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蓝盾”在行动和谐劳动谱新篇
——厦门市思明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纪实
2019-11-01朱绪章苏承龙
朱绪章 苏承龙
2019年以来,厦门市思明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按照省、市、区三级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打造一支“维权蓝盾”为目标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以深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服务宗旨,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服务标准,以促进劳动者权益保障为服务方向,有序推进劳资纠纷防控处置工作,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谱写了新篇章。
截至8月31日,厦门市思明区劳动保障监督大队今年已受理投诉举报841件(其中来访383件、上级转办及信访458件),涉及人数1070人,涉及金额721.92万元,结案率100%,出警处置突发劳资纠纷27件,涉及567人,1840.11万元,处置率100%。全区未发生30人以上劳资纠纷。在建工地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户、银行代发工资等制度覆盖率100%,提前实现年度目标。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采取了以下“四为”措施:
一、以制度为保障
一是完善欠薪治理制度。厦门市思明区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部门联席会议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区级财政投融资建设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通知》《思明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跨部门联合执法制度》等制度措施,为根治欠薪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完善内控规章制度。加强风险防控,规范内部控制,按照要求,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预案应对策略,形成《思明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内部控制制度》。做到“人人学内控、人人讲内控、个个能监督、个个受约束”的良好氛围。
二、以防控为基础
一是一线防控。落实“执法重心下移、维权窗口前置”工作模式,打造基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程,在10各街道设立劳动保障监察室,成立13人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队伍。在中华街道霞溪社区设立全市首家社区“和谐劳动驿站”,将劳资纠纷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层。二是全面防控。依托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机制,开展劳资纠纷隐患排查,对存在欠薪隐患的2749家单位开展排查,结合经济普查,组织对4534家建筑、餐饮休闲娱乐、外贸等重点行业用工调查。
三、以联合为手段
一是联合行动。会同区建设局、区市政园林局、区各街道等部门联合行动,排查在建工地60个,检查建筑工地45家。政府投融资工程项目无拖欠工资情况,区属在建房屋住建和市政工程项目无群体性劳资纠纷。二是联合监管。在责令整改、行政处罚和移交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信用监管联动机制,将信用等级“黑名单”企业等高风险市场主体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将抽查结果纳入社会信用记录,加大曝光力度,依法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依法定职权评价56家企业,其中A级企业52家,C级4家,对2家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
四、以检查为督促
一是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根据“开展清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分工,以建筑工地为重点,对欠薪违法行为实施集中整治,检查人数860人、印发各类宣传材料46232份,接受各类咨询2288人,顺利通过国务院和省市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二是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进行为期1个月的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检查活动,审查检查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00家,配合就业招聘现场法律宣传,督促用人单位依法招工用工,有效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整顿了职业介绍市场秩序。三是开展民办职业学校专项督导检查。对区属19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进行督导检查,合格14家,基本合格1家,不合格4家,强化主体意识,规范培训要求,今年以来,化解处理职业培训类纠纷35件。
劳动有收获,和谐迎未来。新时代的劳动和谐关系,就必须把解决广大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第一位,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到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案件中,用“忠诚于党、文明执法、秉公办案、热情服务”的思明区劳动保障监察精神,让“思明蓝盾”成为捍卫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之盾”和“守护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