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IPP模式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与策略

2019-11-01军,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创新能力

郑 军, 朱 京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17年1月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 提出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思路之一是培养出科教协同、产学结合的创新型人才。 未来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研究生, 而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 CIPP评价模式是为管理者做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 针对目标、设计、实施和影响, 分别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四种类型加以评估[1]43。 本文引入CIPP评价模式, 搭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的理论框架, 通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进行分析, 客观衡量并科学审视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其构成, 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一、创新能力培养评价的理论框架

CIPP评价模式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美国学者斯塔夫比姆提出的,它强调了教育评价的改进作用,体现出诊断性、总结性、灵活性等特点[2]。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政府、高校管理者,导师、研究生,企业、社会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在培养创新能力目标的指引下,对培养过程中所具备和呈现的实力与潜力进行理性评估和价值判断就是评价过程。现有的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有以下几种观点。有学者提出通过开展课堂研讨会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力[3];有学者结合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政产学研用”模式,构建共同培养的教育基地[4];或比较、借鉴国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提出可参考美国的以GRE为核心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将中国的招生制度结合中国特色,与世界研究生教育保持同步[5];或提出创新能力因素说,认为要达到创新的目的,必须综合考虑动机水平、智力水平、人格特征、知识结构、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6]。

本文将CIPP模式引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理论框架的搭建对于提高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在该理论框架下,高校应着力提升与背景评价相匹配的环境基础能力,与输入评价相匹配的资源配置能力,与过程评价相匹配的过程行动能力,与结果评价相匹配的绩效反馈能力。基于CIPP模式的这4种能力的有效组合与有机统一是优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源泉与动力。综上所述,本文在确立同CIPP模式相匹配的研究生培养及其构成的前提下,构建出基于CIPP模式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CIPP模式下培养评价的理论框架

二、环境基础能力是前提

背景评价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评价目标方案的需求、问题、资源和机会,用于诊断方案目标与方案实际影响之间的差距[1]44。在厘清背景评价的内涵与构成的前提下,本文从研究生培养的环境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生培养的环境基础能力包括外部宏观政策环境和内部创新环境所具备的实力和发展潜力,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就外部环境而言,政府的宏观政策支持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导向作用;就内部环境而言,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激发研究生的潜力与热情。

1. 外部政策环境评价

(1) 现行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录取研究生主要采取统考、推荐免试和单独考试3种方式。但在实际的招生过程中,参加统考的考生占据很大的比例,而参加推荐免试和单独考试的考生只占少数。在我国,除了34所高校具备自主划线的资格,其他高校在招生过程中都必须遵循国家划定的分数线来录取考生。由于政府的集权管理模式,中央教育部直接管理范围较大,削弱了地方教育部门对本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决定权和策划权,放空了培养高校的自主权,制约了地方和高校落实招生制度的主动性,降低了生源质量,进而阻碍了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进程。招生制度代表着国家整体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向,它不仅指引着研究生教育朝着规模化、结构化发展,还深刻影响着后续的培养环节,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 研究生培养制度是重要保证。研究生培养制度是指在培养理念的合理支撑下,根据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和国家所需,提供给研究生较为平稳的运行规模、运行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总称。据现有文献显示,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主要要素包括教育方式、培养目标和管理方式。而培养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垫定了稳定的基石。①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推崇的教育观念和原则代表着一个高校的培养理念,它规定着培养研究生的性质和方向。②目标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今社会充满挑战,为了生存发展,就要明确认识培养国之所需的创新型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最终任务,就要坚持精准落实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并重培养的指导方向。③科学的教育管理方式是重要途径。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方式,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并能够将其运用到科研实践中,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目标。

2. 校园文化氛围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索里·特尔福德认为,“创造性环境”(即“社会氛围”)能够培养主体的创新能力,一个追求创新的校园环境氛围保证了创新能力的培养。①开放多元的校园文化能够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和精神等更具创造力,别具一格的建筑也能潜在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还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②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对培养过程也产生影响。考生总是更倾向于报考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的高校,而优越的自然环境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拥有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学生更容易接触到所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也会接触到更加优秀的人群。这对于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人文环境也同样重要。在良好的学术环境中,经过学术氛围的熏陶,学生会更加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虚心学习他人的思想,从而激发其科研创新的热情,进行更深层次的科研工作。

三、资源配置能力是保障

输入评价是从环境基础能力出发,评价培养方案是否可行和有效,是保障性评价[2]44。这一评价要素检验并决定如何运用教育资源实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标,从而为改革培养方案提供思路。同时,输入评价也避免将时间、金钱浪费在一个不合理或注定会失败的方案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输入评价需要考虑培养过程中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和配置情况,这3个指标决定了创新资源与创新产出的关系,即动态培养资源的配置能力。

1. 师资队伍

研究生导师就像引航灯,指引着研究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学习研究。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学习发展空间,师资队伍为培养方案的顺利执行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让研究生都能受到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导师的指导。要想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而言,一名好的导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明确的研究方向、较强的指导能力,而且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一不受到导师一言一行的影响。

2. 教育经费

对研究生教育经费的输入评价是指能够筹集到的经费是否能够满足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额为42 557亿元,比2016年增长9.4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为34 204亿元,比2016年增长8.94%,高等教育支出占教育总支出的26.10%,排名第2[7]。研究生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影响到大多数高校能否在科研条件(书籍、计算机和互联网接入)等硬件建设方面有很大的改进。内部的经费投入和外部的经费注入构成了研究生培养经费。首先,高校可定期设立相关教学基金,如科研实践种子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等,减轻研究生的经济压力,以此激发研究生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校外企业设立的创业孵化基金、研发机构的创业基金、社会的天使基金、政府的直接财政拨款等,都从外部给高校培养研究生提供了资金保障。

3. 办学条件

2004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指出,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包括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等等。这些指标是衡量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年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良好的硬件设施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物质保障。高校的办学条件高低包括信息化平台的成熟程度、图书馆藏书的丰富程度、实验室数量多少、实验设备的先进程度等。这一系列的条件都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相关调查表明,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数量偏少。哈佛大学图书馆藏书量达1 400多万册(件),而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图书馆藏书量仅为461万册(件)和260多万册(件)[8]。我国高校图书馆除了数量不足的问题外,还存在着图书资料陈旧、图书种类不完整、书籍更新缓慢等问题。这种现状制约了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需要,影响了研究生开展创新活动。近年来,各地高校不断扩招,许多高校原本的教学场地已难以支撑日益增多的研究生数量,部分高校会在期末考试期间出现很多学生找不到自习场所的现象。此外,信息化时代的研究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课堂和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搜索、分析和判断。

四、过程行动能力是核心

过程评价着眼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效性动态评价,将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反馈给决策者,有助于提升培养过程的行动能力。教学、实践与应用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有机组成和考虑因素。本文选取“产学研协同教学模式”和“科研实践平台”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和载体,能够有效地保证评估信息的准确性,客观诠释教学模式与实践平台的统一过程,及时改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用以提升高校培养研究生过程的行动能力。

1. 产学研协同教学模式

作为一种新的合作理念,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通过多个主体的协同作用和资源共享,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作,能够及时改善创新结构、组织、目标和条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9]这表明国家鼓励高校和社会企业加强合作、紧密沟通。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建立产学研协同教学模式,有利于突破院校、专业学科、行业的壁垒,开展产、学、研、政、用的协同创新,最大效率地整合利用研究生的培养资源,能够促进研究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10]。

2. 科研实践平台

科研实践平台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载体,这对加深研究生关于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及科研能力,进而培养创新思维有着重要帮助。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加强普通高校实践教学工作。科研实践的益处在于:在以学术创新为目标的理论研究过程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水平;在完成科研创新项目的过程中锻炼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科研实践活动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再创造,全面掌握并吸收前人积累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总结的丰富经验是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产生的基础。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全面保障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加大建立科研实践平台的力度,积极营造校园创新实践的氛围,打造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稳固载体。

五、绩效反馈能力是关键

结果评价是评价活动的第4个阶段,它主要考察经过前3个评价过程都产生了哪些预期或非预期、正面或反面的评价效果。它既衡量了培养方案的执行程度,又完善了相关信息资源[1]44。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达到的“直接效果”和带来的“社会效益”是培养结果评价的考虑因素,用以体现培养的绩效反馈能力。

1. 直接效果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代表着其创新素质,关键是创新,重点是能力。有学者从品德素质、性格特征和学习能力这3个方面评价研究生的创新能力[11];有的侧重实际科研成果,如考察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成绩、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学位论文水平、科研实践能力[12];有的评价研究生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创新意识和科研方法运用能力[13];有的从5个角度进行评价,分别是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 、身心素质、创新环境、科研成果。根据上述分析,图2展示出本文选取的具体指标及相互关系。

图2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效果结构

自学能力是指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查阅文献,独立阅读、理解、思考和理解的能力;接受知识的能力是指研究生从课堂、学术会议等外部世界获取知识,通过观察、记忆、思考、整合、理解、消化和吸收,将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包括探索问题的敏锐力、信息收集与选择的能力、文献阅读与综合能力、判断未来的能力、筛选科研课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由科学实验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论证能力、多方位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这几个方面来体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联想、转移经验、直觉、表达、组织协调、独立决策、鉴别评价能力7个方面。科研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最直接的产出形式,可从发表论文数、论文被引用次数、论文所在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论文获奖情况等几个方面来体现。学位论文的撰写能够系统地训练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研究生从事科研项目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参与项目数、科研成果奖项和专利情况3个方面。

2. 社会效益

培养研究生带来的社会效益体现在研究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环境优劣和其入职后自身的发展潜力。首先,企业更愿意招聘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掌握过硬的应用型知识的员工。研究生毕业后能学以致用,到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去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这才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最终目的。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政府、教育机构、社会大众,还是受教育者本人都意识到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在未来经济社会中将发挥的重大潜力影响。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不断深化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确保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能够在各行各业充分发挥自身所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在企业和社会的评价中总结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及时向高校反馈,可以促进各高校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不断改进。

六、培养策略

1. 优化招生制度和方法

①高校在进行计划招生时,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充分考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完善招生计划的分配方式。②招生考试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的是更多具备不同特质的人才,不同专业和地域的考生都有着不同的潜质特点。如通过延保措施、优秀生源互推机制等一系列招生措施选拔优秀考生;对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及杰出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团队的招生资源予以特殊支持。③注重初试和复试的衔接问题。要提升招生过程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性,优化初试并且强化复试的考核选拔机制是一个有效途径。需统筹协调初试和复试这两个环节,在考察中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侧重点,并使二者充分互动补充,使其产生“1+1>2”的效果。

2. 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氛围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作用。①指导教师应指导研究生多阅读业界权威文献,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②高校应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研究生可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学术会议;与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方向的优秀学者交流思想;开展各学科的专业学术论坛,比如人大经济论坛;对优秀的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供经费支持等。③校园内要提倡高品味的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通过比较、辨别、吸收、借鉴,理性地把握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出一批有坚定理想、有文化底蕴的创新人才。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经师易遇,人师难遇。这表明一个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①高校应在选拔导师的环节严格把关、打破导师终身制、多渠道引进导师、高校之间实行导师共享、健全导师评价激励机制,以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建立一个能够选拔合格优秀导师的选拔体系,一个能够激活和保持导师学术活力的评价与淘汰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②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学习研究时,不能局限于简单地解答问题,重要的是导师自身要起着引导和示范作用。导师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无形中会感染带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14]。

4. 完善课程结构,优化培养过程

①增加专业课的现实性。针对传统教学中部分脱离实际、实用性差的课程,应及时去除,不断加强专业课程与专业发展的紧密度,让学生及时了解所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新趋势。②要增加交叉学科的培养。多学科交叉渗透是研究生教育长期面临的发展趋势。集中于某一固定的学科领域的培养模式对于研究生的科研范式、资源获取、交流路径等方面都有一定局限性。在多元文化深度互动的背景下,科学的发展需要各学科之间的不断协调与融合。而发展学科交叉是在满足这一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老学科的创新,通过质变演进,培育新学科,拓宽研究生的培养渠道。③要增加方法类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方法类课程的教育在国外受到较多重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了相关研究方法,研究生便能主动拓展其研究领域的边界。

5. 加大科研项目投入

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是以科研项目平台为基础的。研究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逐渐进入科学研究的角色,能够培养研究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进而达到以科研引兴趣、以项目促创新、以平台促发展的目的。高校可借鉴美国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丰富合作模式和项目,实行实验室轮转方式。研究生可借助各大科研实践平台展开实验研究,通过参加丰富的学术活动拓宽专业视野,从而提高自身的科研实践能力。因此,国家应和高校一起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共享科研资源,重组教学资源。这样各学科之间能够和谐快速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

6. 培养创新人格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其中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但归根结底还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创新人格的形成。①创新人格形成的出发点是科学的学习和思维。针对提高创新能力的技巧,中国科学院朱清时院士曾说过,出色科学家的兴趣是新成就产生的源泉,他们总是不断地培养感觉,最后聚精会神地研究它。因此,新发明新发现与科学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精神是分不开的。②持续夯实基础知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创新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它必须扎根于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课是研究问题的理论依据,专业课和实验课是实现创新的钥匙,直接决定了研究生的创新领域。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创新能力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V eraW an g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