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①

2019-10-30罗小丽文婷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风电专业课程思政

罗小丽 文婷

[摘           要]  高职专业课程思政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针对目前高职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风电技术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实施为例,从专业群思政平台的建设、课程教师、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及评价标准等途径,适当巧妙地寓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精髓于课程教学之中,使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从而推进“课程思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最终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专业群;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106-02

专业课程思政是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方式。由于高职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起步不久,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据此以文以学校风电技术专业群的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为例,说明如何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探索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途径。

一、风电专业群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意义

学院风电技术专业群是湖南省“十三五”示范性特色专业群,于2019年1月立项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是学院重点打造的品牌专业群。专业群建设的重点在于专业课程,因此專业群课程思政改革是目前专业群建设的核心,通过最大限度发挥专业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类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专业课程教学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培育“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专业群将通过校企一体化办学,校企共同培养专业人才,从思想政治、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等多角度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素养,进一步提高职风电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为风电产业链服务的水平。由此可见,实现专业群课程思政,对全面提升风电技术专业群思政教育实效、提高风电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当前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专业课程思政重要性认识不足

人才培养,德育为先。高职学校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专业人才。但是,学校部分管理部门以及专业教师认识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部分学生“有才无德”,适应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甚至危害社会。

(二)专业课程教师思政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专业教师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课程思政实际上就是专业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过程。当前,“专业课程思政”没有完全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教师个人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能力不足、水平不高,导致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不佳。

(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思政改革难度较大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是实施课程思政的载体。专业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点表面上跟思政的联系不大,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刚开始进行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时会明显增大教学工作任务量,且不一定能挖到合适的素材。同时,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要综合考虑学生接受情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思政元素。

(四)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有待加强

就目前情况来看,专业群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环节与政治理论联系不紧密,在内容安排上缺乏针对性,组织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较较为突出。同时专业课程的评价标准不统一,成绩评定比较随意,没有达到预期的思政教学目标。

三、推进专业课程思政的主要途径

(一)构建专业群多维度、开放性、标准型的共享平台

联合学校教务处、学工部、思政课部等职能部门开展多领域、多维度的合作,建立由专业教师、学工管理人员和思政教师组成的风电技术专业群“思政团队”,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时事政治、名人案例和工匠精神等,融入风电产业政策和企业文化,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等,建立专业群多课程和多部门的合作审查机制,构建风电专业群“多维度、开放性、标准型”的共享平台,促使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间工作合力的真正形成,形成“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内生动力。

(二)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

在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中,授课教师不仅要学习最新的风电革新技术,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学习最新的思想政治内容,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思想结构;同时专业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专业课程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思政教学能力,要针对专业课教师开展富有针对性、示范性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形成常态化的集体备课制度、教学激励制度,并将教材话语转变为教学话语,提升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课程思政的培训,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

(三)重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一方面需要引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革新课程内容,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另一方面需要专业课程教师深入风电企业研究企业历史和文化,充分挖掘企业文化中的核心要素和工匠精神等,优化教学设计,把企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标准中,实现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创新突破。从这两个方面对专业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刻把握专业课程知识点广度和深度的前提下,把握在实践中巧妙地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核心价值的精髓于多样化课堂教学之中,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四)創新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当前,实现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如线上线下结合法、剖析法、角色扮演法、案例讨论法等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课程思政的要求,教师要从原来的“教学做一体化”“知识+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化为“思政+知识+技能”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专业教师要从选题入手,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及学生特点,发挥企业办学优势灵活选择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既可以在企业进行,也可以将企业环境引入实训教室,并邀请思政教师、企业教师进行联合授课,运用鲜活的人物案例、真实的企业项目实施教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生动演绎,使“专业课程”成为思政教育的鲜活载体,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既具备深厚学术积淀又有效激发学生求知需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五)完善专业课程评价标准

当前,高职专业课程思政尚在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评价标准。必须积极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研究探索,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体系水平评价标准、课程思政教学运行标准、学习效果评定考核标准。如课程评价既要突出思想素养考核的导向作用,又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将行为目标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以强化学生规范行为的养成;建立对专业课程课堂效果“双评估”的体系标准,增强对课堂育人效果的评价比重;如进行教学效果师生双向打分制度,除了课堂满意度之外,还要考查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建立健全专业课程师德评价实施细则等。

四、总结

风电专业群课程教师在深刻把握专业课程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的前提下,适当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地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于多样化课堂教学之中,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效提高风电技术专业群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总之,课程思政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课程资源中的各种相关因素,综合运用多种策略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思政课程,最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台红蕊.初探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然性及其成效[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41-42.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虞丽娟.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J].上海教育,2017(3):6-7.

[4]傅徐翼.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立体化育人之路探析[J].科技资讯,2017(34):209-210.

[5]钱允凤.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如何体现课程思政[J].河南教育,2018(11):35-36.

[6]周娟,汪立夏,李雄.思政教育融入计算机专业课课堂[J].新校园:上刊,2018(2):94-96.

[7]廖东华.“课程思政”思路下加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8(5):22-23.

[8]程德慧.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9(3):72-76.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风电专业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考虑故障相关性的风电机组维修策略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千亿级海上风电市场加速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