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炎舒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盆腔炎临床研究*
2019-11-01陈珊珊黄小敏
陈珊珊,黄小敏
(1.广东省中山市民众医院妇产科,广东 中山 528441;2.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盆腔炎病情顽固,病程较长,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常见于育龄期妇女。支原体感染是引起盆腔炎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通常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进行抗支原体治疗,阿奇霉素可有效杀灭支原体[1]。但近年来抗菌药物滥用,耐药性导致抗感染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从而影响临床疗效。妇炎舒胶囊常用于治疗妇科炎症,具有疏风通经、清热解毒之功效,对多种微生物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2-3]。本研究中采用妇炎舒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盆腔炎,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中相关诊断标准[4];临床症状表现为白带增多、下腹坠胀、尿路刺激征等;经B超检查显示双侧或单侧附件区伴有炎性包块;宫颈分泌物支原体PCR法证实为阳性;对本研究拟用药物无禁忌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出血性疾病;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妊娠期或哺乳期;伴有精神病不能配合本研究;合并急腹症、直肠手术。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中山市民众医院2018年2月至5月收治的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10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入院后,指导患者注意饮食清淡及个人卫生。对照组加用阿奇霉素片(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8149,规格为每片 0.25 g),口服,每次0.5 g,每日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妇炎舒胶囊(陕西东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25727,规格为每粒0.4 g)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连用2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支原体转阴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各2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8 cm,取上层血清进行链球菌MG凝集试验,滴度小于1∶40即判为支原体培养阴性。
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各6 mL(分2管,各3 mL),其中一管3 000 r/min离心8 min,离心半径为10 cm,取上清液置-30℃冰箱中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 2(IL-2)、白细胞介素 10(IL-10)、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另一管血标本采用6HT型流式细胞仪(美国Guave公司)检测CD4+和 CD8+,并计算 CD4+/CD8+比值。
临床疗效[5]:痊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有效,临床症状缓解,支原体培养为阴性;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支原体培养为阳性。总有效=痊愈+有效。
安全性: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晕、皮疹、呕吐、胃肠道不适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4。研究组患者支原体转阴率为71.15% (37 /52),对照组为 35.29% (18 /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7,P=0.013)。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头痛、皮疹各1例,胃肠道不适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4/51);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皮疹1例,呕吐、胃肠道不适各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5/5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1,P=0.750 >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ng /L)
表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ng /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下表同。
组别+CD4+(% ) CD8+(% ) CD4+/CD8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前 治疗2周后对照组(n=51)研究组(n=52)t值P值36.88±5.19 36.85±6.17 0.027 0.979 41.22±6.91*49.15±7.78*5.466 0.000 35.36±4.42 35.32±4.37 0.046 0.963 28.64±5.33*23.98±4.47*4.811 0.000 1.06±0.13 1.09±0.18 0.968 0.355 1.41±0.28*1.98±0.26*10.709 0.000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s)
组别对照组(n=51)研究组(n=52)IL-2(ng/L) IL-10(ng/L) TNF-α(μg/L) hs-CRP(pg/mL)t值P值治疗前45.29±5.61 44.84±6.75 0.368 0.714治疗2周后65.68±6.32*88.10±5.93*18.570 0.000治疗前71.94±7.03 71.36±8.15 0.386 0.700治疗2周后84.31±8.69*95.67±6.71*7.434 0.000治疗前2.63±0.25 2.68±0.36 0.817 0.416治疗2周后2.01±0.31*1.13±0.24*16.128 0.000治疗前41.29±4.61 40.84±5.75 0.438 0.663治疗2周后29.68±3.32*18.10±3.93*16.139 0.000
3 讨论
盆腔炎致病因素复杂,当育龄期妇女伴有流产、产后感染、经期不洁或相邻器官炎症蔓延均可导致其发生[6]。支原体感染盆腔炎现临床多以抗菌、消炎等为主要治疗目标,抗菌药物的应用可控制盆腔炎细菌感染,阿奇霉素作为对抗支原体的首选药物,可抑制细菌蛋白合成,但由于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体内组织粘连,产生局部循环障碍,抗菌药物难以渗入局部发挥药效,加之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耐药性严重,易引起盆腔局部微循环障碍,机体免疫紊乱,致使本病迁延不愈,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7]。中医认为盆腔炎属“带下”“妇人腹痛”等范畴,若未及时给予治疗则会引发月经不调、不孕及反复炎症等并发症,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该病的发病关键点在于正气不足,若寒湿之邪入驻胞脉,致使气血不畅,故发为腹痛,因此治疗关键在于清热祛湿、益气化瘀。妇炎舒胶囊采用多种传统中药材组方,可发挥扶正不恋邪、邪去不伤正的效果,对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均有较好的抑制杀灭效果[8-9]。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支原体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有效控制支原体感染。分析其原因,阿奇霉素为红霉素结构的抗菌药物,与支原体核糖结合后,抑制其蛋白合成,进而发挥抗菌作用[10]。妇炎舒胶囊主要成分为蒲公英、甘草、大黄、忍冬藤、赤芍等,其中蒲公英、甘草清热解毒,大黄、赤芍清热除湿、凉血祛瘀,忍冬藤疏风通络,使气血运行舒畅,诸药配伍,共奏清热除湿、益气化瘀之功效[1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IL-2和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NF-α和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IL-2是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因子,可刺激自然杀伤细胞,促进巨噬细胞、B细胞激活。IL-10是常见的抗炎因子,可抑制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前炎性因子。TNF-α和hs-CRP是人体在发生严重感染、急性炎性时所大量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进一步扩大炎性级联反应。炎性反应所产生的炎性介质可激活NF-κB,其又进一步促进炎性介质释放,而阿奇霉素可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来减少炎性因子的进一步产生。妇炎舒胶囊中的蒲公英、甘草均有解毒、抗炎功效,有效改善机体微循环,可进一步提高抗炎效果[12-13]。研究组免疫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由于联合用药后在常规抗菌、抗病毒基础上发挥更有效的抗炎及增强免疫功能机制,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进一步有效吞噬支原体,促进炎症消退,进一步巩固疗效[14]。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表明联合治疗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妇炎舒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盆腔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