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头六臂,却给孙悟空当绿叶:不同版本哪吒的武力值为何差这么多?

2019-11-01庚沅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2019年9期
关键词:魔童哪吒原著

庚沅

“是他,就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英雄——小哪吒!”

对许多90后来说,这段旋律再熟悉不过。作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神话传说中的常客,哪吒经常在各种影视作品中露脸,陪伴许多人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那么请问:哪吒有几张脸?

这个问题也太小儿科了吧!哪吒,三头六臂的哪吒,三张脸啊!

这哪吒啊,还真不止三张脸,而且这些脸,各不相同。

01 印度哪吒(古籍+壁画)

在我们的印象中,哪吒要么是一个天真烂漫、调皮好动的孩童,要么是一个上天入地、智勇双全的少年英雄——总之长得还挺好看的。然而,要追溯哪吒这一形象的最初源头,就知道哪吒的形象并非自古如此。

他是印度佛教中的护法神,梵文全名是罗鸠婆,也译作哪吒俱伐罗,属夜叉神系统(夜叉在印度神话中是一种掌握太阳运行轨迹的半神小精灵)。

在佛教典籍中,哪吒是北方毗沙门天王的太子,责任是守护佛法,保护苍生,抵御邪恶。作为一名“夜叉”,形象自然帅气不到哪去。反映在影视作品中……这个还真不好找,看一看壁画感受一下吧!

说实话,长得凶神恶煞,放到现在应该是个反派吧!

02 西游哪吒(书+电视剧)

哪吒传入中国,当然要入乡随俗。第一步是找了个父亲,毗沙门天王和李靖的形象发生了融合,从此哪吒姓李了。到了元代,哪吒的形象有所变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收有“哪咤太子”条,写了一个较完整的哪吒传说,其所描写的哪吒是一位高大威猛的神勇将军:

“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大喊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

这里给哪吒设定了道教神的背景,形象也变得正面——但还是有些威严。

哪吒形象的第二次演变发生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吴承恩将哪吒化为外道内佛的神将。他给哪吒的形象赋予了道教色彩,但是依然保留并修改了佛教中哪吒的故事,使哪吒由纯粹的佛教神演化为外道内佛的孩童神。

《西游记》对哪吒相貌的改变也是革命性的,其中有一段对哪吒相貌的夸赞:

“总角才遮囟,披毛未苫肩。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诚为天上麒麟子,果是烟霞彩凤仙。龙种自然非俗相,妙龄端不类尘凡。身带六般神器械,飞腾变化广无边。今受玉皇金口诏,敕封海会号三坛。”

从此哪吒的帅哥人设基本定型,剩下的只是具体怎么个帅法。

《西游记》中另有记载:

“玉面娇容如满月,朱唇方口露银牙。眼光掣电睛珠暴,额阔凝霞发髻髽。绣带舞风飞彩焰,锦袍映日放金花。环绦灼灼攀心镜,宝甲辉辉衬战靴。身小声洪多壮丽,三天护教恶哪吒。”

按照描写,哪吒是一个身着盔甲绣带锦袍战靴的全副武装模样,堪比钢铁侠。

03 封神哪吒(书+电视剧)

哪吒第三次演化是在《封神演义》中。这部书将哪吒化身为兼具中国民间传说特色的道教神。《封神演义》是一个大杂烩,它将许许多多传说与神话故事杂糅一体。这部书将哪吒放置在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中进行了重塑。

书中这样描绘哪吒的出世:

“分开肉球,跳出一个小孩儿来,满地红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镯,肚腹上围着一块红绫,金光射目。这位神圣下世,出在陈塘关,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灵珠子化身。金镯是‘乾坤圈,红绫名曰‘混天绫。此物乃是乾元山镇金光洞之宝。”

此时哪吒的设定已经与我们印象中的哪吒非常接近。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是一个穿道袍的少年形象,被形容为:

“顶上揪巾光灿烂,水合袍束虎龙纹”“面若傅粉,唇似涂朱”。

不得不感叹哪吒的法宝的确很拉风。可能是得益于三件法宝的设计,此时的哪吒形象,已经比较具有辨识度。

《封神榜》题材的电视剧有很多部。由于原著支线繁杂,人物众多,为了将封神的故事搬上荧幕,主创团队往往对封神榜的故事进行了裁剪和改编。对于这些改编,观众们往往褒贬不一。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由封神榜改编的影视作品,客观上推动了哪吒在观众中的人气。

在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哪吒是个小配角,主要用来衬托孫悟空和妖怪的厉害。具体有多没存在感呢?他没存在感到导演用了一男一女两位演员饰演哪吒,而你可能并没察觉……但演员的妆容和服饰,基本服从了《西游记》原著中的描写。

04 闹海哪吒

《哪吒闹海》为哪吒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形象,甚至是哪吒艺术与文化价值的一个崭新的高峰,乃至于其后关于哪吒的创作都多少受其影响。如果说从《西游记》到《封神演义》,哪吒是从佛教神到道教神的转化,那么当代银幕上的哪吒,既不是佛教神,也不是道教神,而是一个嫉恶如仇、打抱不平的小英雄,其作为“人”的一面被大大彰显了。

在原著中,哪吒出于孝道将肉身还于父母,电影中,哪吒自刎是为了全城的百姓;原著中,重生的哪吒对自己的生父抱有仇恨,需要佛祖的点化,电影中,重生的哪吒成长为一个反抗强权的英雄;原著中,哪吒与龙王的矛盾是出于神的安排,电影中,哪吒与龙王的斗争则是为了百姓的命运——这是一种自觉的斗争意识。

另一部有着广泛影响的哪吒作品——《哪吒传奇》中的哪吒形象也借鉴了《哪吒闹海》中的哪吒。重生前,他是活泼可爱、精力充沛的孩童;重生后,他是勇敢无畏、百折不挠的英雄。他用他的勇敢和智慧为许多孩子带来了美好的回忆。

最近,一部崭新的“哪吒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并赢取了不错的口碑。在这部电影中,哪吒的形象又出现了变化——烟熏妆,鲨鱼牙,又“丧”又“拽”,一副混世魔王的形象。

这个“小坏蛋”哪吒曾经惹上过非议,但随着观众对他的了解,他也一样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有人说,“魔童哪吒”继承了哪吒精神。在《哪吒闹海》中,哪吒的独立和反抗意识是针对腐朽的社会和父权的,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则是对命运的把握,对他人的眼光。

八百年前,哪吒代表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流;四百年前,哪吒体现的则是儒释道的融合;四十年前,哪吒呼唤的是人的解放,人性的自由;二十年前,哪吒象征着一种解构,象征着娱乐的泛化。那如今呢?在这个人人皆可发声,万物皆可分享的时代,你、我、他的生活在各种维度上发生交叉。最光鲜的与最悲痛的,最严肃的与最戏谑的,充满我们的眼球,依次冲击着我们的神经。

在这个时代,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也许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做什么?哪吒给我们一个答案:别人说了什么不重要,我就是不信命。

也许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哪吒。几十年前我们有《大闹天宫》,有《哪吒闹海》,如今我们有《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

经典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并感动着新一代的孩子们,这是最好的事。

【點到为止】

在读到这篇文章时,书虫刚刚看过在盛夏时节震撼了一众影迷的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一个80后,关于哪吒的记忆更加遥远,然而神奇的是,我很快接受了眼前这个不像哪吒的哪吒——或许是因为,无论故事情节、人物外型等如何改变,其“独立”“自由”“正义”“善良”的精神内核一直都在的缘故。

此外,作者的阅读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同样一个人物,在多部作品中有不同的呈现,比较、探究,就能有所发现,品味到更多阅读的乐趣。我们常从纵深的角度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么当你读了一遍又一遍、觉得再也不用读了的时候,不妨横向去读,努力找到其中的联系与区别,然后,一扇新的阅读之门,开启了。

猜你喜欢

魔童哪吒原著
读原著学英语(三)
哪吒买“车”
漂流瓶
哪吒VPro
哪吒留学实录
The Analysis of Color Narration of Animated Film Ne Zha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典台词
《哪吒之魔童降世》:父母之爱,让魔丸终成灵珠
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