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党建工作

2019-10-30刘方瑶

神州·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工作学生党支部辅导员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党支部成员政治理论学习主动性不强、支部活动形式单一、党员再教育难以落实和党员发展流程不规范的问题。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辅导员要迎接挑战,创新工作方法,高效开展学生党建工作。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党建工作;学生党支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关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校园和社会的稳定。辅导员一般担任着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职,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不少成就,学生党建工作越来越规范,但在现实工作中仍然存在着问题:

(一)支部成员政治理论学习主动性不强

学生党员基本能够完成党组织安排的“三会一课”等常规性政治理论学习,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被动性,主动加压自发学习的自觉性不高,会后并没有对所学理论进行扎实巩固,对党的政治理论缺乏主动思考和讨论,理解程度仅仅停留在较浅层面,自身政治理论知识和政治修养并未提高[1]。

(二)支部组织活动形式略显单一

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多以集中学习文件的方式进行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外出实践教育,学习形式略显单一,无法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2]。在进行组织生活时,往往是对上级组织要求学习的文件进行陈述,缺少与支部党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形式多于内容,降低了学生党员的积极性,甚至引起抵触心理,达不到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应有的效果。

(三)支部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工作难以落实

学生党支部成员往往是来自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乃至不同年级,受学校课程时间安排的影响,支部活动开展起来存在困难。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党员会把大多精力用在准备出国、考研、外出实习上,不能保证参加每一次组织活动。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使得支部组织活动难以保障,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工作也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四)支部学生党员发展流程有失规范

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失范行为,部分学生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负面思想的影响,入党动机不端正,只是想利用入党来给自己增加一些找工作的便利条件,即使成功入党也不能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发展质量堪忧。部分学校在入党前缺乏系统的、合理的考核标准,导致考核不够民主。一些党支部存在发展学生党员把关不严现象,存在递交入党申请书一个月内未进行谈心谈话、后期补写材料等不规范现象。

二、辅导员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

辅导员作为党支部书记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学生党支部,辅导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更好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

(一)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大多由辅导员担任,辅导员由于缺乏经验,边学边干,导致学生党建工作实效不高[2]。辅导员可以通过与有经验的党务工作者交流、定期参加培训与社会实践、业余自学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熟悉了解学生党建工作。同时,辅导员需要培养一批了解学生党建工作的学生党员队伍做辅导员的“党建小助手”,辅导员本身的工作量就大,从事学生党建工作只是辅导员的职责之一,“党建小助手”可以为辅导员准备党建材料和保管、归档学生党员档案,更好的为学生党建工作服务。辅导员也要增强运用网络的能力,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学院官网等媒体平台定期发布特色学生党建活动、优秀学生党员事迹,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二)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随时随地的学习

为了使学生党支部的政治理论学习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辅导员应每月召开支部委员会,认真制定当月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要求,提前通知学生,按要求规范开展组织活动。同时,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各大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学习内容,开展随时随地的理论学习。可利用现有的网上党校、微博、微信,依托“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媒体平台,组织支部学生党员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教育,边学习边讨论,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提升广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

(三)创新支部活动模式,增加活动吸引力

支部活动形式单一会削弱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支部形式丰富多样则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可以通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学生党员开展主题演讲、党建主题征文及“微党课”大赛等形式开展常规性政治理论学习,调动学生党员的参与度,增加支部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同时,可以组织慰問退伍老兵、参观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校地共建党建实践基地等广大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增加支部活力。

(四)健全规范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的发展教育机制

辅导员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做好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培养、教育工作,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工作,把政治标准放在首要标准。严把“入口关”,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要制定严格的筛选制度,同时做到公开化,思想政治觉悟高的学生优先选择。制定合适的培养计划,定期让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培训和志愿服务工作,也可以采取优秀学生党员带动入党积极分子的方式,增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对于学生党员,要健全规范党员发展教育机制,严格按照党员发展流程发展学生党员,审查其入党动机,规范党员档案材料。定期召开支部大会,规范党员言行,明确党员职责,通过定期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剖析自己查找不足,督促党员提高自身修养、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结语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日渐完善,但仍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中的重要一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新媒体运用到支部活动中、创新活动增加学生支部活力、规范党员发展教育流程,使高效学生党建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顾莉娜.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党建工作[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1):13-14.

[2]李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1):81-82.

[3]吕苏,盛夏.“微”党建:高校学生党建创新的路径选择[J].高教学刊,2016(08):197-198.

作者简介:刘方瑶(1991.4)女,汉族,山东烟台,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工作学生党支部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的途径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考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探究
以“中国梦”引领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意义及路径探析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