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①

2019-10-30刘琳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问卷中职课程

刘琳

[摘           要]  为了了解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对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课堂观察及访谈,采用网络问卷方式发放课堂问题行为调查问卷,调查559名学生,结果发现课堂问题行为存在而且在性别、年级及课程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并提出应对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建议及对策。

[关    键   词]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014-03

2018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正式发布,标志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质量建设终于有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质量年报指出我国中职教育办学质量提升明显,但仍面临巨大的困境和压力。与同龄的高中生相比,中职生以高发的问题行为常被社会判为“差生”,其失败体验更多。而课堂是中职教育工作质量的最好反映,也是中职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将直接影响中职生的学习质量,同时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因此,对目前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分析研究非常有必要,从而有助于职业院校制定合理的预防与干预策略,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的管理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

一、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概念的界定

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在《心理学大词典》中解释为是妨碍课堂教学这一学习过程的行为[1]。我国的许多学者对此概念从不同角度做出了界定,但由于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对象的差异,对于课堂问题行为概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从研究对象为学生的角度出发,周润智[2]和周月朗[3]等学者,对学生在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研究。李志等认为:“课堂问题行为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与课堂教学目的不一致,影响自己或干扰他人学习的行为”[4]。马彦宏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妨碍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干扰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提高的行为”[5]。

综上所述,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指中职生在课堂中发生的,不以课堂学习为目的,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主要包含如下三个要点。(1)行为的主体:中职生;(2)行为的性质:不以课堂学习为目的;(3)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地违反上课纪律、干扰正常的课堂活动或影响教学效率。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的中职生是指正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全日制在校学生。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及问卷调查法对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进行研究。按照办学力量和地域差异,选取山东省不同类型的五所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级、专业、性别和班级状况的不同,选取其中12个班级,利用信息化手段问卷星制作网络问卷并发放,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561份,回收问卷561份,回收率100%;其中无效问卷2份,有效问卷559份,有效率达99.6%。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严重程度

通过与部分中职生进行交谈,并对559名中职生的《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问卷》中的常见20项“问题行为”的统计结果分析,部分中职生存在课堂问题行为程度较轻;课堂问题行为比较恶劣的几乎不存在。

从调查结果显示来看,所调查的中职生中积极的课堂行为也是存在的。90%以上的中职生上课不存在“擅自离开座位走动,换座位”“起哄、插嘴或发出怪音”“上课不带书、笔、本”“借故离开课堂”“不恰当的使用教材或教学设备”“把妨碍教学的物品带进课堂”“用怪异行为吸引其他人注意”“不接受教育,顶撞老师”等课堂问题行为。80%以上的中职生没有“迟到、早退、旷课”“传纸条、递东西”“看小说或做其他作业”“坐立不安,东张西望”“照镜子、梳妆打扮”等课堂问题行为。但也应注意到仍有接近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以上的中职生上课存在“发呆,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吃东西、喝水”“讲话、交头接耳”“上课睡觉或发困”等课堂问题行为。

从表现的程度来看,恶劣的行为极少存在,研究中的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程度较轻,极少存在顶撞教师、不接受教育,造成教学事故的严重行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职生不存在“用怪异行为吸引其他人注意”“不接受教育,顶撞老师”“把妨碍教学的物品带进课堂”和“不恰当地使用教材或教学设备”的严重课堂问题行为。

(二)中職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类型

研究中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两类外向性问题行为和内向性问题行为。在调查中发现,两种问题行为表现不同。中职学生的外向性问题行为普遍存在,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从表1中可以看出,排在第一位的是讲话、交头接耳;排在第二位的是喝水吃东西;后面依次是玩手机、做小动作等。

调查发现,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外向性行为普遍虽然普遍,但内向性的行为表现更加严重。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干扰较小的内向性的课堂问题行为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安静,隐蔽性强,不会打断和干扰中职教师的授课,容易被授课教师所忽视,而这种课堂问题行为很大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率极其低下,长期会给学生的人格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三)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差异性

1.性别差异

通过访谈及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也存在性别差异,且男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几率要大于女生。在调查的课堂问题行为中,男生表现出的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较多,如讲话、交头接耳、小动作、插嘴起哄等,扰乱课堂秩序,而女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多表现为内隐性的,如发呆、注意力不集中、害怕老师提问、化妆照镜子等。

2.年级差异

被调查学生为一、二、三年级学生,中职二三年级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比例要高于一年级学生,这与中职生自身及学校的管理机制有必要联系。中职一年级学生刚入校,对新环境比较陌生,对新生严格的管理制度有一定的敬畏感,课堂问题行为受到自我约束,所以表现较少的问题。中职二、三年级学生对学校各项制度及对授课教师、环境已经有了解,处于放松状态,课堂问题行为凸显。

3.课程差异

根据调查,中职学校在开设课程除了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相关专業理论、技能课以外,还开设了语文、英语、数学等文化基础课以及体育和德育课,还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课。

根据图1显示可以看出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在不同课程中差异比较明显,41.68%的中职生认为体育课的课堂问题行为最少,这与课堂内容及课程性质有较大的关系。学生认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课的课堂问题行为比文化基础课、职业生涯课及德育课出现的少,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其次与教师讲授内容及授课方法也有很大关联。

4.教师差异

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影响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还有授课教师的差异性,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和能力等不同,虽是讲授相同的科目,同一个班级的中职生会表现出不同的课堂问题行为。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如图2)学生更加喜欢幽默风趣与激情洋溢的教师,远远高于严肃认真及放任自流的老师。

(四)中职生课堂行为产生原因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存在主观原因;既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与学校教师家庭息息相关。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自身原因,87.12%的学生认为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在于自身;同时有37.39%学生认为有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30.59%的学生认为是学校的原因。

四、讨论

1.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但从课堂问题行为的严重程度来看,较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几乎不存在。

2.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在性别、年级、专业、课程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具体表现男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出现几率大于女生,且表征多为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高年级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出现几率大于低年级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及兴趣的不同也导致了不同课程课程问题行为的多少不同。

3.学生自身、家庭因素和授课教师、课程安排和学校环境等因素与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相关显著,其中学生“学业选择”“学习兴趣”“学校满意度”和“学习方法”;家庭“关系融洽程度”和“要求严格程度”;教师“言行举止得体”和“认真备课”;课程“目标明确”和“课时安排”以及学校“课程设置安排”等变量对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五、对策与建议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要以预防为主,矫正为辅。首先要做的是应当采取合理措施预防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其关键在于激发中职生学习兴趣和调动中职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其主动性,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这需要教师下功夫做好课程教学改革,并能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实施。其次,当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不可避免地出现时,应该及时、科学地处理。由于中职生的心理挫败感比普通大学生要强,所以既不能一味地指责、训斥,也不能放任不管,要讲究方式方法。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和矫正工作既是中职生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也是父母、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责任与义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周润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策略[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4):89-93.

[3]周月朗.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浅析[J].娄底师专学报,1994(1):42-45.

[4]李志.课堂问题行为及控制[J].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7(4).

[5]马宏彦.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与思考[J].普教研究(沈阳),1993(3).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问卷中职课程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