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自然歌唱理念的融入
2019-10-30赵弦箫
【摘要】在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大环境下,民族声乐演唱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这门艺术的民族性和多元化元素传递给高校学子,这值得每个高校民族声乐教学者思考。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伴随着教学技术进步,民族声乐传承得到蓬勃发展,但教学效果却呈现出“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工厂化、模式化景特点。如何规避这一发展误区?使得教学效果实现“百花齐放”、课堂学习氛围得到活跃,培养更多独特风格的民族声乐艺术人才。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自然歌唱”来实现。“自然歌唱”理念在民族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实施建议在本文将得到重点阐述。
【关键词】自然歌唱;民族声乐演唱;教学;融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民族声乐文化艺术需要传承,伴随着科技科技和社会进步,高校声乐教学同样面临着创新和蜕变的需求。现阶段,我国在民族声乐的教学理念、练声曲甚至作品均建立在西方声乐基础上。正处于对范唱的刻板模仿阶段的高效学生,专业知识和艺术实践经验非常有限,专业发展还不能摆脱正统技能与观念的影响。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们发自内心的自然歌唱通常不能引起老师们的重视。怎样才能使有限的课堂实现触摸“自然状态”呢,这正是笔者要探讨的思路。
一、高校民族声乐当前教学现状
作为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民族声乐表演虽然对听众而言是一种非常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却能触及听众内心深处,需要被传承和传播。作为艺术人才的摇篮,高校声乐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民族声乐人才。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二度创作的自然歌唱通常不会被重视,主要因为教师们往往刻意追求共性声音一致。由于声音基本功与表演流畅度在课程考察评价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更加剧了这种现象。自然歌唱被忽视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非常不利,甚至成为制约因素。自然歌唱在我国高校声乐教育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均未被足够重视。在当今素质教育的推行、高校扩招的历史背景下,高校声乐教育呈现出教师课时量大,教学任务重,学生声乐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但是在聆听、模仿的教学框架下,很多学生感觉课程学习枯燥、迷茫、充满挫败感。通常情况下,每周仅一节45分钟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声乐专业课,教学内容对地域音乐重视程度远高于少数民族音乐,新编曲目重视程度远高于传统民族曲目,高校声乐专业更注重学生的歌唱技能的而非自然演唱个性的考核。以上这些原因均使得教师与学生均不能将太多精力投入民族声乐的探究中。
声乐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倾向于选择广为人知的地方民族音乐作品,教学前的练声曲大多选择西方曲式结构,对地域风格明显的作品声音斟酌并没有具体对待,这些因素对民族声乐教学发展形成极大的障碍。日常教学实践中,采用一对一授课模式和教师钢琴伴奏,这种授课模式使得学生在民族声乐教学时很难迅速适应并融入其中。日常教学实践中刻意追求声音,不重视体态语言,学生们很难做到自然表达。
二、“自然歌唱”理念的意义
只有将情感抒发、心理、呼吸与歌唱技能做到自然才能达到好的歌唱。人民群众更喜欢自然的演唱者而非做作的演唱者。放松、自然在教学实践中被反复强调,但这种状态好多学生很难轻易达到。“自然”与“自然”是两种不同理念,本能自然、训练中不自然、升华自然被邹文琴教授归纳为追求自然歌唱最高境界过程中的三个历程阶段。在追求自然歌唱的历程中,多数学生因为辨别不出专业和自然结合点,找不到升华的感觉,从而停留在第二阶段,不能取得进步。
在漫长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大量民族音乐作品被创作,这作品无不向后人讲述着历史英雄人物、锦绣山河、悠久历史文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在这些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示。自然歌唱在声乐表演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触及听众心灵深处、诠释作品实现情感沟通,充分展示表演者表现力,这些表演效果只有在自然演唱状态下才能实现。为了实现学生达到自然歌唱状态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营造一良好氛围,对学生们循循善诱,使成为学习过程主体,他们达到一种“放松”“自然”的状态、体会领悟到名族声乐演唱中的共性与个性,从而使之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自然恬静的演唱状态需要通过学习、练习、实践、学习循序渐进的实践来实现。这个对自然演唱实现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教师悉心探求教授方法,学生悉心探求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内化创作,实现教和学的有机互动,根据学生水平、个性、潜质等进行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进行个性化培养。重点找到各个学生的潜质、漂亮音色,让学生在掌握科学发声方法基础上,使各个学生的演唱表现风格实现各具特色,最终实现高效民族声乐教学的真正目标。
三、“自然歌唱”理念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融入
民族声乐的每个学生只有实现“自然歌唱”才能将民族情感、作品外在艺术充分展示和传递给听众。这种歌唱状态需要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提高来实现,需要“教学”与”学习”过程有机结合。笔者認为应该通过以下形式将“自认歌唱”、贯穿到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
(一)优化民族声乐课程设置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审美需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交叉趋势,而非以前的单一元素;为实现教学目标,民族声乐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自身变革,在尊重、包容其它作品的同时,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繁荣发展。在实现教学方式转变过程中,不仅要求处理好民族和多元化、流行与经典的关系,还对解决声乐艺术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从而使歌唱艺术能够回本溯源。教学内容应实现创新和传统的融合,从而使学习者实现在熟悉自身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对独具特色的其它声乐作品产生浓厚兴趣的跨越。高校声乐教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现有的一周一节专业课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所以拓宽设立相关课程群显得非常必要。课程群应该在涵盖《民族音乐》《民族声乐表演》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曲式与作品分析》《视唱与练耳》等课程,使这些课程相辅相成,实现有机整合。通过这些课程间的有机综合和系统整合,实现引导、拓展学生的目的。通过系列课程学习,民族音乐作品的诞生、结构将被学生熟知,为学生今后能够通过得心应手地通过自然歌唱进行艺术表现打好基础。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民族声乐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个体或团体案例,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并摆脱自身束缚,使教学质量得到质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声乐教授应积极开设与课程相关的讲座,为学习者接触不同特点民族音乐作品感受创造更多机会。
(二)教学评价模式多元化
我国高校民族声乐教学考核标存在一定局限性,现阶段高校多通过作品演唱的声音与流畅程度进行考核,仅通过寥寥几首民族声乐作品演唱进行评定。民族声乐教师也按照这种模式和标准进行授课。正是这种考核评定方式和授课模式限制了学生艺术视野,他们往往仅对有限的几首作品熟悉,阻碍了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正是这种局限性使得建立全新、合理、接近教学实际的评价模式势在必行。为推动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笔者建议对考核、评价机制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优化考核指标,将作品演唱、自然演唱、表演实践演唱作为民族声乐作品的相关考核指标。建立多元化教学机制,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多元化的音乐理论学习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充实丰富自己,发现声乐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和演唱的自信心。只有建立这种复合民族声乐自身发展规律的综合评价机制,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才能得到应有发展。
(三)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新要求
教书是民族声乐教师的基本工作,育人对教师们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正因为这种精神上一致性的纽带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超越了表面上简单的知识传授联系,他们表现出多方面兴趣的一致性,例如智力、道德观念、审美观点、政治经济等等,这种兴趣一致性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联系到一起。优秀教师的治学态度、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在给学生树立榜样,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接收效果。如果我们的民族声乐老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授课氛围必将得到改善。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中,学生的心态必将得到放松、充满对歌唱艺术的向往和热爱。在这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下,使他们自然歌唱的状态得以不断提升和改进。民族声乐教师在课堂上,应改变自己主导的授课方式,充分感受学生们的心理活动,循循善诱,协助他们将授课内容内化吸收。这就要求教师们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及时改变,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自己对民族声乐艺术与教育事业的热情。
综上所述,只有将“自然歌唱”切实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民族声乐才能切实得到长远发展。但是以下问题值得每位高校民族声乐教师长期思索和探求。“自然歌唱”理念如何才能融入到课堂中,使每位高校声乐学生通过课堂学习顺利通过声乐学习,在做到能够熟练掌握正确发声技巧、具有表演感染力和稳定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既能保留民族声乐作品内在韵味,又能做到自身感情自然表达地进行二次创作;在多元文化并存融合的今天,民族声乐教学怎么能够做到保留传统内核,对其它文化进行吸收和自身创新,达到历久弥新的状态?总之,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事业需要不断前行,不断发展。这项事业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传承、传播均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民族声乐高校课堂不能追求格式化、工廠化,“千人一面、万人一声”,要对学生们的潜力进行充分挖掘,使他们的情感能做到自然表达和流露。高校民族声乐培养独具风格的艺术人才,他们应该能够由心地感悟作品中的民族情感,通过自然歌唱向世界传播我们的民族艺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杨艳,张骥.当代多元文化视野下民族声乐教学发展窥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2]杨丽娜.民族声乐教学之浅见[J].音乐生活,2009(3).
[3]靳立军.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曲目的挖掘与当代意义[J].当代音乐,2018(2).
作者简介:赵弦箫(1991—),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