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发展林下经济助推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和建议

2019-11-01周明亮

农业与技术 2019年17期
关键词:对策和建议林下经济生态文明建设

周明亮

摘 要:面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任务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要求,发展林下经济能够有效拓宽林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增强群众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意识,从而有效提升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的融合度,使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取得良好发展成效。本文简要分析了发展林下经济对推动岷县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岷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林下经济;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和建议

1 林下经济的概念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林木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是实现各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要认真总结经验,科学谋划,加强引导,积极扶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确保农民不砍树也能致富,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

2 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作用

2.1 拓宽群众致富渠道,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展林下经济,能够有效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增加群众收入来源。无论实施林下种植、养殖、采集或森林生态旅游等任何一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都必须投入一定劳动力的,这就为当地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特别对一些居住在林区,外出务工有困难的群众更为重要,使其在自身相对熟悉和方便的环境里,有效发挥自身劳动力价值,实现自力更生,增收致富,为全面实现脱贫攻坚任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2 促进产业结构转变,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合理发展林下经济,有利于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能够使经济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水平提升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增加林业产业科技含量,有效提高林地及林区空间和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等各种资源利用率,切实拓展林业产业发展路子。同时,通过林地的集约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提升土壤肥力,改善林分质量,并促进传统林业经营方式转变和林业配套产业发展,增加林业产业总产值。

2.3 增强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林下經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林下经济发展效益的逐步显现,能够有效激发广大群众对林下经济发展的科技和资金投入,增强群众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及林分质量提升等森林资源管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群众对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人力基础。同时林下养殖,使部分畜禽养殖空间由村庄内转移到林区,畜禽养殖为林木生长提供有机肥料,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2.4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科学合理地发展林下经济,能够有效增加绿色、有机、健康的野菜、山珍、木本粮油等优质林产品,同时,实施森林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在强化资源保护的同时,能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3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岷县各地林区群众历来就有采集利用林下产品的传统习惯,如摘采野生果、野生菌、山野菜、采挖野生药材等。近年来,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和林下经济宣传的深入推进,提高了群众发展林下经济增收致富的意识,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体逐渐增多,发展规模逐步壮大。据统计,截止2019年第1季度,岷县发展林下种植面积626.6hm2。其中:林下种草333.3hm2(紫花苜蓿、红豆草、红三叶、猫尾草等),林下种药220hm2(淫羊藿、当归、黄芪、党参等),种苗花卉种植73.3hm2,共涉及农户2875户,年产值5520万元;发展林下家禽养殖5.86万只,林下牲畜养殖0.6135万头,林下中蜂养殖0.53万箱,共涉及农户1285户,年产值3479万元;林产品采集加工企业6个,以采摘加工野草莓为主,带动农户682户,企业年产值570万元;兴办森林人家、农家乐22处,带动农户112户,年收入76万元。同时,近年来林下经济的发展带动群众申报家庭林场6个,林权流转面积2213.3hm2。岷县林下经济的深入发展,有效解决了岷县5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岷县的蕨麻猪、草莓罐头、猫尾草、蜂蜜等林产品在岷县和附近县区已有较好的声誉,为岷县发展林下经济,打造示范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对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见

4.1 转变发展观念,培树发展典型

加大林下经济发展政策宣传引导,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转变发展观念,切实立足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按照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农、林、牧资源共享,产业优势互补,生态、经济可持续循环发展的思路,加快林下经济发展,及时培育和宣传林下经济发展先进典型。通过组织现场观摩、种植和养殖效益比对、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媒体科普教育,总结和推广林下经济发展典型经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广覆盖、高密度宣传,教育引导和示范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提高对林下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调动其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岷县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强化的人力和资金支持。

4.2 完善产业体系,培育龙头企业

林下经济发展涉及利益主体较多,只有通过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完善和优化产业发展体系,才能有效提高经营者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支持和引导林下种植、养殖户搞精深加工,延伸、加粗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充分发挥政策扶持、金融支持、部门联动的作用,努力扶持和培育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发展龙头,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从而达到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创建地方发展品牌的作用。

4.3 加强服务指导,提高发展水平

要加强统筹协调,积极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努力建设专业化的林下经济发展队伍。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通过搭建企业和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加强校地合作交流,每年邀请或组织抽调专家教授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并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种植养殖大户到校进行林下经济发展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切实加强对企业、示范户和农民技术骨干的信息咨询和业务培训力度,使林下经济发展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实现林下经济发展标准化建设,确保林业经济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切实为推动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更加有效作用。

4.4 加大政策扶持,增强发展动力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单位职能和行业优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认真谋划,切实在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和资金安排,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给予倾斜。同时,各单位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形成工作合力,为推动林下经济发展上水平上台阶,实现农民收入和森林资源“双增长”,建设生态、药香、平安、文明、小康新岷县,发挥更加强大的政策保障和工作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有冬.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全面建设生态文明[J].中国生态文明,2016(01):65

[2]王琪.探究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家参谋,2019(02):121

猜你喜欢

对策和建议林下经济生态文明建设
进一步加强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思考与对策
关于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探讨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