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法范畴对比
2019-11-01冯欣悦
摘 要:汉语与英语的对比是多方面的,可以从语言的形式出发,也可以从语言的功能出发,形式包括语言系统、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则,功能包括语法功能、篇章功能和功能负荷量。语法手段具有一定的语法功能,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因而将语言单位组成一个语法结构,各种语法手段所表达的功能意义可以归纳为几类,这就语法范畴。本文从语言的语法功能出发,对汉语和英语中共同存在的几种语法范畴进行描写对比。
关键词:语法范畴;人称;时体;语态
作者简介:冯欣悦(1991-),女,汉族,四川巴中市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2
一、绪论
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狭义语法范畴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语法意义是从各种具体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高度抽象的意义,广义语法范畴是一个比语法意义更广的概念。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类,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由词形的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范畴,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所具有的。语法范畴主要表现在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等方面。汉语是一种没有明确的形态标记的语言,所以英语与汉语在性、格、式方面不便作比较,所以本文将从其余几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二、英汉数量、人称的对比
汉语没有明确的单复数概念,也许有人会说“們”可以标记复数,但是“们”只适合放在一些人称代词“你”“我”“他”“她”和一些特有指人的名词“同学”“老师”“朋友”等后面,当这些名词被数词修饰的时候,名词后面不能带“们”,所以在汉语里,“们”不能是严格意义上的复数标记。在英语里,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遵循有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除此之外,还有不可数名词、集合名词等等。熊文华在《汉语与英语单复数表达手段的比较》(1998)中提及,逻辑概念上的复数与语法上的复数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二者并不对等。英汉的复数概念都可以通过词汇手段、语法手段、修辞手段等来表达。
现在汉语中的人称代词主要有我、你、您、他、她、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英语中的人称代词分别是I, you ,he, she, we, they, me , him her them。二者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第一,现在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没有主格与宾格之分,而英语有me ,her ,him这些专门表示宾格的代词;
第二,现代汉语中表示第三人称复数的代词比英语丰富,有表示不同性别的“他们”和“她们”,而英语只有一个“they”;
第三,英语中的“you”既表示单数的第二人称又表示复数的第二人称,即单复数同形;
第四,现代汉语中有表示尊称的“您”和表示特定意义的“咱们”(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在内的一种人称),英语中没有与“您”相对应的词语,英语中表示说话人和听话人在内的人称通常是采用别的语法形式表现的,如“lets”这样一种缩略形式。
三、英汉“时”“体”的对比
时、体都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和状态。时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与参照时间的时序关系,一般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体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最常见的有完成体或未完成体。时和体的关系非常密切,往往互相配合,甚至互为一体。如英语有三种时和三种体,可以配合成十六种格式,汉语的“着、了、过”也可以表示时和体。
从历史语法的角度看来,汉语和英语在动词的时体存在一定的异同。汉语中有各式各样的手段表达时间,却几乎没有表达时间概念的语法形式,汉语的句子只要结构完整意思清晰,就很容易判断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所以汉语是没有表达“时”这一语法范畴。而英语在一般的情况下却需要通过一定的词形变化来表达各种时间,同前面所说到的“数”的形式变化一样,有规则的变化也有不规则的变化。英语中的“时”大概可以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也有学者认为英语的情态动词即为汉语的能愿动词,所以英语中没有将来时,只有其余两种时,他们认为这样的观念更接近语言本身的面貌。
英语中有“时”和“体”两种语法范畴,而汉语中只有“体”的范畴而没有“时”的范畴,汉语中的“体”与英语中的“体”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几乎一致,表示动作或过程的进行方式,一般可分为“一般体”、“进行体”、“完成体”等,“一般体”和“进行体”在汉语与英语中相差不大,相比之下“完成体”就存在较大的差别。关于“完成体”,在汉语和英语中都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完成,并强调动作或状态所造成的结果与影响;但英语的“完成体”与时间混合在一起,可以分为过去完成时、现在完成时和将来完成时,汉语的“完成体”则与时制无关。除此之外,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体”,如“尝试体”、“瞬时体”、“起始体”“继续体”等等。一些动词的重叠式就或者“动词一动词“可以表达一种“尝试体”或者“瞬时体”的语法范畴,如“瞧瞧”、“看一看”、“笑一笑”,说明动作的发出者抱着尝试的态度去做一件事情,并且动作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起始体”以动词后的“上”“起来”为标记,“继续体”以动词后面的“下去”为标记,如“大家行动起来把”,“不能这样等待下去”。
四、英汉“态”的对比
语法范畴里的“态”又称语态,是表示主语和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别主动态和被动态。英语有主动态和被动态之分,主动态的动词形式不变,被动态则用助动词be加上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汉语也有含有被动语态的被动句,可以分为有标志被动句、无标准被动句、标志可有可无被动句。
汉语语法界认为被动句是为了强调突出受动者,也有学者认为汉语有一个很强的倾向就是让主语充当话题,充当谓语的动词后还可以有另一个受事宾语。在汉语中,如果要表达一种客观的态度,常常可以采用无主句,这种句子的作用在于描述动作、变化等情况,而不在于叙述“谁”或者“什么”进行这一动作或发生这个变化。无主句不同于主谓句中省略主语或者隐含主语的句子,它的主语往往是不确定的,这样的句子在译作英语时往往可以译作被动句。汉语里被动意义一般通过无标志被动句来表达,但这种受事主语被动句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是主语必须有定,二是谓语不能为简单动词,也就说动词前后一定要有其他成分来说明主语如何受到动作的影响。汉语的被动句还常常用来表达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受事者因此受到不好的影响。
英语的被动语态有明确的形态标记,被动态与“时”、“体”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丰富的词形变化,我们可以从动词的形态来辨别该句子是否为被动句。英语的被动句并不像汉语一样用来强调受事者或影响,也不代表说话人的主观意见,而只是简单地陈述一件事情。同汉语一样,英语中也并非一切以二价动词为谓语的句子都可以改为被动句,是否能用被动语态来表达要受到动词、宾语、主语、意义等各方面的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的不同势必会引起中西方的文化心理定势的差异,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制约着语言,所以文化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英汉被动语态上的结构差异。
五、结束语
文章从语法范畴出发,分别对汉语和英语的数量、人称、时体、语态这几种语法范畴做出了简要的描述,通过对比得出二者的异同之处,从中还可以看出思维模式、语言结构、文化特征三者之间的存在一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许高渝,张建理. 20世纪汉外语言对比研究[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潘文国,谭慧敏. 中西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胡裕树. 现代汉语 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