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9-10-30杨玉坤
杨玉坤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就是学校和企业参与准员工培养的全过程。它既有现代职业教育的衣钵,又有传统师傅带徒弟的影子,其中最核心的便是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一体化育人。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合培养;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0 前言
现代学徒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现代学徒制,可以有效较深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再是停留在浮于表面的合作,推广现代学徒制,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的是与企业的无缝接轨,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师资与设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为全面。现代学徒制,就是学校和企业参与准员工培养的全过程。它既有现代职业教育的衣钵,又有传统师傅带徒弟的影子,其中最核心的便是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一体化育人。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1 多角度分析企业需求,实现来自企业员工的生源“双重”身份
“学校、政府热,企业冷”现象在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长期存在,现代学徒制作为校企合作的一种形式,也会面临“企业冷”的困境。 造成“企业冷”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职业院校能够阐述一系列合作需求,却无法准确地描述合作供给,没找到企业的兴趣点。 长期以来,企业的需求未被高等职业院校充分了解。早期校企合作中推动企业的因素包括:政府主导、学校提供场地等物力资源支持和协助提供毕业生人力资源支持,上述因素企业均可以选择淡化或低成本替代。时至今日,高等职业院校拿什么来吸引企业谈合作,必须来自对企业需求更细致准确的把握。高职院校办学不仅需要遵循人才培养的教学规律,还需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规律,应使市场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难点在于让企业自觉主动参与,关键在于要建立互利互惠的共赢机制。实施现代学徒制对学校不唯经济指标,但需要算经济账。没有预算分析,校企间就没有谈判基础;没有利益的透明和分配相对公平,没有可观的利益回报,企业就不会持续投入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中。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不应盲目乐观,也不能困守校园,要营造将市场机制引入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的制度环境,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让政府调控力量、市场调节力量、企业利益驱动和学校自主发展相融相促。高等职业院校要与技术链上游企业合作建公共技术综合服平台,为下游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服务。
2 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机制保障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现代学徒制的深入推进,其实施的主体、形式、管理、制度等对学校原有管理制度都必将形成巨大的冲击,试点院校也必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上的改革和制度上的创新,从而全面推动校企深度融合。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更是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合作企业大力的支持与保障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先决基础和条件。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现代学徒制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现代学徒制,可以有效較深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再是停留在浮于表面的合作,推广现代学徒制,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的是与企业的无缝接轨,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师资与设别,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为全面。
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基础在于课程体系的构建。随着时代的变革,新生代劳动力在思想和思维上都较为开放和活跃,在职业选择上存在较大的迁移性,不愿意接受在某一企业长期工作的“终身制”制度,喜欢更换企业和工作环境。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限定在某一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而是要建立起行业系统共同的培养目标。设
置符合合作企业岗位能力的课程模块,提高合作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意愿,推动企业师傅完成“师带徒”的教学任务。课程考核以岗位工作业绩为基础,实现企业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对接,实现企业与学校同育人的全过程。由“校企双室”教学团队依据校企联合培养的共同任务,共同完成“师带徒”同育人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学徒的个性发展,设置拓展课程模块,提高学徒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依据专业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前期开展专业岗位、企业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及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分析,使课程体系结构来源于联盟企业岗位,体现岗位工作、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相融,在校企间找准专业教学结合点,搭建能力与培养的平台,引企入校,共同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共同构建职业公共必修和选修课、职业核心和特色课、职业综合实训课、职业限选和拓展课、“师带徒”顶岗实习等组成的课程体系。
3 结论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在教学方式、培养对象、内容与传授方式、地点与时间节点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性。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教学模式,要结合区域经济、行业企业的特点,从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招生与招工、学习与工作、教学与实践中系统地设计培养目标、课程模块体系、教学环境与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与企业评价机制、学历与资格认证等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切合区域特点的人才培养教学形式。校企合作是现代学徒制教育的核心问题,同时现代学徒制是促进校企融合的战略行动,实践现代学徒制就要改革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建立起符合区域行业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在试点中促进学生发展。丰富课堂内容,将学生在企业工作中遇到的困境问题在课堂上予以指导和解答,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实现闭环控制。制定考核目标,改革考核模式,企业培训师对学生的考评将全方位参与,注重过程评价,并占有主导地位。实现课程内容与实践内容的有机对接,是学校的师资和设备得到充分的应用,解决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通过现代学徒制,实现优势互补,在共同发展过程中,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周武杰.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烹饪专业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职教通讯,2017,0(36).
[2]石浩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
[3]陈勇,陈林山.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7,7(3):32-40.
[4]陈康.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国际商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对外经贸,2019,(1):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