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脱硫塔入口烟道的结构设计相关思考与论述

2019-10-30崔北明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结构设计

崔北明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有限元模型,重点介绍了有限元模型下脱硫塔入口烟道的结构设计,它不仅能够确保脱硫塔入口烟道的安全、稳定、高校运行,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烟气处理效率。通过对脱硫塔入口烟道的结构设计进行研究,以期为火电厂烟气脱硫工作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脱硫塔;入口烟道;结构设计

1.工程概述

本次研究过程中,脱硫塔高为42.8m,直径为18.1m,出口烟道尺寸为12m×5.2m,入口烟道尺寸为12m×5.5m,材质为Q235B。借助电除尘设备对烟气进行处理后进入脱硫塔,然后通过净化处理后进入烟囱排放。

2.有限元模型

本次研究过程中,借助ANSYS软件来构建脱硫塔入口烟道有限元模型,其中烟道壁板、塔壁等选择了壳单元SHELL181;烟道加固肋、塔体加强环、立柱等选择了梁单元BEAM188。烟道壁板、脱硫塔壁及其加强立柱、加固肋的材料均选择了Q235B,泊松比为0.3,密度为7850kg/m3,20℃时弹性模量为206GPa,150℃时弹性模量为196GPa。

烟道面板横向加固肋选择了H型钢,其指标为350mm×175mm×7mm×11mm,纵向加固肋选择了16号工字钢,脱硫塔入口烟道外伸2m,烟道两侧设置2根方型钢立柱,其指标为400mm×400mm×25mm,中部设置加强立柱,并且要求与塔壁2圈加强环连接在一起组成口框型,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高入口烟道段塔体的抗扭、抗弯、抗疲劳能力。在烟道内部分别安装了一定规格和数量的型钢作为加强立柱,为了确保后续计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了半模型,然后对其施加对称约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限元模型,如图1 所示。

3.载荷计算

本次研究过程中,选择了入口烟道段为计算段,并假设各载荷均施加到计算段上,然后对其荷载进行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重力载荷。在脱硫塔入口烟道中,涉及到的重力载荷主要包括塔体质量、平台扶梯质量、偏心质量、浆液质量、内部设备及其支架质量等。

(2)地震载荷。在火电厂中,其脱硫塔入口烟道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特征周期为0.5s,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1g,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 为0.08。沿高度可以把脱硫塔入口烟道塔体划分为若干段,并假设各段质量均在每段中央位置集中,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整个塔体转化为若干个质量集中的多自由度体系,其中任意计算段的水平地震力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任意计算截面所对应的地震弯矩计算公式为:

實际上,根据行业规范和标准,如果脱硫塔设备的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需要对其上下两个方向垂直地震力给予综合考虑,而本次研究过程中,脱硫塔的设防烈度为7 度,因此不需要考虑垂直地震力。

(3)积灰载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脱硫塔运行过程中,出口烟道和入口烟道均会出现积灰现象,此时出口烟道积尘深度0.87m,对应的密度为1.5×103kg/m3,入口烟道积尘深度0.67m,对应的密度为1.5×103kg/m3。

(4)风载荷。本次研究过程中,基本风压为0.5kN/m2,并选择如下公式对任意截面水平风力进行计算。

脱硫塔任意截面的风弯矩计算公式为:

(5)偏心载荷。其主要包括了出口烟道与入口烟道两部分,其中偏心质量Me诱发的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6)最大弯矩。脱硫塔任意截面所对应的最大弯矩按照如下公式计算,计算结果取较大值。

4.有限元分析

(1)方案一:将1根400mm×400mm×25mm方形钢布设在入口烟道中心位置作为加强立柱,得到烟道的变形和受力结果,如图2、图3所示。

通过上图得知,烟道入口位置的最大应力为163MPa,并且在烟道上壁加固肋与加强立柱连接位置,及入口烟道上壁板和侧壁板连接角点位置均超过了Q235B 的许用应力113MPa,产生的最大位移为8.117mm。烟道大开口位置的刚度相对比较弱,而且导致此段塔体的强度降低,此时需要在入口烟道段适当的增设加强筋。

(2)方案二:将2根400mm×400mm×25mm方形钢布设在入口烟道中心位置作为加强立柱,通过相关计算得知烟道入口最大应力为93.7MPa,在入口烟道上壁板和侧板连接的角点位置,其应力小于Q235B 的许用应力113MPa。产生的最大位移为3.79mm。该方案不仅可以降低入口烟道最大应力,而且还可以降低入口烟道处的最大位移。

(3)方案三:将3根400mm×400mm×25mm方形钢布设在入口烟道中心位置作为加强立柱,得到烟道的变形和受力结果,如图4、图5所示。通过分析得知,烟道入口位置的最大应力为83.7MPa,并且在入口烟道上壁板和侧壁板连接角点位置的最大位移为3.9mm。方案三能够有效降低入口烟道的最大应力,并且应用效果好于方案二。

(4)方案四:将3根300mm×300mm×16mm方形钢布设在入口烟道中心位置作为加强立柱,通过相关计算得知烟道入口最大应力为117MPa,在入口烟道上壁板和侧板连接的角点位置,其应力小于Q235B 的许用应力113MPa。产生的最大位移为5.499mm。与方案三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立柱数量不变的基础上,方案四的型钢规格相对比较小,导致效果明显不理想。

(5)方案五:将3根300mm×300mm×25mm方形钢布设在入口烟道中心位置作为加强立柱,通过相关计算得知烟道入口最大应力为85.6MPa,在入口烟道上壁板和侧板连接的角点位置,产生的最大位移为4.265mm。与方案四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维持型钢外形尺寸和立柱数量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型钢厚度,可以有效降低脱硫塔入口烟道结构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提高脱硫塔运行效率,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入口烟道结构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研究与设计,并借助有限元模型来确保入口烟道结构的合理性,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塔内和烟道内部的流场分布,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脱硫塔的脱硫效率。

参考文献:

[1]范孜.脱硫塔入口烟道的结构设计与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5):45-46.

[2]张晓玲,赵文亮,程家庆.脱硫塔入口烟道干-湿交界面积垢原因分析及对策[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7,11(3):148-149.

猜你喜欢

结构设计
零填过湿段路基路面结构设计研究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罩面结构设计研究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结构设计例谈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提升对策简述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指南
水池结构设计中几个易忽视问题的探讨
石家庄万达广场商业综合体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