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风貌重构的驱动因素
——以皇都侗族文化村为例

2019-11-01

乡村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风貌侗族村落

刘 敏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随着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被提上国家战略日程,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由于传统村落自身的脆弱性,其自身风貌的完整性、原真性极易受到破坏[1]。面对当前所处困境,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走乡村振兴之路。乡村振兴与否是国家兴旺的关键环节之一,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建设美丽农村家园,为传统村落风貌真实、完整延续提供了发展方向[2]。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传统村落风貌重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村落建筑肌理的整合重构[3]、街巷空间的更新改造[4-5]、民俗风情的活化传承[6]以及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7]等方面。对于探讨其发生更新重构的驱动因素研究相对较少,基于传统村落风貌重构的驱动因素研究更少[8]。因此,本文以皇都侗族文化村为案例区,探讨驱动其风貌重构的因素,以期为皇都村当下及之后的保护发展研究及相似类型的传统村落提供一定的借鉴。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皇都村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南部,如图1所示。由于处在山脊和山谷过渡地带,地形山地居多,平地较少,民居便依山而建,顺山而延,并世代延传。这种尊重大自然客观规律,选择最佳居住环境,为皇都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保障。村寨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体系、表现手法丰富多样的侗族乐器、工艺技巧突出的侗族服饰、用于招待远方客人的侗家合拢宴、内容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以及侗族特有的宗教、氏族文化等[9]。

图1 皇都村村落布局区位

1.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渠道获取。一是通过对村民发放问卷和进行访谈了解村落的自然空间环境和人文历史状况;二是向村委会咨询并搜集相关内部资料,进一步加深了解皇都村历史发展;三是小组调研人员对整个村子的实物建筑进行拍摄,获取实时影像资料。

2 皇都村风貌重构的驱动因素

2.1 社会主体因素

地方政府、新型乡贤和民众组织在传统村落风貌重构过程中扮演引领者、组织者和示范者的角色。村落内部风貌保护专项资金的建立、风貌维持整体进程的监管、规章条例的制定以及网上投资平台的筹建完善等,都来源于政府层面。新型乡贤不断更新村落的创新思想,寻找村落经济增进的新点,带动村落风貌整体逐步升级重构。民众组织作为村落风貌演变的始终参与者,其行为活动对整个村落风貌重构的整体推进具有直接作用。

2.2 内源性因素

皇都村地处“百里侗文化长廊”的中心地带,与外界联系便捷紧密,客流量充足。在政府政策引导和新乡贤的指导下,村落对耕地进行流转经营和撂荒山地重新盘活来发展文化特色旅游业,推进村落产业由传统农业主导向现代的旅游业与农业兼容转型发展。目前,作为国家4A级景区,村落内部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加以独具一格的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从内在的文化底蕴至外在的物质空间得到了较好延伸。村落自身已具备坚实的基础,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重构其风貌达到总要求目标指日可待。

2.3 外源性因素

2014年10月,通道县被列入湖南省第二轮特色县域经济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县。皇都村顺应上级响应,积极打造极具自身特色的文化村。经过4年努力经营,在2018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皇都村具有良好的发展形势,县级投入建设资金2000万元,并积极引进民间资金约4亿元,均用于皇都村的旅游开发建设,使村落整体的风貌重构升级无后顾之忧。随着时间的推进,皇都村内部的传统文化和景观难免会流失,当下需探究如何使现存传统基因和以后挖掘的新的传统基因利用技术手段保存并尽可能延续下去[10]。皇都村风貌重构的驱动因素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皇都村风貌重构的驱动因素关系

3 结论和讨论

皇都村快速推进村落内部的风貌重构,是受到了内外源性因素作用再加社会主体因素的正确有效引领。三者相辅相成,使得皇都村既能满足村民对经济的需求,又能有效引导和制约在村落开展经济活动对村落传统文化价值完整性的破坏和延续性的威胁。

皇都村利用自身资源,外加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扶持,将自身打造为文化旅游产业型主导的传统村落。但是,其同样面临着产业结构模式僵化、人口流失不断加剧等带来的新一轮村落空间空心化、主体老弱化问题。如何整合村落内部的发展要素,尤其是优势要素,改造活化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如何阻止人口进一步流失,吸引传统村落文化爱好者驻留此地形成新时代的新型村落发展主体,是皇都村以及类似传统村落关键所在。

基于本次数据收集的有限性及研究者的理论学术基础,只是对皇都村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落风貌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之后可以结合其村落演进路径,分析不同时期的驱动因素及其主导因素。

猜你喜欢

风貌侗族村落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