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文化元素在现代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2019-10-31乔木
乔木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其中有着数量可观又内涵丰富的文化元素,民间文化元素就是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文化也因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焕发出别样的魅力。在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当今社会,民间文化仍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尤其是在艺术文化领域,它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被人们反复研究和应用,以此来丰富和美化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在深入探究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民间文化的审美特征和它的自然性表现,重点阐述了民间文化的艺术元素如何应用于现代舞台美术设计中,希望能以此给现代舞台美术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 键 词]民间文化元素;现代舞台设计
舞台是向人们展示艺术表演的空间,对舞台进行合理化和美观化的设计,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理想的观赏效果。舞台设计往往通过对各种设备的放置安排,例如灯光、幕布、音响、道具等,形成特定的空间维度,以便于适用于演员的表演内容。在现代的舞台设计中,人们越发越多地将目光放在传统文化的挖掘上,其中,民间文化以其特有的审美特性,在舞台设计中大放异彩,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民间文化元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发掘,将里面的精华部分提炼改进,使它适应现代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舞台表演,不断提升舞台美术等设计水准,适应人们的观赏需要。
一、民间文化的审美特征
1.自发性
民间文化其实就是在普通人民群众中滋生并成长起来的文化形式,它由广大的劳动人民创造并服务于劳动人民精神世界的需求,是一种十分通俗却具备着传统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民间文化的发展和创造具有自发性的典型审美特征,相较于其他高雅文化在创作过程中的严谨性和规范性而言,民间文化显得更加随心所欲,可随时随地进行自发创作,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和限制。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民间文化是人们进行自我娱乐和消遣的一种方式,其创作的初衷往往不具备艺术创作的特征,换言之,他们不是为了艺术而创作,不受到艺术创作中条条框框的限制,是根据人们最本质的需求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只要人们有了表达的欲望或者需要情感的宣泄,就可以在任何场合创作,更确切地说,他们本身没有创作的自觉,完全是遵循一种本能的习惯,是一种结合他们生活环境和习惯的情感表达,虽不具备艺术创作的条件,却在无形中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也正是因为它随心而作,不受规范规则制约的情况,我们说它具有自发性的表现特征。
2.传承性
民间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构成的一部分,和其他特色的传统文化一样,中国民间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思想文化的结晶。民间文化有着十分高效的传播力度,一经创作,就能在广大群众中引起口口相传的效应,在民间群众中广泛流传,从而具有历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直到今天还对人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民间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较为特殊的组成内容,它的传播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言传身教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更为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一般是以某一个家族或某一个地区为核心进行传播,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或地域特色,内容上也会经过更多的雕琢和修缮,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有的艺术文化风格;另一种传播方式是口口相传,经过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流而散播开来,这种传播方式更具有广泛性和流传行,一般来说,所传播的内容较为通俗易懂,容易习得,人们只需经过简单的交流便能熟记于心,便于进行二次传播,形成一个不间断的传播链条。
3.娱乐性
民间文化还具有娱乐大众的特性,是给人们劳动生活带去乐趣和欢笑的一种重要形式。当今社会,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根本不用担心闲暇无聊时找不到消遣娱乐的途径,但是对于以前的人们来说,除了劳动外,人们的业余生活往往比较单调,不仅项目少而且娱乐性质也不强,这就为各种民间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动因。人们为了丰富闲暇时间的内容,创造出富含趣味性的娱乐手段,再经过不断调整完善,使之逐步演变成一种包含特色的艺术文化,在集结了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基础上,这些艺术品不仅能满足人们自我娱乐的要求,也越来越具有美观性。就比如在民间流传较广的皮影戏,通过影子成像的原理,在白色的幕布上表演各种故事传说,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欢乐。
4.实用性
民间文化是民间普通大众创造出来的,不仅是他们智慧的体现,也是他们情感的表达,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和需要,所以这些民间文化的产物的出现大多都是通过物质成果的塑造反映精神世界的需求,同时人们也能将这些产物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它们成为丰富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例如,民间文化中的剪纸大多使用喜庆的红色,通过对各种寓意吉祥的样式的剪裁,常常出现在一些传统节日当中,使节日更具喜庆和多彩的效果。
二、民间文化的自然性
1.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民间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重在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是劳动人民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在中国古代的很多著名言论中,都有提到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论,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在古代时人们对于自然的友好态度和尊崇,生活生产都围绕着自然发展的规律来运作。就拿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来说,农民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将作息时间和农作物的生产以及天气的变化相结合,完全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适自己的生活。因为古代文化强调万物皆有灵性的理念,所以人们对自然格外重视和敬畏,这表现在民间文化的创作方面,就是人们情感自然而然地表露,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显露出拙朴自然的风味。
2.延伸出地区性的特征
许多民间文化都展露出了其根深蒂固的自然天性,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表现出的自然性又在其他方面引申出民间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我国幅员的辽阔性以及地理、历史等的差异性,决定了各个地区存在各种差别,他们的民间文化形式也有各种不同的特点。在民间文化地域性的差别上,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文化的多样化,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不仅形成了当地的特色,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瑰丽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地区,即使是同一种事物,受到地域差异性的影响,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我国南北方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各个方面的不同表现。例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里,人们在饮食上通过不一样的方式表达情感。南方人习惯吃汤圆,用来表达幸福团圆的寓意,而在我国北方人们则喜欢吃饺子,寓意吉祥如意。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也养育出了这一方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底蕴,在南方地区,民间文化大多呈现出柔美细腻、内敛婉约的气质,给人一种岁月中缓慢流动的柔和感触;而北方的民间文化则重在表现北方地区黄土沙漠的大气恢宏,从侧面反映了北方人民直爽豪迈、不拘一格的性格特征。通过南北方文化之间显著的差异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民间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域间的差异性,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点,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气质和审美体验。
三、民间文化元素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
在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当今社会,人们经常面对那些充满着现代气息的新事物,逐渐产生了视觉上的审美疲劳,反而是那些有着鲜明特色的地方民间文化延伸出的内容更加能激起人们的兴趣。在民间文化各种类别中,剪纸、戏剧、刺绣、皮影等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出现在舞台设计中,不仅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内涵和气质,展现优美的舞台效果和民族感情,也增加了优秀民族文化流传与继承的途径。将民族文化元素添加到舞台设计中去,充分体现出了民族的鮮明特色,为舞台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给观者以耳目一新的感官体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另外,质朴自然的民间文化也更加容易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人们对童年和往事的想象和追忆。
如今,传统民间文化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设计者常通过夸张的手法,结合实际生活以及自身的情感情怀,不断打破传统的掣肘,为人民展现出全新的艺术格调和情感体验。但是,设计人员在对民间文化的运用中,也应注重对民间文化内涵和本质的深入探索,不能通过一味地想象来弥补一些现实因素的缺失,避免夸张过度而导致失去了文化本身的价值,有损于舞台张力的表现。
综上所述,民间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突出的地位,民间文化以其特有的审美特征在我国艺术文化的历史传承中大放异彩,即使是在各种现代化事物层出不穷的当今社会,依然有着历久弥新的力量和经久不衰的魅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民间文化产生了兴趣,并逐渐将它运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舞台的美术设计方面,不仅给设计人员提供了崭新的和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也使得舞台设计更加有特色,释放出特有的魅力和新鲜的活力。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投入到民间文化的研究中,挖掘出民间文化中的不同面貌加以改进优化,以促进民间文化在舞台设计中更好地呈现效果。
参考文献:
[1]战克剑.探讨民间文化元素在现代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曲艺团,2017.
[2]金霞.民间文化元素在现代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戏剧之家,2016.
[3]朱东方.民间文化元素在现代舞台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7.
作者单位:长春市工人文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