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量分析的我国全域旅游研究综述
2019-10-31李桥兴
李桥兴,张 芸
(1.贵州大学 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贵州大学 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大众旅游消费需求日趋旺盛。随着旅游人数增加,庞大的旅游消费市场形成,为一些旅游发展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使旅游产业成为很多省份和城市,如海南、大连等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全域旅游”这个新的概念应运而生。部分学者提出,旅游业曾出现过很多概念,但没有一个像“全域旅游”这样快速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反应,其原因是它有深厚的市场基础、现实基础和实践基础[1]。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旅游也从最初的小众旅游、观光旅游和景点旅游等模式向大众旅游、休闲旅游和全域旅游等模式转变[2]。2016年2月和11月国家旅游局先后公布2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共计500个),更加奠定了全域旅游的重要地位[3],也表明了“全域旅游”已上升为国家战略[4]。鉴于此,本文对全域旅游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梳理,总结对该领域的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区域分布、研究热点、研究主题及研究前沿等,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的研究工具采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5.1可视化分析软件,并以中国知网自带的数据库分析系统作为辅助参考;分析对象为中国知网权威数据库平台中以“全域旅游”为主题词,并通过人工筛选剔除非研究文献后得到的1 462篇研究性论文;从文献的年度发表趋势、主要研究作者、发文机构和期刊分布等多维度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对高频关键词做聚类分析,了解学术界对该领域的关注热点及研究方向。
一、基于文献计量的研究现状分析
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我国全域旅游的研究现状,本文从研究的基本概况、概念界定及特征、研究方法、研究区域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研究的基本概况
1.年度发文趋势分析
本文分别统计了从2011到2018年的文献总量、核心文献数量及核心文献的占比情况,如表1。结果表明:我国关于全域旅游的文献最早于2011年,且都是针对大连提出“全域城市化”以期通过城市全域布局战略使大连旅游产业上升到“全域旅游”的层面[5-6]。但直到2013年,厉新建等人才对“全域旅游”这个全新概念做出相应定义。2015年以前,全域旅游并未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但之后相关文献逐年增多,并于2017年达到883篇,占总发文量60.4%,说明全域旅游在我国的影响力已经在迅速扩大。但核心文献总量占比仅为7%,说明研究力度还有待加深,需要更多深层次的研究。
2.期刊载文分布情况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可知,把期刊载文量通过降序排列,可将某研究领域的期刊分为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根据比利时情报学家埃格黑(L.Egghe)的布拉德福核心区期刊数量计算方法,即r0=2ln(eE*Y)(r0为核心数量;E=0.577 2为欧拉系数;Y为载文量最高的期刊载文数量)[7],计算r0=2ln(e0.577 2*123)≈11,得出“全域旅游”的核心期刊为排名前11种刊物,如表2。
表1 我国全域旅游的研究进程
表2 我国全域旅游研究的主要刊物
运用Excel自动筛选功能进行分析得出:1 462篇论文总共分布在506种期刊上,排名前11的期刊占总期刊数的2%,其载文量410篇占总论文量的28%。此外,发文量仅1篇的期刊有296种。参照CNKI的学科分布对这些期刊进行分析可知,“全域旅游”涉及的学科除旅游学外,还包括地理学、农学、哲学和民族学等,说明全域旅游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研究主题。
3.发文作者分布
表3 作者发文情况统计
统计得出最高产作者的发文量为8篇,代入公式得到M=2.12,取整数M=2,即发文量为2篇以上的作者成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得出发文量2篇以上的作者有133人,其总发文量为303篇,占总量的20.7%。显然,这个占比与普莱斯定律的50%存在很大差距,表明在全域旅游研究领域并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表3列出了发文量在3以上的作者。这些作者对全域旅游有相对较高的关注度。图1展示了作者间的合作情况,表明作者之间多为独立发文,缺乏稳定的合作团队。
图1 作者合作网络图
4.发文机构分布
通过citespace软件得出发文机构在2篇以上的主要机构共106个,其载文量共320篇。除了位居榜首的《当代贵州》发表大量报道性论文外,共有83个大专院校成为主要研究阵地,其占比78.3%;其他机构,如12个政府部门占比约11%,6个研究院所占比约6%。说明全域旅游的主要研究力量为各大学院校、政府部门和相关旅游研究所。
表4列举了发文4篇以上的机构。图2显示了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结果表明,研究机构之间缺乏横向合作,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局面;政府和旅游研究所对旅游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等。
(二)概念的界定及特征研究
目前部分学者对全域领域的概念给出比较明确的定义。如厉新建等人认为全域旅游是指将各行业积极融入、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的全部吸引物要素,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的满足游客的全方位的体验需求[8]。吕俊芳将全域旅游简单概括为全部区域一体化发展旅游,认为这是一种现代整体发展观念,需要突破景区局限,让区域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各方面都服务于旅游发展大局,形成全域一体的全域旅游品牌形象,是把一个行政区当做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9]。还有将全域旅游定义为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3]。
表4发文机构分布
序号机构发文数量(篇)1当代贵州522《小康》93海南大学旅游学院64宁夏大学人文学院65赤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56铜鼓县人民政府57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58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59荔波县委510浙江旅游职业学院511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412凯里学院旅游学院413桂林旅游学院414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415国家旅游局416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417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4
图2 发文机构合作图
当前对全域旅游的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主要围绕全域旅游的提出背景和概念特征等问题展开研究。从提出背景来看,学者普遍认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是从小旅游向大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是实现我国旅游业全面带动社会经济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10]。从概念特征分析,学者们对“全域”的具体解读上存在不同的观点,如历新建等人最早给全域旅游做出详尽的概念解读,并从“八全四新”,即“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和“全新的资源观、全新的产业观、全新的产品观、全新的市场观”来定义全域旅游,其研究偏重“全域”的“全”[8]。之后,蒙欣欣提出“全景、全时、全业、全民”的四全理念[11]。但张辉等人否认以上观点,认为全域旅游的核心不在“全”而在“域”,指出全域旅游应该是“域的旅游完备”,即“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和管理域的完备”[12-13]。刘家明认为抓住“全”字不放,过渡解读导致全域变全景,是一种认识误区[14]。基于此,部分学者提出“全域”这个词语很容易引起认识误区,建议应该换一种说法[15]。
(三)研究方法
对1 462篇文献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案例分析”和“理论分析”是两种主要模式,其中874篇采用“案例分析”模式,占比约为59.8%,588篇采用“理论分析”模式,占比约为40.2%,表明学者在全域旅游的研究上更加侧重于案例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案例来自实践,对其经验的归纳和总结更加具有说服力。另外“案例分析”模式中有10篇使用SWOT分析法,以及其他论文分别采用区域空间均衡模型(含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分析法、数学建模法(含耦合协调度模型、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和复相关系数法)、SPSS软件定量分析方法、基于社交货币理论的分析方法、Arcgis10.0空间分析技术方法等,但是文献量均为1篇,说明全域旅游研究主要针对问题、对策进行理论阐述。
(四)研究区域分布
从1 462篇文献中,挑选出标题中含有明显地名、景点名的文献共有874篇。除去如长江三峡等不单独属于某个省市外,对854个地名的所在省份进行了统计归纳,如表5。
表5 文献分布区域统计表
从区域分布看,关于全域旅游的实地研究文献覆盖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涉及东部11个省市的文献量333篇、中部8个省市的文献量186篇和西部12个省市的文献量335篇。此种现象符合我国一直致力于西部大开发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等战略相一致。另外,结合文献的发表年份分析,我国最早关于全域旅游研究的几篇文献均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2011年关注辽宁大连的有2篇,2012年关注浙江桐庐的有1篇,2013年关注北京、辽宁和浙江的文献各1篇,2014年关注山东的有1篇等,而针对中西部区域的实证研究文献始于2015年。贵州省作为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域旅游的出现无疑是精准扶贫路上的一大助力,因此受到较多学者的高度关注。紧接是我国的旅游大省海南,另外浙江等沿海省份也受到学者的研究青睐。2017年8月3日,国家旅游局批准了海南、宁夏、陕西、贵州、山东、河北、浙江7个省域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16]。因此,后期研究将以这些省份为重点,并在其发展情况、取得成果及经验教训等方面涌现更多全域旅游的研究成果,为其他区域的发展发挥示范作用。此外,本文通过文章标题并没有搜索到含有“国外”和国外地名或景点名的文献资料,表明国外可能没有提出“全域旅游”概念或虽提出其他相似概念但并未受到关注。
表6 全域旅游的高频关键词
结果表明,紧跟国家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目标,学术界对我国全域旅游研究已经囊括31个省市。但是针对旅游亟待开发的中西部某些省市的研究力度还比较弱,例如西藏、青海、黑龙江等,而北京、上海、天津的旅游业虽然已经发展较为充分,但仍需加强对其全域旅游的研究。尽管学术界对中西部地区的关注相对较晚,但是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其研究发展较快,并且目前仍需要进一步跟进。
二、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关键词及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可以探寻全域旅游的研究热点,同时生成关键词的时间轴视图及突现词图谱也能够有效辨识全域旅游的研究前沿。
(一)关键词分析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提取出全域旅游出现频次在20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共22个,如表5。为了更好地分析其研究热点,本文将全域旅游在关键词中剔除后,可以将其研究热点大致分为五类,即:1.产业发展问题。旅游业、旅游产业、旅游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等共计出现406次,说明全域旅游的提出对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是学者关注的主要问题;2.旅游目的地。景区、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旅游资源、海南、景区景点、旅游厕所、旅游度假区、旅游点共计出现296次,体现了学者对旅游业的一大组成要素,即旅游目的地有高度关注;3.扶贫功能问题。乡村旅游、旅游扶贫、精准扶贫等共计出现145次,这和我国发展乡村振兴、城乡结合的理念高度一致;4.发展方式问题。智慧旅游、生态旅游共计出现43次。5.游客问题。旅游业的主要经济贡献者共出现50次。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更好提炼全域旅游的研究主题,本文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设置时间阈值为2011—2018年,时间片设置为“1”,选择每一时间段中被引频次或出现频次最高的50个节点,设置修剪(Pruning),即“Pruning sliced networks(修剪切片网络)”和“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修剪合并后的网络)” 得到7个聚类主题,如图3,由于部分聚类之间的关联度非常大,交叉性比较强,因此将类似聚类统一分析。得到全域旅游实施背景下的4大研究主题:以扶贫为导向的全域布局研究(#0、#5、#6);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游客问题研究(#4);以供给侧为导向的目的地问题研究(#3、#2);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总趋势研究(#1)。
(1)以扶贫为导向的全域布局研究(#0、#5、#6)。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大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我国研究旅游扶贫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扶贫应该有新的发展模式[17]。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创建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约60%的市县位于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说明我国的旅游扶贫将以更加全方位和全方面地展开实施[18]。在全域旅游视角下, 如何有效利用旅游开发带动的全员效应,促进贫困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经济并尽快脱贫致富,在当前形势下具有极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9]。现在人们旅游更加看重旅游体验,因此以“原生态”为优势的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也受到人们的追捧。建设美丽乡村成为全域旅游布局下新的发展路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为当地居民提高生活质量。乔亮等人将休闲农业定义为利用农村景观资源、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生产活动等发展集观光度假、生活体验、示范推广、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新型产业体系[20]。全域旅游背景下,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旅游空间局限,更加强调通过旅游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21]。部分学者多从休闲农业作为旅游业“后来者”角度开展现状描述、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等研究。如有学者指出济源市的休闲农业存在概念统一、政策扶持、缺乏特色等问题,需从品牌建设、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改进[22];有学者通过分析东营市河口区探讨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等并给出发展建议[23]。
图3 高频关键词聚类图
(2)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游客问题研究(#4)。
游客作为旅游的最直接体验者,旅游经济的直接创造者,其旅游方式、旅游行为、旅游体验均是学者高度关注的话题。全域旅游背景下,游客出行从团队向散客转化,出行方式从旅行团向自驾游转化,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观光旅游,更多穿梭在旅游目的地的大街小巷去消费地道的当地文化[24]。游客数量急剧增加,分析其中不文明旅游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建议,有利于全域旅游的全面发展[25]。居民通过小猪短租等互联网平台,充分利用闲置房屋为游客提供体验式旅游,游客充分了解当地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旅游时间,提升了旅游经济[26],李泽锋以浙江象山县为例,从游客认知视角即体验质量、吸引力、环境价值等维度分析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27]。
(3)以供给侧为导向的目的地问题研究(#3、#2)。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景点作为旅游业的一大组成要素。目前学者们重点关注“从旅游景点向旅游目的地的过渡”。有学者认为,在以往的小旅游时代存在一种狭隘的旅游发展观,即旅游发展就是对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改造以及服务对象就是游客等明显的边界界定[2]。但在当今的大旅游时代,旅游者更加注重整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体验,即,除了景区景点以及周边的环境、设施与交通等条件和空气质量与服务质量等作为增强体验感的组成要素外,还注重旅游目的地整体质量的提升,并且这种提升也同样服务于本地居民[28]。然而,学术界在全域景区的理解上普遍存在分歧。部分学者提出全域旅游就是要打造“无景点旅游模式”并形成“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全域景区化模式[29],同时景区景点将随着全域旅游的全域化景观设计而不复存在[30];部分学者指出景区景点的核心地位不能改变而“全域旅游”只是一种认识误区[2],并且游客选择某个目的地旅游(即便是休闲旅游)也必须依附于核心景区,因此核心品牌的景区不可或缺[31];还有学者认为全域旅游要避免4大发展误区,即“避免到处建设和破坏资源;避免跃进式扩张和一哄而起;避免同质发展和简单复制;避免唯旅游GDP导向和孤立考核”[32]等。另外,由于小旅游时代过渡依赖门票经济,导致旅游旺季的价格非理性上涨并造成旅游目的地形象受损、游客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旅游企业服务质量下降、当地居民生活受到影响等负面效应,因此应由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并健全相关机制遏制负面效应现象[33]。
(4)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总趋势研究(#1)。
旅游产业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因此有学者认为全域旅游不仅仅是一种发展模式和方式,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形式。全域旅游的目的不仅是壮大旅游产业和增加区域旅游收入,而且其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12]。因此众多学者关注全域旅游引导下的旅游产业发展,分别从存在问题、发展重点、发展路径、作用及意义等多方面研究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历新建等人认为全域旅游在资源优化、服务优化、平台优化、管理优化和利益优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指出全域旅游的发展重点是休闲化、网络化、平台化和二元化等[34]。李君轶等人从旅游信息化角度强调智慧旅游是全域旅游的重要支点[35]。李志飞从全域旅游的“四变”和“三不变”指明全域旅游的发展方向[2]。曾博伟指出我国现阶段采取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范式展开全域旅游是可行的,但也要关注非示范区的旅游发展问题[36]。且被选为示范区的创建单位在旅游要素上存在很大差距,应采取分类管理模式[37]。另外,旅游业是开放性强且关联度大的综合性产业,不可能走封闭的自循环发展道路,必须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转变,并通过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形成更多旅游者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产品[38]。尽管工业化使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同时也造成农业人口流失、山区经济边缘化等负面影响,因此全域旅游正好通过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等模式补齐工业化无法做强山区经济和乡村经济的短板[12]。另外,部分学者从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需求加大的角度研究“旅游+教育”的融合发展[39],以及补缺与全域旅游背景相匹配的人才培训体系[40]。还有学者基于更高端的旅游层次,即旅游者参与性和实践性等,探讨“旅游+体育”的发展模式[41-42]以及其他如“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和“养生旅游”等多样化的旅游发展模式[43-45]。诸多旅游融合模式不但拓宽了旅游业的发展空间,也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获得双赢的效果,旅游产业发展总趋势势必是与其他产业的高度融合,螺旋推进。
图4 时间轴视图
(三)研究前沿辨识
为了识别追踪全域旅游的研究前沿,本文结合关键词的时间轴视图,如图4及突现词图谱,如图5进行分析,大致将全域旅游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1.在2011—2015年期间,中心度最高的“全域旅游”(1.05)是整个研究网络的中心研究节点,并且其突现度也为最高(11.5056),说明“全域旅游”概念已经以强势身份进入旅游业并成为旅游领域的研究前沿。另外,“旅游目的地”的中心度(0.05)较低但突现度(2.2437)相对较高,说明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是初期 “全域旅游”领域的关注重点。
图5 突现词图谱
2.在2015—2016年期间,“荔波县”“思维形式”和“概念”等突现词突现,说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全域旅游”开始从“旅游目的地”这个概念范畴的普适性研究开始转向“荔波县等特色旅游地”的具体性研究,也标志该领域的研究开始从宏观层面走向微观层面并逐步出现其自身特色的概念界定及理念推广。
3.在2017—2018年4月期间,全域旅游研究并没有突现新的研究前沿,说明该阶段主要延续前面的研究,但发展路径、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和发展策略等词语的出现,说明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其后续可能会出现该领域的新研究分支。
突现词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全域旅游研究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研究方向主要围绕“概念提出—概念界定—概念推广运用”这一路径发展。
三、结论与启示
全域旅游的理念一经提出,就快速得到国家及各地区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纷纷响应,并且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共鸣,这种旅游业内从未有过的现象说明了“全域旅游”完全贴合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必将引领旅游业进入一种全新的“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引起很多创建单位还存在理解偏差、过渡解读和盲目跟从等现象。因此,研究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及发展方向并保证其有正确和精准的定位是后续研究的必要保证和关键所在。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从多维度对全域旅游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得出以下结论:
从研究现状看,自2011年以来,全域旅游的论文数量由前5年总量不到40篇发展到2016年的383篇再到2017年的883篇,呈现出一种“井喷式”的发展现象。从期刊分布来看,形成了全域旅游研究的11种核心刊物群,并且美术学、农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介入表明全域旅游已经成为多学科关注的交叉研究领域。研究作者多为独立发文,合作力度很小,没有形成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除了报刊记者的高度关注外,各大专院校成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阵地,其次是政府部门及旅游研究机构。在概念的界定及特征研究上,主要存在研究视角的分歧,即“全域”是偏“全”还是偏“域”。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案例研究为主,其理论研究特别是结合模型和计量等定量研究方法有待加强。研究区域体现为国内研究,并开始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后逐步转向中西部地区,其研究已经覆盖我国31个省市,但还有部分区域未受到重视。从研究热点看,学者对全域旅游的研究较为多样化,但主要表现为4个大类,即以扶贫为导向的全域布局研究、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游客问题研究、以供给侧为导向的目的地问题研究、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总趋势研究。在研究方向上,已经由概念提出到概念界定并进一步升华到概念的推广运用等层面。
鉴于目前全域旅游研究集中在理论范式及实证范式两个方面,但研究方向多表现为全域旅游推广下的发展路径及存在问题等。本文建议后续的实证研究应重视示范区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建设成果、经验教训、考核机制、政策实施等问题,使示范区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另外,理论研究应注意开拓其研究分支,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