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笔花鸟课“三段一线”教学方法探究
2019-10-31陈浪莎
陈浪莎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艺术专业成了热门专业,其中美术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要想把这些美术专业学好,花鸟课是非常重要的,花鸟课是一种基础性很强的课程,很多其他美术专业的学习都要建立在花鸟课的基础上,所以花鸟课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三段一线”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下面是对“三段一线”教学方法的探究。
一、“三段一线”教学方式
“三段一线”顾名思义,就是将高校工笔花鸟课分为三个阶段和一条教学主线,三个阶段则分别指花鸟课中的临摹阶段、写生阶段、创作阶段,一条教学主线指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三个阶段和这一条主线主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临摹、写生、创作作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晋升阶段,也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也是有段历史的,工笔花鸟画发展的辉煌时期是唐宋时期,但在元明清时期走向衰败,之后到了近代又进一步发展。花鸟画要想长久持续地发展下去,必须有正确的规律和方法,学院、高校的传承与弘扬是必不可少的。与其他绘画类型比较而言,花鸟画是基础性较强的一种绘画,比如中国画基础中的勾线、染色等基本技法一般都需要借助花鸟画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完善。因此,在各大高校美术绘画专业中,工笔画都是作为一个基础存在的,在课程安排上也属于一门基础课。工笔花鸟课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是隨着时间发展在一步步改进完善的。花鸟画的发展也对中国画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做好花鸟画的教学对我国美术绘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三段一线”教学方法的教学目标与具体实施方法
1.“三段一线”教学方法的教学目标
在“人才强国”战略的驱动下,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是关键所在,而在花鸟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薄弱是一大问题,所以在工笔花鸟画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好的方法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学习花鸟画的过程中,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又要学到有用的东西,还要具备创新能力,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临摹阶段、写生阶段和创作阶段都是独立地完成的,之间几乎没有关联点,各位教师也是尽心地准备自己课上需要的教学内容,但这样往往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点,就是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才是教学目标。所以,对高校工笔花鸟课“三段一线”教学方法的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三段一线”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临摹、写生和创作是20世纪初期中国画在各大高校学院形成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方式的形成也是多位前辈的集体智慧。如今的教学模式中三种阶段独立进行,完全没有关联在一起,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临摹阶段,不能一味地让学生一遍一遍照搬原有的优秀作品,长此以往,学生会有一种懒散心理,只注重手上的模仿,脑子却不思考。教师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想法,时刻注意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地对学生进行有效辅导,使学生较早具备创新意识和基本的创作能力。
写生阶段,一些同学会把写生误认为是创作,其实写生实际意义上还是照搬,它只是展现原本的自然现象,创新方面少之又少。把写生和创作混淆,当真正需要创作的时候就会显得不知所措。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清楚写生和创作的区别,并着重研究在写生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更好地区分写生和创作,正确认识写生和创作的关系,并用自己的想法将写生转化为创作。
创作阶段,也就是学生创新能力充分体现的阶段,这个阶段一定要将临摹阶段和写生阶段学到的知识运用进来,绘画的表现手法也要积累、拓展,并引导学生充分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这其中的重点还是创新实践的问题,如果能真正做到将临摹阶段和写生阶段的知识灵活运用,那么在创作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目前,高校工笔花鸟课的教学中,临摹阶段、写生阶段和创作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探索寻找切实可行的适合现代教育的创作方法,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前人的经验、方法、规律,还要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想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正确把握临摹、写生和创作的关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段一线”的教育方法在中国画的学习、教育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基础,体现了中国画的本质,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
参考文献:
[1]鄂玉梅.高校工笔花鸟课“三段一线”教学方法探究[J].艺术研究,2018(4):1-3.
[2]周昕.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探究[J].学周刊,2016(8):230.
[3]张奇彬. 浅析心性修养在高校中国画教育中的应用[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