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发展思考
——以广西六堡茶文化特色小镇为例

2019-11-01陈楚霖李金翼韦佳希

乡村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六堡茶文化小镇

陈楚霖 李金翼 韦佳希

(广西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1 背景及意义

1.1 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1]。因此,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发展浪潮成为当今发展的潮流。

1.2 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物质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所在。产业兴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职业,助力于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产业融合是产业兴旺的重要环节。形成新的农村产业发展方式和产业集成,是新时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一村一品”的政策提出,如何将特色农产品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进行有机契合,是形成产业兴旺的关键部分,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本项目在2017第二批特色小镇广西苍梧县六堡镇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根据该镇现有的资源和规划,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思考如何将茶文化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结合,为推动广西茶文化之乡六堡镇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2 发展条件分析

六堡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的梧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梧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是我国西南地区最早向外通商的城市。六堡茶借助区位优势,曾经名声大噪,茶号遍布海内外。六堡镇有约3.33万hm2种茶森林,气候和湿度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现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政策,将六堡打造成广西茶文化之乡,给六堡的发展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机遇。

2.1 政策条件

政策因素的引导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17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培育广西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文件。六堡镇于2017年8月份被国家住建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2017年9月,六堡茶产业发展新动能高峰论坛提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启“茶船古道”,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2017年,梧州市根据六堡镇的发展进行讨论并编写了《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明确,梧州市全面实施“以茶兴市、品牌带动、产融结合”战略,加快六堡茶茶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练内功、促发展,加快“一带一路”“一乡一品”的建设[2]。

2.2 市场条件

根据国家公布的特色小镇名单统计,自2016年10月11日以来,全国共培育特色小镇403个,省级特色小镇共979个。从区域分布看,特色小镇多分布于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而广西仅占45个镇(含14个全国特色小镇)。从类型看,特色小镇可分为文旅产业依托型、农业依托型、制造业依托型、金融业依托型以及信息技术依托型等[3],而农业依托型中以茶文化建设的特色小镇相对较少,在广西仅1家。从农产品角度看,六堡茶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茶文化之乡六堡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总的来说,六堡镇作为广西唯一以茶文化为特色的小镇,在3个维度上具有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相对较大。

2.3 产业条件

2007年以来,梧州市六堡茶产业进入“一次创业”阶段,以生产加工为突破口,从产业链的前端种植和后端流通销售等环节发力,初步形成产业发展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广西“双核驱动”战略的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黑茶消费需求量逐渐增加。梧州顺应新形势下加快六堡茶产业创新发展的“二次创业”,做好六堡茶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六堡茶产业向现代茶产业转变,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进一步增强了茶产业龙头企业实力和带动能力,提升了“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把六堡茶产业发展成为综合效益高、区域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可持续发展支柱产业。

2.4 文化条件

中国是茶的故乡,六堡镇是广西的茶文化之乡。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精神、茶德、茶具、茶书以及茶画等。六堡镇以六堡茶闻名,农民以种茶、采茶为生。依托“茶船古道”,六堡正在建设茶文化展示区和文化体验区,以“茶厂+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集采茶、制茶、品茶与吃、住、乐于一体的农家乐休闲旅游[4]。因此,小镇包裹在茶文化的底蕴中,“以茶为生,以茶为乐”的思想孕育其中。

3 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六堡镇建设现状

六堡镇目前主要以茶文化为特色,打造文化展示区和文化体验区,如图1所示。建筑上保留原有的建筑肌理和岭南建筑的特色,颜色较为朴素统一。建设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有效促进产业融合,将农业结合旅游业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图1 六堡镇现状分区

3.2 存在的问题

3.2.1 产业支撑力不足。六堡镇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虽有意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但流于表面,没有深入将茶文化和第三产业、旅游业等有机结合,导致产业形式单一,缺乏长远的产业支撑力。

3.2.2 产业缺少品牌效应。六堡茶在生产、加工、包装以及广告上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品牌效应,在茶叶市场上的知名度较低。

3.2.3 基础设施不完善,对专业人才吸引力低。六堡镇现有的交通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宿环境等尚未完善,导致当地年轻劳动力流失且无法吸引外地人才。专业人才和年轻劳动力是建设特色小镇的主力军,因此需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吸引力。

3.2.4 与当地特色文化结合不紧密。六堡镇的特色文化是茶文化,目前以建筑、景观和产业为依托,小镇内设有与茶文化相关的特色小品,但村庄主题模糊,缺乏文化创新,没有很好地彰显茶文化特色。

4 路径与对策

4.1 发展路径

4.1.1 突出茶文化内涵,制定特色规划。通过对六堡茶文化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游览路线,结合小镇优势,完善游客体验。例如,提供茶文化特色食物、采茶和学习茶艺的茶文化体验以及茶敷等养生活动等,打造吃、住、行、乐结合的优质旅游服务。

原有功能分区未结合旅游区进行良好发展,规划把六堡分为5个区,保留原来的镇中心,沿着水系延伸出茶船古道观光区、文化商业区、民宿旅游区和文化产业区等,形成一条完整的旅游路线[4],如图2所示。

图2 六堡镇规划功能分区图

4.1.2 促进茶产业融合,融入小镇建设。单一的售茶模式无法提升六堡茶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应进行有效的产业融合,提供特色产品。如图3所示,规划将六堡镇以“一轴多核心”串联,如将茶文化与文创产业结合,提供具有茶文化创业的产品与服务。与“互联网+”技术结合,提供线上线下的茶文化服务;与养生服务结合,提供茶敷、排毒等养生服务[5]。发挥规模效应,以点成线再成面,提升小镇的综合竞争力。

图3 六堡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图

4.1.3 形成茶文化品牌,实现乡村振兴。六堡茶欲占据茶叶市场的一席之地,需要打造知名的茶文化品牌。六堡镇作为六堡茶的发源地,有强大的品牌效益,小镇的整体实力将获得巨大提升,实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

4.2 发展对策

4.2.1 协调产业发展,发挥聚集效益。进行有效的产业融合,结合以茶文化衍生的养生产业、文创产业、旅游产业等,共同打造以茶文化为主导的特色小镇,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4.2.2 打造实力品牌,发挥品牌效益。贯彻“一村一品”政策,将茶叶及其衍生产品做成知名品牌形成品牌效益,带动小镇发展。

4.2.3 完善基础设施,引进专业人才。注重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岗位,引进专业人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劳动力的培养。政府部门可以提供相关政策与人才福利,大力吸引并留住人才。

4.2.4 挖掘本土特色,传承当地文化。注重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断深入研究茶文化的内涵,同时大力挖掘六堡镇的本土特色进行深度研究和开发,形成新的特色产业,如当地的岭南特色文化。

猜你喜欢

六堡茶文化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参观六堡开茶节游记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熊的小镇
茶文化的“办案经”
小镇(外一篇)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六堡茶的“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