有温婉细腻的嗓音,极富有艺术感染力,使她演唱的《离骚》更加具有古典韵味。歌词中出现的“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将屈原的浪漫情怀和对国家衰败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回到了那个战乱纷争的战国时代,看到了那个郁郁不得志、最终投入汨罗江的场景。于文华演唱《离骚》采用的是民通唱法,咬字很准,气息较稳,音乐线条连贯流畅,旋律起伏较小,气息较沉,结合歌词的悲壮情绪,使整首作品在演唱风格上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古典韵味特有的细腻,还结合了悲壮的情绪,具有丰富的感染力。

龚琳娜同样作为中国音乐学院毕业的民族唱法歌唱家,演唱《离骚》的风格和于文华版的区别很大,相对来说个性更加鲜明,既前卫又典雅,演唱上也是“可柔可刚”。《离骚》选段采用的是混声,真假声转换明显且自然,声音嘹亮、结实,穿透性较强,这无疑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演唱方式。这种创造性的演唱方式,和作曲者老锣想表现的音乐效果完美结合,尤其是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断重复,且做减慢处理,作为着重。完全表现出屈原的爱国情怀和坚决维护国家的决心。伴随龚琳娜荡气回肠的歌喉,让众人瞬间穿回到千年之前的天地苍穹,感受到那个时代所迸发出的力量。

三、形象塑造:于版温婉忧郁,龚版热情洒脱

于文华演唱《离骚》,从扮相来说,属于战国时期女子的妆容与打扮,衣服的款式如《离骚》中所描写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衣服色彩方面却是素色,为的是纪念投江自尽的大诗人屈原。整个妆容简单朴素,没有浓妆艳抹,这和要演唱纪念屈原为主题的歌曲相对应;在形象塑造上,于文华塑造的是一位战国时期女子在江边低声吟唱着《离骚》,时而低头好似望着江水叹息,时而望向远方好似在思考国家战乱几时可以停止。于文华全程是一人在表演,没有其他嘉宾配合,整个情绪比较平静又带有些忧郁,像一个深处战乱中的女子低声地倾诉,缅怀爱国的英雄屈原,纪念端午这一节日。

龚琳娜演唱的《离骚》,从扮相来说,与于文华所塑造的形象区别很大。从服饰打扮上来看多了许多色彩。从演唱的情绪上来说,龚琳娜自信洒脱,犹如看到了青年的屈原本人,对着远方,指点江山,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当龚琳娜重复唱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两句话时,她高昂着头颅,情绪高涨,挥动着长袖,洒脱得犹如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龚琳娜采用的是乐队现场伴奏的形式,伴奏乐器不仅出现了笛子、阮等民族乐器,还创新地将编钟搬上了舞台,由十几个人共同奏响它,气氛热烈。再加上合唱团的和声伴奏,将整个乐曲的情绪推向了高潮,可以看出龚琳娜和老锣对屈原的《离骚》有着不同的感受,成功塑造出了正当年、满怀抱负和理想的屈原。

四、结语

于文华版本的《离骚》随着平稳流畅的旋律韵律,展现出了一位温婉忧郁的女子用悲壮细腻的演唱风格演唱出属于于文华理解中的《离骚》,而龚琳娜版本的《离骚》从旋律韵律上看是自由灵动的,塑造了热情洒脱的形象,演唱风格上面也是更为跳动有力。可以看出两个版本从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区别,但同时他们都是成功的。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于文华版本的和龚琳娜版本的《离骚》各具特色,在作曲和演唱方面都非常用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都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丁冀芳.论龚琳娜的演唱引起的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2(15):80-81.

[2]张曼.论声乐艺术的本质——以龚琳娜演唱的《忐忑》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5):168-170.

[3]陈金陵,于文华.细行中婉转如水清韵[N].中国环境报,2011-08-10(8).

[4]冉卫华.《离骚》狂放奇艳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分析[J].贵州文史丛刊,2006(4):1-4.

[5]王雪红.《离骚》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J].科技创新导报,2012(13):194.

作者简介:褚祚(1994—),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就读于湖南科技大学,研究方向:钢琴表演。

猜你喜欢

离骚屈原
区别
屈原之死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不可回避就不要逃避
屈原送米
神性的转向
屈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