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中的孝
2019-10-30王凤
【摘要】众所周知,“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有关的文字记载来看,“孝”的历史非常悠久。从西周到秦汉,“孝”经过了孔子、孟子、曾子、荀子与《孝经》的发展和完善,意义逐渐扩大和完整。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儒家的“孝”思想。比如,《论语》一书,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孔子关于“孝”的见解。本文将从个人、家庭、国家三方面并结合各章有关“孝”的具体内容、主题和适时背景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论语;孝;主题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尔雅·释训》:“张仲孝友,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许慎认为“孝”字是“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匕”字再和“子”字组合成的一个会意字;徐中舒先生认为:“金文中的‘孝的上半部分像戴发的伛偻老人”;唐兰先生认为:“‘老之本字,‘子搀扶之,会意”;康殷先生的《文字源流浅说》认为:“‘孝字像‘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来表示‘孝。”由此可见,“孝”的基本意义是“善事父母”。
由于儒家思想对人们的影响只增不减,尤其是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把儒家思想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于是,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作《论语》也为更多人所熟知。所以,《论语》中的“孝”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不仅因为“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在于古之先贤圣人对“孝”的提倡。如孔子认为,“孝”是“立身之首”“自行之源”,他认为“孝”在所有美德中应该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是重中之重的;《孝经·三才》中:“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可见“孝”对社会的重要性与“孝”的地位。
《论语》中的“孝”虽然都是简单的几句话,每句话只有十几个字,但这几句话常常有特定的语境,或是劝诫弟子所说,或是规劝从政者所说,所以,这些特定语境中的“孝”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下面从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国家层面三个层面逐一进行分析。
一、个人层面:爱惜自身谓之孝
《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朱熹《论语集注》:“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这主要是说,做子女的,不应该增加父母的精神负担,不能让父母时刻担心自己。而孟武伯出身于贵族,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诸多切身之疾,孔子认为,孟武伯为人子,有诸多不义的行为,这是最大的不孝。此章名为《为政》,也就是人与政治,所以,该句论述了孝与政治的关系,孝友也是政治参与,进而影响政治。而孟武伯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他作为官员,更应该以身作则,孝敬父母。所以,这句是孔子在委婉地教育孟武伯,希望他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正确行孝。
二、家庭层面
(一)对祖先的孝:祭祀先祖谓之孝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朱熹《论语集注》:“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指的就是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应该至真至诚,心怀缅思之情,要怀着对祖先的敬重之情来进行祭拜。
《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朱熹《论语集注》:“程子曰:‘祭,祭先祖也。祭神,祭外神也。祭先主于孝,祭神主于敬。”这句话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祭祀时的诚意。可见,孔子在祭祀祖宗时,就想象祖先在他眼前,要心怀孝敬之情来祭祀,表达出孔子对先祖的孝和崇高敬意。
(二)对父母的孝
1.敬养父母谓之孝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朱熹《论语集注》:“养,谓饮食供奉也。犬马待人而食,亦若养然。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之,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者何异。甚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这就是说,孝顺父母不仅要做到“养”,更要做到“敬养”“孝养”,因为只养父母却不敬重父母和喂牛、喂羊又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在物质上满足他们,单纯地给父母食吃,给父母衣穿,让他们感到衣食无忧,还要在精神上孝敬他们,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2.和颜悦色谓之孝
《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朱熹《论语集注》:“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食,饭也。先生,父兄也。馔,饮食之也。曾,犹尝也。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因为子夏性格比较直,什么都表现在脸色上,心情不好的时候对待父母不和颜悦色,所以孔子会這样回答他。这也告诉我们在孝顺父母时,应该心情愉快、脸色柔和,不应该给他们脸色看。
3.几谏父母谓之孝
《论语·里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朱熹《论语集注》:“几,微也,微谏。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就是说,当父母犯错时,不是对父母横加指责,而是态度诚恳、言语平和地劝说父母,一次不行就第二次劝说,甚至第三次劝说父母,直到父母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让父母改正。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不能就此怨恨父母。
4.牵挂父母谓之孝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朱熹《论语集注》:“范氏曰:‘子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孝矣。”意思是说,父母担心远走他乡的孩子是否受到了委屈,是否生了病。同样的,在外面的孩子也应该时刻挂念着自己的父母。所以,为人子的,出门时应该把自己要去的地方准确地告诉父母,一方面便于父母去看自己,另一方面当父母生病时可以收到父母的信件及时回家照顾父母,及时行孝。
《论语·里仁》篇的主题是“仁”,所谓“仁”,就是要爱人,是对他人的关爱,它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这种相亲相爱具体表现为父母关心孩子的爱,孩子关心父母的孝。
5.遵守礼制谓之孝
《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御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事之以礼,祭之以礼。”朱熹《论语集注》:“夫子以懿子未达而不能问,恐其失指,而以从亲之令为孝,故语樊迟以发之。”由于孔子深受周礼的影响,是周礼的支持者和擁护者,所以他特别希望在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能够遵守礼制,不做逾矩之事。因为孟懿子是鲁国大夫,而当时的鲁国,贵族们已不再拥护周礼,时常僭越,挑战周天子的权威。由于在当时生事丧祭诸侯与天子所遵循的礼制不同,所以,孔子这样说是为了告诫孟懿子不要做违反礼制的事情。即使是孝顺父母也要遵守礼制,如果是不遵守礼制的孝顺父母那也是不孝。
三、国家层面:忠君爱国谓之孝
《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道而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朱熹《论语集注》:“此言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这句话说明了“孝”是一切美德的低层次体现,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也就是说,君子要注重“本”的培养,“本”培养好了,治国与做人的道理也就产生了。《孝经·士章》中:“以孝事君则忠。”“忠”和“孝”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的正能量。“忠”是相对于国家来说的,“孝”是相对于家庭来说的。一个人对家庭的孝不一定能演化为对国家的忠,但对国家的忠一定包含着对家庭的孝。身为臣子,应该时刻把国家与君主的利益放在心里,尽心尽力地为国家谋福利,谋发展。所以,从国家层面来说,“忠君爱国”是孝的意义的扩大化,由孝敬父母扩大到了爱国,一个人只有孝敬他的父母,才有可能担负起国家的重任。《学而》篇是《论语》的第一篇,朱熹认为:“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所以,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论语》中的“孝”进行分析,得出“孝”两方面的意义:小孝与大孝。从个人层面与家庭层面来看,“孝”体现为对父母的顺从,对祖先的怀念,是小孝;从国家层面来看,“孝”体现为对统治者的敬畏,是大孝。在古代,封建主义奉行的是“君为天下父”的原则,行孝道就是行忠君之道。今天,我们提倡孝并践行孝,同样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稳定。虽然我们的物质条件逐渐丰富,社会保障不断完善,但我们仍然需要将孝这一美德发扬光大。因为丰富的物质生活无法代替温暖的亲情,保障制度无法弥补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更重要的是,孝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最根本的,只有能够对父母尽孝的人,才能够对国家尽忠,对社会行善。所以,我们要提倡孝文化,发扬孝美德。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崔锁江.《论语》篇主题的讨论——对六注家概说的梳理[J].衡水学院学报,2016(12).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作者简介:王凤(1994-),女,山西长治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