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机制研究*
2019-11-01张姝末
朱 波 张姝末
(黑龙江工程学院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的应用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数据驱动发展的思维理念,也渗透至各行各业,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利器。数据驱动是通过采集整理海量数据,经过机器学习和拟合分析建立决策模型,进而辅助科学决策的手段。可以说,数据驱动更新了数据应用环境,改变了情报分析的方法、技术与过程,能够化繁为简,优化决策,驱动创新。智库是拥有多学科优质人才,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决策支持,以公共利益、社会责任为关注点的研究机构。2015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要求图书馆将“资政、聚才、启智”等作为新型智库的功能定位,鼓励各级图书馆根据服务实际,建立具有特色的新型智库。高校图书馆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大数据分析、处理与利用能力,与多学科专家学者联系密切,这些均是其开发新型智库,促进智政良性互动的优势所在[1]。虽然目前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还需要克服多方面的困难,但在数据驱动浪潮下,加快了智库要素的流通、整合与共享,为新型智库服务革新提供了动力。为此,高校图书馆需要把握数据驱动的机遇,融入大数据环境,针对不同服务主体的需求,建构科学的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机制。
1 数据驱动对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的作用
大数据时代用户需求日益多元化,智库的服务职能也随之变化。通过数据驱动,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的信息处理流程将得到优化,有助于建立更加科学的服务体系。
1.1 智库业务节点的优化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与数据资源的开放性特点,使得人们对新型智库服务的需求量增加。政府、企业、社会人士等作为新型智库的服务对象,其需求是不断变化的,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在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要以开放、包容的理念,借鉴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重组业务流程、细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数据驱动使得新型智库的业务节点得到优化,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精细化组织。集成多种信息技术的数据驱动,能够高效筛选可用信息,揭示数据之间隐含的规律,智能抽取潜在的有价值知识,为高校图书馆的业务再造提供支持。
1.2 智库发展模式的创新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营造了数据互通共享的环境,人与物、物与物、网与网的互联,催生出了大量对于了解社会运转有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成为新型智库发展的驱动力,有助于整合各行各业的优质资源,满足用户的深层次需求[2]。在数据驱动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朝着开放、协作方向发展,改变了作为信息服务中心的单一印象,趋向于建构从数据生成、采集、整理到利用的全过程服务链,要求无论结构化还是非结构化数据,都能够根据既定需求进行整合,为公共决策提供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高校图书馆更加注重协作与创新,注重智库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利于促进多领域知识的融合,也创新了新型智库的发展模式。
1.3 智库服务体系的科学化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对外提供服务,不仅是为服务对象提供所需的知识资源,也要充分整合既有资源和智慧,从策略和结果层面为用户提供支持[3]。因此,只有借助数据驱动,在全方位整合与利用数据的基础上,使服务的内容、功能与经验形成体系,并以科学的应用体系支撑智库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才能更好地保障智库服务质量。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据处理工具的应用,让智库服务具备智能化的特点,让高校图书馆员能够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对问题做出更为精准的分析评判,以辅助建立科学的知识服务体系,保障动态和实时更新智库信息以更好地迎合决策咨询服务需求。
2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主要内容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具有独立性、公益性与政治性的特点,作为半官方的智囊,汇聚了大量社会科学数据,能够依托数据分析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也成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源泉。
2.1 决策支持服务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以政府为主导,并将政府部门作为直接服务对象,可以为政府人员提供优质的知识资源。而企业、科研机构、社会人士作为间接服务对象,也可以寻求高校图书馆的帮助,获得信息咨询、文献检索、决策支持等服务。图书馆员能够利用多种数据处理技术,对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与深入挖掘,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帮助,提升政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于科研机构而言,可以提供文献支持、竞争情报服务,可以采用信息推送、可视化分析等方式,为科研人员提供所需的专业知识[4]。对于企业用户和个人而言,新型智库可以调取既有的资源储备,或者通过数据采集挖掘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为他们提供持续可靠的知识来源。
2.2 知识评价服务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汇聚了多学科的专业人士,这使得其在知识评价服务方面具有权威性。凭借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持,我国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推出的服务产品日益丰富,包括学科评价、学术评估、专著点评等。例如南京大学图书馆吸纳各学科的优秀人才,建立了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5]。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拥有自己的学科服务特色,在学术成果评判方面也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学术计量、科研成果评估工作,选择合适的情报采集、分析工具,提升知识评价服务能力。同时可以对本机构管辖的智库成果进行评判,形成科学全面的分析报告,为其他机构收录以及用户的获取提供参考。
2.3 知识传播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知识的存储、传播中心,不仅要承担实质性知识服务工作,也需要拓展知识传播渠道。而从知识输出角度看,知识传播可以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强化智库成果的应用,完善高校图书馆的评价反馈体系。大数据时代用户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要分析用户群体的类型、特点,以便向他们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品。同时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可采用多种传播手段,如学术论坛、阅读推广活动等,向企业、科研机构、学校等展示智库成果,并将相同主题、相同学科的知识汇聚起来,纳入机构知识库中,方便广大用户检索使用。例如国家图书馆建立情报咨询委员会,发挥自身优势建设知识服务体系,在数字化保存智库产品的基础上,通过沙龙、论坛等形式传播知识产品。
3 基于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价值链
从数据驱动角度看,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开展,离不开对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应用。为此,我们可以按照价值量的高低,将知识服务分为数据、情报、智慧3个维度,通过系统分析法建立价值链模型(如图1所示),揭示不同知识产品间的相互关系,探寻支持信息智库知识服务的内在驱动因素。
图1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价值链模型
3.1 数据服务维度
在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时代,基于海量原始数据的信息组织、计算、分析,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主流。数据需求是广大用户最为直接的需求,也是获取新型智库服务的基础条件[6]。数据需求处于价值链的底层,涵盖多种学科门类,体现了用户知识需求的多样性。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提供的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存储与管理等内容,是其他服务的逻辑起点。作为知识服务的基础,数据服务体现了数据密集性,其服务质量直接决定了知识服务的深度。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可以借助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搭建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集成、计算、聚合、挖掘与长期存储,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数据产品,充分发挥数据驱动的作用。
3.2 情报服务维度
情报服务作为实现知识服务的必要过程,能够发挥辅助决策的作用,处于价值链的中间层。它是借助各种情报分析方法、工具与技术,对所获取的情报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如社会网络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进而揭示这些信息之间的关联,由此形成支持决策的依据。数据服务为情报服务提供了原材料,通过专业情报人士的二次加工与处理,从学科发展动向、技术趋势、专业竞争力等角度,结合服务对象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情报服务产品。情报服务发挥着逻辑中介的作用,能够借助适宜的分析模型,厘清复杂数据之间的关系,得到具有方法驱动功能的情报分析报告。
3.3 智慧服务维度
智慧服务是知识服务的高级阶段,强调充分发挥不同学科人才的智慧,打造更多优质知识决策产品,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智慧服务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能够针对复杂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为可靠的服务[7]。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提供的智慧产品,以数据服务和情报服务为基础,以决策方案、战略方针、知识思想产品为主体,能够满足人们深层次的知识需求。智慧服务将目标问题融入专家系统,体现了新型智库“转知成智”的机理,能够弥补数据驱动存在的缺陷,提升知识服务的智能水平。为了保障智慧服务的实施,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必须建立专家数据库,开发能够利用专家智慧的决策程序,以保障知识增值服务质量。
4 基于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机制构建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依托数据、技术、智力输出等要素,促进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创新,为用户提供多样化服务。对于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机制的构建,要充分考虑核心要素,从资源体量、技术能力、服务创新等角度设置服务机制,保障新型智库资源的均衡配置,优化知识服务模式,体现新型智库服务特色(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的知识服务机制
4.1 资源建设机制
在数据驱动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要以数据分析为主导,从“需求”“数据”“知识”等维度设计服务机制,拓展资源建设范围,体现数据资源利用价值,为知识服务的细化、精准化提供支持。在资源整合方面,高校图书馆要将特色、新型数据资源采集作为重点,体现新型智库的建设特色[8]。图书馆员要做好各类资源的深度挖掘工作,做好专业文献的二次开发工作,有针对性地筛选、抽取高质量的数据,建立特色数据库,以数据驱动保障知识服务的深度。可通过与出版社、书商等合作,寻求更为广泛的数据来源,以资源联建实现信息共享。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重点采集电子教学参考书,打造特色信息服务平台,收录一万多册中外电子教参,涵盖了一千多个学科门类。
4.2 技术支撑机制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实现,是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校图书馆需要从技术层面优化软硬件性能,打造一支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通过与高新企业合作,学习更多新技术,并将技术应用嵌入新型智库服务的全过程。高校图书馆还要全面分析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根据用户建议反馈设计知识服务程序,打造个性化服务系统,如知识地图、移动图书馆APP 等,满足用户的动态服务需求。同时要利用智能化设备,如智能机器人、语音提示系统等,保障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便捷、高效与智能化。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利用二维码识别技术,帮助用户制作二维码借书证,方便用户通过手机办理业务,随时随地在线享受新型智库提供的服务。
4.3 服务创新机制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机制的构建,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服务思维,树立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创新的服务模式应对智库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于服务机制的设计,要确保服务内容具有创新性,能够与政府、科研机构的信息库保持同步,或者能够体现自身特色,以互通互联的方式提高数据利用能力,为创新知识服务提供支持。而为智库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的主体,不仅限于图书馆员,还可以邀请学科专家、高校教师、志愿者等广泛参与,让用户接触到不同的思想。通过与科研院所、艺术中心等机构合作,提供多样化的知识服务形式,如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向广大用户展现新型智库服务内容,让用户在愉悦的氛围中增长知识。例如同济大学图书馆发挥智库服务优势,开展图书展览、讲座、演出等多种服务项目,带给用户更加丰富的体验。
5 结语
新型智库是汇聚各学科优秀人才,为政府决策与公共服务提供支持的机构。在数据驱动浪潮下,新型智库的各项建设要素得以更新重构,更加凸显了其在解决社会问题、引领舆论导向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在无形中推动着社会各方面的变革。高校图书馆是新型智库的建设者与维护者,要高度重视数据驱动的作用,着力提高资政服务与智力产品的输出能力,建立科学的智库知识服务机制,进而更好地提升新型智库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