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抗倒伏化控技术的研究试验总结
2019-10-31王晓锋
王晓锋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 佳木斯 156300)
水稻倒伏后影响产量和品质,不利于机械收获,本试验在水稻拔节期喷施调节剂,缩短水稻节间长度,提高茎秆的机械强度,选择最佳调节剂,确定用量,在不影响水稻产量的同时,增强水稻的抗倒性。
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1 供试品种
垦香稻08-196,主茎12片叶。
1.2 供试药剂
50%矮壮素水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
1.3 试验设计与安排
试验共设2个处理,不设重复,每处理面积不小于200m2。
表1 试验药剂及用量
1.4 施药时期及方法
施药时期:水稻拔节前喷施。
施药方法:茎叶喷雾。
1.5 倒伏指数
见表2。
2 气象调查
通过2018年气象资料数据显示,水稻插秧后5月份气温相对稳定,降雨量适宜且光照充足,适宜水稻生长,因此表现为今年水稻返青期较往年相对较早,一般为5~6d;6~7月份气温表现相对平稳,降雨量也较上一年有所减少,且日照时数有所增加,有利于水稻前期生长;8~9月份,2018年平均气温表现低于2017年,8月下旬为水稻成熟期,今年气温表现的高于上年,有利于促进水稻提早成熟,但因今年霜冻较往年有所推迟,雨量增加,导致田间水稻含水量过高,影响了水稻收获,使得今年水稻收获时期有所延迟。
3 调查结果
3.1 空壳率调查
蜡熟期水稻空壳率调查结果显示,施用化控药剂处理的空壳率较对照相比,空壳率有所降低,但效果不明显,两处理间空壳率差仅为0.3%。
3.2 节间长度调查
通过在成熟期对水稻基部节间调查,结果显示:喷施化控药剂可较对照处理降低水稻株高1.3cm,基本第一节间较对照缩短0.33cm,第二节间较对照缩短2.45cm,从基部节间干物质积累来看,喷施化控药剂的处理表现好于对照处理。
3.3 倒伏情况调查
化控试验倒伏情况调查结果:对照处理的倒伏指数较高,为12,喷施药剂处理1的也出现了倒伏现象,但倒伏指数低于对照为6。调查结果说明喷施化控药剂可以提高水稻的抗倒性,但对于抗倒性较差的垦香稻08-169品种来说,抗倒效果达不到100%。
表2 倒伏相关参数表
3.4 产量调查
化控抗倒伏技术试验产量调查结果:因试验化控药剂于水稻拔节期喷施,此时期水稻的分蘖数已相对稳定,故产量调查构成中不进行平方米穗数进行对比。每穗粒数调查结果显示对照处理2对照的最高,每穗79.6粒;结实率表现为化控药剂处理的结实率均高于对照;千粒重表现相对稳定,两个处理间相差0.2g。综合以上各产量构成因素所得产量结果:施用化控药剂处理与对照相比表现为增产,增产幅度为增11.25kg/667m2,增产率为1.68%。
4 结论
(1)利用化控抗倒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稻的空壳率,处理间差异不大;
(2)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化控药剂可以有效的降低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增加基部节间的粗度及厚度;
(3)施用化控药剂不但可以缩短水稻节间长度,增加水稻的抗倒性,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稻的产量,每667m2较对照增产1.68%。
(4)通过多年种植垦香稻08-169品种总结为该品种的抗倒性差,试验各年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化控药剂可降低该品种的倒伏系数,实现提高水稻的抗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