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诗意,亦能绽放人生

2019-10-30李睿

杂文月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內心功利诗意

李睿

中华精粹,九州奇葩。上承天地之灵,下秉江山之韵。纵横宏宇,幻化万千若此,驰骋苍茫,通晓尽皆谁能?惟诗词耳。

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夺冠,恰恰是因为心中有诗,內心柔软而善感,美好而坚定。

在苟且的人生当中,唯有回归诗意,找到更合适的焦距,方能感受生活的淡定与从容,绽放出精彩人生。

诚然,许多人都曾怀揣着梦想。精打细算地培育一个爱好。但当看见功利的一面时。在巨大的压力与快节奏的麻木中,梦想退缩了。选择放弃与妥协,或是不愿做一些“仅仅为了心灵安宁”的事,或是觉得时间与精力不能无谓地浪费。无非难在不功利,难在高于生活,回归诗意。

然后,这种出现有时成了必然的结果。从宏观角度看,这是我们面对这个时代的姿态扭曲。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着变化,越来越物质化的生活使我们迷失了生活的方向与目标,渐渐地,现代化的快节奏,急功近利的生活方式开始发芽膨胀。从个人微观角度看,平凡的生活。失去了对诗意远方的美好向往,忽视了生活的惊涛骇浪给予我们的平静力量,失去诗心、诗意,长期下来,我们必会感到疲惫迷茫,內心如一片荒漠。

既然在快时代的泱泱之水中无法避免这种冲撞,诗意生活又将如何建立并长久保持呢?有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我认为,诗就是远方,当你倚靠窗边时,就能通过“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感受那份波光粼粼,皓月千里的豪迈;当你眺望远方。就能通过“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关万里船”。体验银装素裹下一叶扁舟的潇洒,诗歌带来我们的是小生活中的大格局。

不仅如此,中华古诗词建起了我们所有人最牢靠的集体意识,也让中华儿女的精神空间,取得了最大公约数。诗意的生活。让我们在强大的时候彬彬有礼,在弱小的时候坚韧不拔。正是拥有了这种文化自信,我们的民族大气磅礴,我们的生活诗意盎然,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骨气与底气,也是每个人文化自信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华诗词辉煌千年,九州同济万古流芳!时代大潮,需要诗意的回歸;漫漫人生,有诗意才会精彩绽放!

指导老师点评:开篇纵横捭阖,整散有度,腾挪跳跃,展现了作者不俗的语言功底。在主体部分,论证“为什么”的过程中,既有功利与诗意的二元对立,又有宏观与微观的视角对比,思维链清晰且富于变化。在回答“怎么做”的论证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用诗化的语言,展现你我诗意的“小生活”里所蕴含的“大格局”。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议论文,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建构起优质的思维链和严密的逻辑链,体现了

作者良好的思维品质。

小黑孩/图

猜你喜欢

內心功利诗意
诗意地栖居
谐图趣语
内心独白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被耽搁的诗意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高校频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
请不要将高尚行为蒙上功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