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初心从艺之路无终点
—— 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连紫华

2019-11-01林萍姗

就业与保障 2019年19期
关键词:瓷雕瓷塑德化

林萍姗

“我今生与泥为伴、与瓷相守,重要的不是创作了多少作品,而是有多少作品能让人记住。我想用独到的艺术构思和现代科技手段,突破物质材料对德化瓷塑艺术的限制,创造出带有个人风格印记的艺术作品。淡然处世、严谨创艺是我不变的初心。”

——连紫华

福建省德化县是著名的“瓷都”,德化瓷塑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连紫华是明代制瓷大师何朝宗的技艺谱系传承人,他突破了德化瓷塑造像大体量作品烧造难的瓶颈,研究出了“极彩”陶瓷装饰技法。

近知命之年,连紫华斩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同时,他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技术能手、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加坡文化中心等场所举办过多场个人作品展,近50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等永久收藏,30多件作品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

从瓷雕学徒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连紫华出生于德化县国宝乡格头村,1989年毕业于德化城关陶瓷职业学校(德化陶瓷学院前身)雕塑专业。此后师从著名陶瓷艺人邱玉云,学习瓷塑精加工。期间,他受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柯宏荣的指导。虽然家乡遍地都是以制瓷发家的民间手艺人,但他的父母却没有从事陶瓷行业相关的工作,连紫华的瓷雕艺术萌芽于耳濡目染和刻苦求知。

从1989年开始学艺,到1997年出师,连紫华在沉淀十年后成立了自己的陶瓷工作室——德化友滨陶瓷研究所。此后,他一边担任研究所总监,一边学习更新的陶瓷知识,2003年到清华美院进修,前后还不断参加了众多陶瓷艺术培训课程。

从瓷雕学徒到成为瓷雕学徒的师傅,他沉迷于传统的瓷雕技艺,也乐于将传统技法传授给有心从事瓷雕创作的年轻人,并将传统瓷雕文化发扬光大。

二十多年来,连紫华带过的学生有一百余人,目前仍有十来人跟随他学艺。从他这里学成后自主办厂的不在少数,较早出师成为瓷雕师傅的也已“桃李满天下”。目前,“师带徒”的传承形式仍是业界的主流。连紫华说,传统的瓷雕技艺在职业学校里难以学得透彻,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虽在思维上胜于向民间艺人学艺的学生,且在这一领域能成为一线的技术人员,但在技艺层面较弱,不够扎实,多数难以将作品表现好。加之很多年轻人做艺术瓷的时候较为唯我,不少学生未将技艺完全学会就独立成立小的工作室营业了,因此能形成团队的较少。

连紫华笑言,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推广,不要受外界众多因素影响,要努力做更好的自己,从艺之路没有终点。2012年,连紫华被评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2018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厚德载物,技艺薪火相传,连紫华是求学者与瓷雕艺术之间的桥梁,孜孜不倦地为瓷坛培养后起之秀,为传统瓷雕文化的传承寻找接班人。

精心学艺 更习人生哲理

“如果说何朝宗是我的艺术精神启蒙导师,那么现实中我的几位恩师给予我的影响更为重要。”连紫华在谈起几位恩师时仍心存感激,他的艺术人生离不开他们的栽培和鼓励,他的艺术观、人生观的建立也从他们的教导中汲取了“养分”。

从德化城关陶瓷职业学校雕塑专业毕业后,连紫华跟随著名陶瓷艺人邱玉云学习制坯、修坯的技能。邱玉云是当时德化瓷厂的技术骨干,技艺全面,对学生的要求极其严格,作品但凡有一个细节不合格,就要全部重做。学生练习瓷塑的一个手指就需几百上千遍,一个面部的刻画也要经过无数次的设计改良才能达到其要求。连紫华当年用了近五年的时间学习修坯这道工序。

在跟随邱玉云学习期间,连紫华也向邱玉云的儿子柯宏荣、儿媳陈桂玉学习雕塑造型。柯宏荣与陈桂玉不仅要求连紫华熟练掌握传统技法,还特别重视培养他的文化艺术修养。名师出高徒,三位恩师对连紫华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上,也塑造了连紫华博学广纳的学习精神、严谨的艺风的和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在连紫华的心中,三位恩师是他艺术和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矿物质手绘自在观音

连紫华在其瓷塑艺术中创作了许多宗教题材。在连紫华看来,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填补了人们心灵的空虚,还提供了一个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是部分有宗教信仰的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宗教作为瓷塑艺术的主要题材之一,创作者只有以虔敬的态度去对待陶瓷,以修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才能让自己役物而不役于物,将生活化的美学理念内化于艺术创作中。

“从事瓷塑创作是我的一种修行方式。创作佛像的过程就像人生一样,增添删减,每一个步骤都是对身心的磨砺。当佛像创作完成后,烧制过程对佛像和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洗礼。经过火的淬炼与淘汰,能完美留存下来的才是真正有灵性的圣物,就像涅槃重生的佛陀。这是佛造像的新生过程,也是我心灵的重生过程。这种修行是喜悦的、是精神的升华,所以我更愿意去创作佛造像。”

在学习制作德化瓷塑的过程中,连紫华重点学习塑像、雕刻、造型设计等艺术技法,同时也花费许多心思在掌握选料、制坯以及烧窑等技术上。通过大量的试验摸索,他熟练掌握了从选料到最终出窑整个流程的全部技术要点,突破、解决了一些德化瓷塑技艺的瓶颈问题。

在作品中展现鲜明的艺术个性

“作为非遗传承人,我认为仅仅能够全面地掌握古代大师的技法与心法显然是不够的,一个艺术家必须有能力突破传统带来的陈规惯例,在艺术作品中展现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这才能算得上一位成功的艺术家。即便我能够完美地复制何朝宗大师的作品,也不是我的终极目标,我想用自己独到的艺术构思和现代科技手段,突破物质材料对德化瓷塑艺术的限制,创造出带有个人风格印记的艺术作品,让德化瓷塑作品表现得更丰富,这是我这些年来主要的艺术探索方向。”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连紫华的艺术水平达到很高的境界,作品获得业界一致的赞赏。他不但完成了许多个人名作,而且受任于权威部门,临摹复制馆藏文物。

2014年初,连紫华受国家博物馆的委托,临摹复制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以宋代木雕《自在持莲观音》为例,这是一项创新任务:以瓷塑的形式复制木雕作品,其难度不言而喻。他需“违背”瓷塑艺术的造型规律,完全复制木雕作品的造型后进行烧制。在此过程中,他面临的最主要的难点在于:器型大、跨越不同的艺术形式及衣纹繁复造型难度较高。

为了成功复制宋代木雕《自在持莲观音》,连紫华耗时近一年,在反复试验后,终于设计了一个由60多个桩条组成的复杂支撑系统,并配合以特定的窑内摆放方式,前后共烧制了15件作品,才得以烧制成功这一件高61厘米、长40厘米、宽31厘米的《仿宋自在持莲观音》瓷塑作品。

临摹复制文物前后,连紫华的身心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如此庞大又精细的仿制工程,如此高强度的劳动创作,外界与其自身都绷紧神经,丝毫不敢松懈。对于连紫华而言,这是一份殊荣,也是一场煎熬与折磨的试验。幸而,他成功了。

如果说2014年的艺术临摹是一次扬名的契机,那么早在1995年的一次试水,足以成为其艺术领域的关键节点,他因那次机遇,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更深刻的体会。

1995年,初出茅庐的连紫华获得了一次复制故宫博物院明代文物的机会,为了更好地完成那件达摩作品,连紫华在北京驻扎了两个月。当时,他的心中萌生一个念头:如果自己能有这样一件传世佳作,他愿意用尽所有资产成全它。

“作品最打动人心的是创作情感。一个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创作者赋予它的情感,而工艺只是完成情感的一种手段。”

对于连紫华而言,作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他最大的愿望是多做精品,留下更多传世佳作。这个信仰指引他静心思考、积累、沉淀,提高自身艺术素养,结合其娴熟的技法及对生活的理解,让作品展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

如今,连紫华每年都会创作一些精品。迄今为止,他有22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他也成为全国工艺美术界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数量最多的艺术家。

后记

记者因工作原因接触过不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采访过程中都能够清晰地体会到他们成功的背后是外界难以理解的执着与难以想象的寂寞。许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都不约而同地道出了“耐住寂寞”的话语。艺术人生看似风光,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成为一个行业的标杆并不容易,在外界的诱惑下能守得住初心,为一个行业奉献青春与宝贵的年华而不为之后悔,需要强大的毅力。天赋造就的是知识素养,后天努力决定了艺术高度,名利不是促使他们坚持到出头的要件,梦想与发自心底的热爱才是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每个传统技艺都需要传承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下,愿有更多的人能够沉得下心,传承传统文化与技艺,并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瓷雕瓷塑德化
新时代传统瓷雕工艺的发展策略
德化白瓷雕塑作品选
论姚永康瓷塑《世纪娃》的艺脉文心
工业文明下传统工艺生存危机——以东山剪瓷雕为例
德化窑白釉雕鹤鹿老人像
瓷雕曾艺术馆
德化瓷雕创作的传承与艺术创新
西夏瓷塑玩具
德化也有五彩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