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谈中职教育改革

2019-10-30黄玲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职业院校实训

黄玲

[摘           要]  国务院于2019年初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通过仔细研读该改革方案,结合技能大赛教练的实践经验,从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学习及专业建设三个方面浅谈中职教育改革。

[关    键   词]  技能大赛;中职;职业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078-02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教育部发起,联合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结合[1]。2019年初,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明确要制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免试入学政策,肯定了职业技能大赛在技能人才培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作为我校大赛指导教师,在备赛过程中,笔者发现中职学校教育普遍存在诸如对学生的培养重理论、轻技能,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不清晰、不明确,与产业需求存在较大出入等问题。这些问题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校教育质量下降等状况,同时,也会影响比赛成绩。因此,中职教育必须有所改变,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本文通过仔细研读改革方案,结合技能大赛的实践经验,从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学习及专业建设三个方面浅谈中职教育改革,希望通过这些改革,促进中职学校发展,推动学校前进,反过来又能提高大赛成绩。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改革方案要求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专业理论,而且具备职业技能。当前,职业院校教师多限于专业理论娴熟,职业技能水平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指导学生比赛时,大多数教师无法亲自示范,无法在动手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指导。职业技能大赛对赛项指导教师提出了“双师型”的要求。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不断改进和完善院校相关设施建设,倒逼相关赛项指导教师职业技能的学习提升,让院校其他教师产生本领恐慌意识,从而主动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进而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真正建设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健全实训制度

健全继续教育制度,明确规定每位专业教师每学年必须参加的企业实训时间,严格落实改革方案中提出的职业院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双师型”实训基地实训的要求。健全教师课时管理制度,将教师参加企业实训纳入课时统计范围,指导教师要协调好参加企业实践培训与课堂教学关系。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将是否参加实训、实训效果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直接挂钩,激发教师参加实训的积极性。

(二)严格落实实训

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科学选取实训项目,积极与优质企业或实训基地开展合作,提升教师实际教学中的职业技能。

(三)加强实训考核与监督

加强对企业实训的监督,定期审视实训项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委托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学校教师的职业技能进行评估与认证,确保实训内容、时间、效果的三统一。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中职学生在文化理论学习方面的主动性普遍较弱,但主动参与社会职业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在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过程中,他们展现出了与在学校课堂上不同的一面,积极、主动、有韧性、能吃苦、肯钻研,掌握了一些在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与技能。但学校教育不能仅是少数优秀生的教育,学校应努力营造并推动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2]。

(一)强化德育,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

将德育工作放在教学的首位,重视德育课程设计,通过在专业课程中渗入人文道德及职业素养、定期举办优秀文化讲座、组织优秀学生社团活动评比等方式,上好每一堂德育课,为学生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学校技能与实际生活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技能较强的学生利用已有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提升了成就感、获得感。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举办“义诊周”活动,帮助全校师生修理计算机、恢复数据、手机贴膜等。

(三)优秀生示范带动激发全校学生职业技能学习的热情

通过多种形式表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宣传其日常学习生活事迹,在学生中树立明确的学习导向和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营造技能学习环境,激发师生的竞争意识

定期举办校技能大赛月,每个专业设计多项校级技能大赛[3],参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设置及要求认真设计比赛项目,发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同时,也为优秀师生参加更高等级赛事选拔提供标准和依据。

三、加强专业建设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现代化就是要紧跟社会发展,贴近社会需求,职业教育更加要与行业接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设计為我们提供较为前沿的行业信息与技能标准,为学校办学提供了思路。

(一)优化学校专业布局

改革方案明确学校需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强化地方引导本区域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的职责。方案给了学校极大的自主权,我们可以将行业发展趋势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以及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起来,不断审视、研究及规划专业的设置,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职业人才。

(二)加强示范专业建设,打造学校品牌

通过研究学校已有师资情况,分析学校所在区域兄弟院校的优势专业及学校未来发展定位,选择一至两个专业,作为示范性专业进行建设,在人、财、物上做好统筹,打造学校的拳头产品、明星品牌。示范性专业建设成功后势必扩大学校在教育界的影响,进而带动学校其他专业提高建设标准,形成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三)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认真解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立足地方特色,结合学校特点,重新设计及规划相关专业课程,明确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门力量开发出适合本校中职生特点的校本课程。按照国家职教改革要求,实践性教学课时需占总课时一半以上,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真正体现做中学,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2]。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可采用项目为主体,合作学习为手段,每个项目都有一个能解决生活或工作中实际问题的小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合作精神。

(四)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

改革方案明确学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2]。在行业经验与技能储备,企业拥有教师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课程设计及课堂教学中,学校应该引进企业,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有赛项为学校提供了比较前沿的行业信息参考,但具体选择哪些企业、建设哪些专业,需要学校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地方实际,通过反复论证,合理选择。校企联合培养方案要获得企业与学校双方认可,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做出改进和调整,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

(五)合理规划及管理校内实训基地

改革方案明确可通过职校建设或校企共建等方式,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2]。鉴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专业建设水平要提升,必须要建设相当规模和标准的实训基地。目前部分实力雄厚的学校虽已建立实训基地,但由于行业发展变化太快,实训基地没有得到学校师生的充分利用,其作用还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因此,学校应结合行业发展前沿、专业及师资方向,切合教学实际,不断审视及更新校内外实训室的布局与建设,不断提高实训基地的规划及管理水平,确保实训基地建设取得实效。

(六)强化专业建设质量评价

专业是中高职学校的核心,专业建设质量的高低制约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校办学的成败。因此,学校在推进专业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专业建设质量的评估。可通过委托第三方定期从专业定位与运行、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课程资源、绩效、特色与优势等多方面对学校的专业建设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与考察,发现特色经验、诊断问题,对特色经验在全校范围内加以宣传,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整改,持续推动学校专业建设质量。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为学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是中高职院校建设的根本指南。我们要学习、领会好改革方案的主要精神,贯彻落实好改革方案明确的各项具体举措,透彻分析学校面临的问题,结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要求与行业标准,采取多种有效举措,积极争取各种资源,加快中高职院校转型发展,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简介[OB/OL]. 2016-05-30.

[2]國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OB/OL].2019-01-24.

[3]杨建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19-24.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职业院校实训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